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1/02 12:13:38瀏覽1059|回應5|推薦19 | |
----------------------------------------------------------------- 年輕的時候,就想到用詩行記取自己要歷經的風景與青春。那時的想法很簡單,老了,可以把這些詩生活萃取出來,佐茶聊天;甚至想到,如果運氣好的話,便可以讓自己蛻變成一首首值得閱讀的詩。所以,每每試著在踏出校門前和諸位一樣,參加校園裡頭的現代詩比賽。這樣的習慣至今未變。 得獎的喜悅,不言自明。更高興的,當是看到那些詩人前輩對自己詩作的評語。直到現在我還依稀記得,廿二年前得獎時看到瘂弦、羅門對我詩作的贊語和作品上了聯副的鼓舞;即便年紀稍長,八年前碩士畢業前夕得到第十屆文藝獎時,來自時任自由時報副刊主編許悔之的謬讚,安排讓得獎詩作在自由副刋發表,在在讓人記憶猶新。可見對所有得獎者來說,最大的快慰,應該是來自評審對自己作品的賜教。 得獎者如是;未得獎者更是如此。特別是新詩比賽,與賽者眾。這種現象並非貴校特有。每年在不同的文藝獎中,情況也相差不多。每次獎項發布後,必定有多數人心中感到納悶,甚或不平。事實上也是,我 這次初審,首先以作品的文本內容、形式和呈現為準則進行篩選,第一次完全通過基準的,總計有28首。為符合主辦單位初審入圍40-50首詩的評審策略,自部分通過的詩作中,進行第二次篩選,此次得稿19首。扣除詩中有關鍵錯字的2首。三階段,總計共有45首詩作入圍本次詩獎。 為稍解未入圍作者的困惑,特將未入圍的247件作品進行說明。希望經由鳥瞰的方式,提供未入圍的同學們,成為後起之秀前的一些參考。在未進入主題前,要先恭禧由我經手入圍的45位作者。因為入圍的詩作,再經過複審要成為前三名的機率只有6.6%。所以「入圍即得獎」,大家可以對自己的表現和結果,感到滿意才對。 這回未入圍的詩作中,絕大部分不脫抒情的傳統,這個基調其實和入圍者並無二致。247首詩作,在形式呈現上,其實也大致符合坊間對新詩約定俗成的看法和樣貌。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作品中出現詩歌體、格律詩式的新詩、歌行形式的詩、視覺詩、打油詩或歌詞;在詩作的解題上,擬物和狀景的各約佔1/3強,後者猶勝前者,印證觸景容易生情。其中,真正寫到景物相融的,其實,不到1/6。 本來,詩言志,這樣的情況本無可厚非,只是,或困於生活偏狹、或基於引喻失義,強作解釋,不但詩質流失,也讓讀詩人,嚼之無味。如果不是在形式上再現了新詩的樣貌;文字上看來也用心講究過,否則非但無法可感可想;誇大點說,還真像理工課本上的「定義」或某些小結出現需要步步為營耐下性子理解的文字。 至於具備景物相融,但未能入圍的作品,最是可惜。因為,這些作者資質是有的,應該也有很好的詩能力。這些未能入圍的作品,往往有虎頭蛇尾之憾,每有予人後繼無力的感覺。例如:某些作品伊始,讀來詩味和韻味俱足,但是幾個Pitch後,常常碰到奇怪的轉韻,甚或進入散文層次的結語呼喚,讓人無法直接聯結各段落的意象,喪失互文性,詩旨盡失,殊堪可惜。 對於詩與非詩最難分辨的,大概是類歌詞式和散文斷行成詩的這兩種形式的作品。面對這樣的問題,個人悉以作品中蘊涵的意象有無和多寡的程度,用以做為入圍與否的標準。 最後,有些未入圍的作品,雖在張力和個別詞句的意象具有濃厚的詩質,可是在其繁複的意象和意象間並無一致性的指涉;也無互文性可言,雖說好詩難免會有些;也容許些小地方因為抽象情感表述的困難而造成略顯晦澀的語彙。