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0/26 20:51:14瀏覽2863|回應6|推薦58 | |
安平尋屋記(安平樹屋)
臺南市鹽水溪舊稱新港溪,位於臺灣南部的中央管河川,流域全境在臺南市內。溪口濕地出海口的紅樹林區,白鷺與黑冠麻鷺在覓食,濕地生態豐富,一年四季,各有風情。
被生態池腳踏水車水域環繞的一欉大樹就是安平樹屋,後方則是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原德記洋行)。
教科書裡常見的「洋行」一詞,指的是鴉片戰爭以前,清廷特許在廣州經營對外貿易的行號,也是近代外國商人在中國設立的企業機構。 安平的德記洋行建築外觀,屋頂採桁架系統,左右各一,並鋪瓦片於上,採四坡排水。樓上下正面及兩側立面各有七個半圓拱門柱,四周繞以迴廊,東西南三面均繞以拱廊。 1845年荷蘭人James Tait在福建廈門成立德記洋行,台南安平港開港時,在1867年成立安平的據點並興建營業廳舍,主要經營海外貿易,出口糖、樟腦與茶葉,並輸入鴉片。
臺灣被清廷割讓給日本後,臺灣總督府與日商透過專賣制度聯手排擠其他外商,使洋行紛紛關閉。 1911年德記洋行安平營業據點結束營業,在安平的建物由大日本製鹽接收使用「大日本鹽業會社會營業所」。1945年太平洋戰爭後,德記洋行在安平的建物成為台南鹽場的廳舍及宿舍。1979年由台南市政府收回並整修,於1981年4月整修完成、對外開放參觀,是為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二樓拱型走廊欄杆圍以綠釉瓶裝飾,加上白色粉牆,在風貌上與安平傳統之民宅完全不同。
洋行主樓梯設於正向中央,室內走道居中,簡單的內部隔間,左右對稱各有三間房。樓上為洋行辦事處,樓下為行員宿舍,後面有一般平房改建為倉庫。
午後的陽光將二樓拱廊照映在地板上,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與樹屋間的矮牆打通後,購買一張門票可參觀二處景點,異國風情的洋行建築與樹屋特有的斑駁景象,形成強烈對比。 安平樹屋位於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隔壁,原為洋行倉庫,現存規模為日據時代增設,戰後改為台鹽倉庫,曾荒廢半個世紀,任由榕樹寄生,因而形成特有「樹以牆為幹、屋以葉為瓦」的屋樹共生奇景。直到被列入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的整體規劃中,始於2004年底整修完竣。設置空中走廊與木棧道,方便遊客穿梭於樹屋之間,體驗特殊的地景建築。
瞧!斑駁的外牆上頭有人,可別被榕樹容易吸引陰間好朋友的傳說給嚇到喔,那是人工搭起的鐵棧道空橋步道,是遊客留下到此一遊的證據的好地方。和樹一樣的高度,更能欣賞樹屋的特殊性。
一踏入屋內,看見榕樹氣根由上而下像瀑布般垂掛,樹齡久些的甚至又成了主幹,這樣要算幾棵榕樹?應該稱它們是一大片榕樹林吧!
內部因被樹根撕裂使得屋房結構近乎崩解,卻也因樹根攀附,反成了磚牆的支撐結構,老樹、老屋就這麼糾結共生。
殘破的屋頂以樹葉為瓦,橫越鋼樑的枝幹儼然成為主體,房子不斷的走向終點,而榕樹卻生生不息綠意盎然,大自然的力量取代了文明的勢力。
牆上脈絡錯綜複雜,是依、也是附,是生、也是息。
下垂的氣根落在水泥地上,盤根錯節,尋找生命的出路。
屋內整理出來的空間,擺放許多展示牌,介紹安平樹屋及週邊景況。
由於群樹盤據,室內顯得陰涼,由室內窗台望出去,屋外一片陽光綠意,成了強烈對比。
一根會轉彎的樹幹,仿如短跑健將強而有力的下肢。
榕樹間的鋼鐵製空橋,讓人穿梭於樹屋之間的木棧道設計,引出遊客探險的樂趣。站在高處看見樹在轉彎、枝在攀爬,先別管屋頂是自己垮的或是被樹枝掀起翻開的,陽光就這麼大喇喇穿過枝葉、傾頹的屋子,一視同仁,見者有分。
雖然到訪時是陰天,但承蒙老天眷顧,趕緊補捉這陽光乍現,穿瓦進屋的氛圍。
房子再也無法侷限老樹的生長空間,屋頂上雙方的角力,分分秒秒都在進行著。榕樹「纏勒現象」也稱為「絞殺」,是部分植物為了快速爭取陽光行光合作用,便在其他植物的樹幹上生長,並用其根部勒住被著生的植物,直到把被著生的植物勒死,而這裡榕樹勒著的是一片老舊倉庫,故事就這樣上演著。
陽光未蒞臨的地方也不寂寞,紅磚上苔蘚植物也來湊熱鬧。
到處可見在樹屋裡穿梭的遊客,補捉自然生成的美麗畫面。
下垂的鬚根像瀑布般傾瀉而下,落到地面後變化成交錯盤踞的圖騰,水泥地遲早將被攻陷。
牆的外端,更粗狀的氣根盤踞,已分不清是樹依附著牆或是牆倚著樹。
從磚牆縫隙穿過,攻城掠地,絲毫不猶豫。
畫面拉近仔細看,門框內直挺挺的氣根中,夾雜了一根仿冒品,你發現了嗎? 據悉當年一位政治名人小時候常在這裡遊玩,「頭過身就過」的名言吸引很多慕名者專程來仿傚,為維護安全特意做根假的阻擋,如今氣根變多又變粗了,而紅即一時的名人卻已淪為階下囚。
側牆屋與樹共生的畫面更是經典,榕樹果實是鳥類的最愛,而鳥類無處不在的排泄物又成了樹媒人,生命就此綿延不絕,牆裡牆外,已數不清有多少棵樹。
紅磚牆早已斑駁。
這紅磚就是熱蘭遮城紅磚,也就是一般所稱的糯米牆,當年安平地區以糯米、糖漿、蚵殼灰三合土混合,加上紅磚,砌成堅固的城垣。然而,物換星移,昔人已去,只留下這古老的建築供後人憑弔。
樹大成蔭,沿著木棧道走,猶如走在一把綠色巨傘下。
百年老屋子、榕樹環繞的地盤、人行木棧道,平衡的設計成就這片綠意。
坊間常見的樹屋簡介相片乃這棵雀榕是也,夏末到訪,樹上結實累累,甜美的果實,便是鳥兒的最愛,又有「鳥榕」之稱。左側門上是一幅樹屋內巨照,乍看還以為是真的,小心可別由此入內。
安平樹屋最深處是樹屋咖啡館與蜷尾家聯合販賣部,設計延伸安平樹屋在老樹間穿梭、擬望的空間感,將廊道、小屋設計入內,讓旅行的遊客有一個舒適優雅的小憩之地。 安平樹屋,我找到了,只不知我找到的,到底是樹還是屋。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