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林泉忠 :從中國威脅論到中國主宰世界論
2010/06/23 13:37:15瀏覽654|回應0|推薦2

〈本文刊登於本期《中國社會科學》,作者:林泉忠〉

 進入二年以來,美國與歐洲的媒體對中國國力急速增長的報導與評論明顯增多。這些西方輿論的主要特點在於分析中國勢不可擋的崛起勢頭,並不約而同地認為:中國將回到世界舞臺的中心,甚至“主宰世界”。一時之間,“中國主宰世界論”蠢蠢欲動。

 西方輿論逐漸形成的“中國主宰世界論”中,有根據近年來中國發展的成就,對照西方近期所呈現的衰弱趨勢,而作出相對客觀的分析與評論;另一方面,也有基於西方的意識形態,來揣測“充滿不確定性”的中國在崛起後對世界“可能”產生的影響。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威脅論”在西方與部分中國周邊國家喧嚷一時。雖然“中國主宰世界論”的觀點並非都對中國存有戒心、擔憂或恐懼,然而甚囂塵上的“中國主宰世界論”是否成為 “中國威脅論”的進階版,值得關注。

             美國的二十一世紀民調

 今年二月初,美國兩大新聞媒體《華盛頓郵報》與美國廣播公司(ABC)共同進行了一項題為〈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還是美國人的世紀?〉的民調。同月二十五日公佈的該項民調結果顯示,無論是在經濟實力方面,還是整體國際事務實力方面,大多數的美國人已傾向認為“二十一世紀屬於中國人”。

 具體而言,在經濟實力領域,百分之四十一的美國人認為左右二十一世紀世界經濟的是中國人,比認為仍然是美國人的高一個百分點;而在整體國際事務實力領域,百分之四十三的美國民眾表示二十一世紀的國際事務將由中國主導,比認為仍然由美國主導的多出五個百分點。

 筆者以為,這項備受國際社會關注的調查結果,反映了美國人近年來在面對中國崛起與美國衰弱的過程中,日趨明顯的焦躁心理。

 首先,經過小布希時期無謂的損耗和源於美國的世界金融危機發生後,美國人越來越懷疑美國仍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從已無從提高的生活水準,以及市場上充斥著中國產品的生活感受中,一般美國人對美國經濟的世界領導地位已失去信心。其次,在處理國際事務上,面對中國影響力的急速增強,美國人也越來越感受到力不從心,越來越感到受中國的牽制。近期的例子,包括中國消極應對哥本哈根氣候變遷協議,以及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反對美國就伊朗的核問題所提出的制裁決議案等。

                    唱衰西方的中國觀

 無巧不成書,就在這項矚目的民意調查進行的兩周前,法國著名智庫國際關係研究所資深顧問多明尼克·莫瓦希(Dominique Moisi)發表了題為〈西方的最終沒落〉的評論文章。曾著有《情緒的地緣政治》的莫瓦希,在這篇廣受關注的評論中,開門見山地指出西方在三十年後將走向沒落。與此同時,莫瓦希也暗示屆時將輪到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主導世界。。

 支援莫瓦希論點的,是西方與中國在人口上的消長資料。他指出,三十年到四十年之後,包括歐美在內的西方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比例,將大幅度地減少到百分之十二,其中歐洲人口更將遞減到只占百分之六。從人口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屆時歐美所占的全球總產量只有百分之三十,還不到一九五年的一半,相當於回到十八世紀當時的歐洲實力。

  如果說莫瓦希論點的主軸是對西方實力減弱趨勢的悲觀,那麼左派作家馬丁.賈克(Martin Jacques)的論調則在進一步“唱衰”西方霸權的終結。賈克是今年四月面世的中文版《當中國統治世界》的原作者,該書的副標題“天朝的興起與西方的終結”點出了:與西方不同,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的“文明國家”,隨著中國的崛起,在締造東方經濟奇跡的過程中所突顯的“中國價值”將使西方退出世界舞臺的中心,世界也將展現以中國為中心的新面貌。

 另一方面,今年三月十二日出版的美國《新聞週刊》,發表了以〈天朝正在重寫貿易、科技、貨幣與氣候規則〉的文章,直接了當地論述了中國正在全方位地改變由西方主導的價值體系。            

                  經濟奇跡後是中國世紀

 無論是美國民調的結果,還是莫瓦希或賈克的高論,“中國主宰世界論”或“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或所依據的是近年來中國讓世界刮目相看的經濟奇跡。事實上,近年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陸續趕超七大工業國。首先,中國在一九九五年超越加拿大,躍居世界第七,二〇〇〇年拋離義大利,五年甩掉法國,晉升第五,到了六年和七年則分別越過英國和德國,名列第三。今年,中國將擊敗日本,躍升至第二。從此趨勢來看,中國整體的經濟實力在可預見的未來,趕超世界經濟龍頭的美國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其實,獨具惠眼的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十二冊巨著《歷史研究》的作者阿諾爾得·約瑟·湯恩比(Arnold Joseph Toynbee)早在近四十年前的一九七代初就斷言:“十九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二十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二十一世紀就是中國人的世紀”。只是當時,中國還未擺脫文革的泥沼,人們不以為意。直到近年,世人才逐漸因東方巨龍的經濟奇跡感受到“中國世紀”的來臨。

 話說回頭,二十一世紀才過了十分之一,這個世紀是否屬於中國,顯然還言之過早;況且中國是否有足夠的實力與美國並駕齊驅、甚至主宰世界,並非只憑經濟數字就能找到答案。中國自身還要面對許多挑戰,除了縮小貧富差距、城鄉差距之外,如何維繫社會穩定、建立法治也是中國正在面臨的課題。

 除了實力外,還要看中國人的意願與態度。受盡百年屈辱的中國人近年來好不容易熬出頭來,經濟奇跡讓國人揚眉吐氣、讓世界另眼相看。在此形勢下,《中國不高興》所代表的部分“八後”的愛國情緒也日益高漲。與此同時,外長楊潔篪提出“強不必霸”的觀點,也受到高度評價。筆者以為後者更為可取,除了符合鄧小平當年提出“韜光養晦”的遠大思想,有助澄清消除國際社會疑慮外,也是在提醒國人,即使國家強大了,躍居世界龍頭了,仍應以謙虛的態度,平視西方國家及其它國家,如此才是中國之幸、世界之幸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fengblog&aid=4157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