但是若通篇文本的準確意涵無法掌握,徒然流於意象和詞藻的堆砌,這些沒有主旨或主旨意圖未明的詩作;這些「華麗的」作品,容或有些吉光片羽值得玩味再三,最後也只能將其摒棄。 這樣說來,未入圍的作品真的都不可取嗎?當然不是,如能免除上述現象,並按照下述建言調整,假以時日,仍有可觀: 不要掉進傳統詩譬喻的窠臼 例如寫現代都會男女的情愫,為暗喻憐惜,一任舖陳十餘行,目的就在把「蓮」寫成「憐」。這樣一首詩,只是「用心的」將課文中體悟到的,用白話詩重寫一遍,像這樣的「翻譯工作」,不免流於化簡為繁且會因為使用太陳舊、甚至陳腐的譬喻,失卻新意,難獲共鳴。 與其寫獨思的猜想 未若將生活情趣入詩 這類作品,例如:藉詩抒發失戀感受,本就易寫難工。多數作品都把自以為得到的答案用詩為紀。這在感情的局外人看來,因為欠缺共同的情境,許多時候常會感到無法認同。
詩作很重要的元素之一,便是要能和讀者分享意義,傳遞美感經驗。一首詩沒有可感可想的質素,往往只是一堆文句。由於個人的猜想常因無法形成共同背景,致使詩情解纜而為支離破碎的文句,等而下之,在缺少互動共鳴的情況下,便成囈語。不如把這些情真意切的深情或哲思,先放到生活中發酵,待時入詩,必能芳香引人。 精練語言 講究謀篇 詩是最精簡的語言。只有最精簡的文字才能進語言的大雅之堂。詩寫得愈久的人,更講究精練。因為精練,詩的含蓄之美便所由生。這次評審,看到不管是入圍或未入圍的作品,同學的通病是喜歡策馬入文字之林。這樣筆隨意走的結果,往往使得文字鬆散。更有甚者,會使得主旨因為繁複、過分多變而讓讀者容易迷失。 切忌喧賓奪主
在沒有特別的因緣或背景考量下,不要以詩作的音樂性、圖像性或其他考量為出發,以致忘卻寫這首詩的原始意旨。有些同學偏好替詩作押韻,甚至看出為韻腳犧牲掉詩作中,原先可能會有的豐厚內涵;有些,則為了在詩行排列顯現某些腦中的圖象,立意將文字排成特定圖案,按圖剪裁文思,牽就圖形,因而掉進視覺框架的陷阱,削足適履,難見佳構。 文不對題或費解的題目 詩作的好壞,文本最為關鍵。判斷文本切題與否,端視詩題。如果詩題故弄玄虛,如果文不對題,甚至空白--無題之題,都讓人無法領略詩情與詩旨的關聯,自然無法判定詩的意象與文本間的關係又如何能夠讓正在閱讀詩作的人,瞭然此詩究竟為何而寫?為誰而寫?又如何讓人覺得你該否入圍呢? 以上仔細看來並無太多新義。相信有心從事詩創作的同學,必能輕易理解。最後,我要藉此機會,祝賀本屆的優勝者。你們的夢想初步獲得踐履,希望繼續加油。對於,入圍但未獲獎的同學,相信我,你們之中的一些人,只要繼續創作,未來必有人可摘下地位更高的文學桂冠。 做為本屆新詩組的初審者是個美好的經驗。很久沒有真正靜下來欣賞一首詩了,這回能在此和這麼多詩作邂逅自是件韻事。透過這次經驗,一定可以再次用詩刻記出屬於自己生命中的新風景。然後和人談笑,與人進行意義分享;有空的話,當有人問起,也可以彼此做個小巧的、美感經驗的傳承。 秋末的暖陽把人照拂的通體舒暢,窗外細葉欖仁的葉片,任陽光在其上灑落,遠看真有剪成碧玉葉層層的感覺。此情此景,若干年後如果有人向我問起,佐茶聊天時最想談的話題,我想,必當是今天和大家的對話:因為,我看到你們像極了年輕的自己,正用詩行記取過往或即將歷經的風景與青春。或許,你們之中的許多人,正是85%未入圍初審的作者,但因為年輕、因為不斷將積累的智慧和寫作技巧,即便初試啼聲,美聲遠非預期,但我仍相信,只要願意,你們猶有更高枝;必有更高枝!
|
|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