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青春的墓
2023/03/12 09:59:50瀏覽960|回應0|推薦11

──小記「柳河春夢」25週年

 

   近來,可說全力投入台語文書寫,經常揣摩著以詩的發想為主軸的各種樣貌創作,路寬廣,才走得久遠。總是這樣天真地想。

   世界母語日前後,感染到疫情慢慢解封的氛圍,我以一人工作室,做了一些線上推廣活動,也開始舉辦停頓許久的台語小旅行系列。在台語圈,雖是非主流的邊緣人,少人相挺,還是默默做著;華語圈更不用說了,許多人看見台文出現的高頻率,解友而去的大有人在。是的,我說的是臉書這大圈圈內的風景。對於傳媒邊緣人而言,這大圈圈就是我的小圈圈。

   詩,精神上的極致,就是抵抗。所以,我仍默默用母語寫著詩。

   每年春分前後,北返的南路鷹都會過境八卦山,因為這突來的想念,讓我臨時插花多辦一次小旅行。當我邀請昔日一位社區好伙伴參加時,腦海竟又突現「柳河春夢」的種種影像。

   1994年我回鄉教書第一件要事,就是編一本鄉土教材,設計一條走讀路線,好讓學生跟土地有個連結,你知道的,那動機,是因為我們離根離土的國教之故。在學校體制強力打壓下,由於好同事與眾多社區朋友的幫忙,1998年春天順利完成初稿編輯,書名就叫做《柳河春夢》。為了籌措經費出版與凝聚社區意識,我們在公所圖書館舉辦了「柳河春夢」埔心鄉土影像展;我也以此為題寫了一篇散文在報紙刊登,篇名也叫〈柳河春夢〉;而後因緣際會,用磚土做了一個雕塑,也鏤刻著「柳河春夢」之名;甚至短T也印上「柳河春夢」,哈,還真是個頑固的夢。

   柳河,台語名叫「柳仔溝」,「柳橋晚眺」,1960年代曾是「彰化八景」之一,也吸引電影人來此取景拍片風光一時。但我去埔心任教時,已是臭水溝一條,且76號快速道路高架工程進行中,烏煙瘴氣、奄奄一息。於是,我興起了重現柳河榮光的意念,也想把這段故事傳遞給我的學生與社區鄉親知道,看能否讓柳河真的起死回生;縱然我知道交通工程計畫無法改變,但可以新的面貌再生,至少要留些歷史記憶讓後代人可以去追尋。

   這條走讀路線叫做「柳河行踏」,也搭配課程舉辦「柳河少年文學獎」、「柳河少年寫作班」、「台灣少年成長營」等活動,我做夢都沒想到,自己竟頑固得像隻牛,以「柳河」為名的周邊變形活動,一辦辦了20幾年,直到退休那一天,才放下那塊生鏽的犁。

   你知道的,我的變形,也是抵抗。抵抗變態的國教,抵抗自己的沉淪。因為抵抗,所以要標示一個夢想。

   「柳河春夢」,不只是一本書、一篇文章、一場展覽、或一座雕塑而已,它也是一場運動──社會運動與教改運動──可說是我教學生涯一個重要的意象。當然,我的「重要」,在他人眼中或許比一個屁還輕。

   退休多年了,想著我那些星散的伙伴,昨天傍晚,想想就獨自再去走一趟以前的「柳河行踏」;一來緬懷,二來看看沿途有啥變化。這印在書中的復刻行程,因沒帶隊壓力,走來輕鬆無比。只是隨著場景更迭,腳步卻慢慢沉重起來;你知道的,沉重的是人事已非;而一些解說駐點與熟悉的商店,也消逝得無跡可尋。只有汙濁的柳河,仍潺潺流淌著。是有些感傷。

   其實,退休後,我也無法全然放下,還是一隻牛。由於不捨長期耕耘累積的資源灰飛煙滅,應邀擔任公所鄉政顧問,只是提了許多歷史記憶重建的計畫都沒得到正面回應。這比感傷更感傷。去年底,改朝換代,一切都不必再猶疑了,幾乎可正式宣告,我的「柳河春夢」終究只是春夢一場。

   那天,聯絡那朋友後才猛然想起,今年4月5日,剛好是「柳河春夢」25週年。這天,是影像展開幕,也標誌著我的教學跨越校園圍牆一個里程碑;原本我都是採訪人,竟變成了受訪者,這段不是規畫內的人生,雖不習慣,卻給我不少生命的勇氣。

   邊走邊想著,若往昔的社區資源還在,真想再找個空間,把倉庫裡的舊照拿出來展覽曬曬春天的太陽;順便向我那些散在茫茫人海裡的孩子們揮揮手,招他們趁連假回來與柳河團圓……

   你知道的,大概回不去了。現實還是現實。潺潺的柳河也知道,這不只感傷而已。那天,如果能化身為目前正進行的「台語小旅行」,找幾個朋友再來走一次「柳河行踏」,不僅是一種再生,也算是一場完美的告別吧。我如是想著。

   4月5日,剛好是清明,也適合掃掃自己青春的墓。時光匆匆,你願意一起來嗎?送你一本塵封25年的柳河春夢。

   紀念。

 

(陳胤/2023/3/10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nriver&aid=17858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