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黃揚明、曾懿晴/台北報導】 許若書的指導老師陳志賢認為,這本論文探討的是文化與權力,對自由及保守兩派來說,都能衝撞出更多的思考空間。 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系教授陳婷玉拿到許若書論文時,人正在飛往西班牙的班機上。她小心地閱讀許若書準備口試的論文草稿,空姐經過她走道旁時,她立刻闔上論文,深怕「限制級」圖片被看到。 她認為,網路裸體自拍是一種身體解放對抗社會結構的一種方式,與非自願的偷窺、偷拍不同。 口試時,任教於南華大學的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唐士哲指出,許若書期待扭轉社會對自拍者污名化,反而可能因研究造成自拍者的傷害,這篇論文在研究倫理層面上是有有瑕疵的。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認為,這些上網公開裸體照的網友是因為找不到管道展現自己,也可能除了身體沒有其他可以展現,所以選擇這樣的方式。「但對未成年孩子來說,在網上裸露身體可能會產生價值混淆的不良示範。」 紀惠容認為,「要打破主流的單一審美標準當然是好的,但不是靠著網路裸體自拍就能打破,必須要有策略地去打破商業體系,因為這些美的標準是商業體系創造出來的。」 中央大學教授何春蕤表示,每個人都有各自看待自己身體的態度,「像過去女人在性上多採守勢,害怕別人觀看,現在則採取攻勢,主動要別人來看,這是很寶貴的力量。」 【2007/11/01 聯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