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7/15 11:36:27瀏覽12322|回應8|推薦14 | |
陸軍洪姓下士在禁閉期間冤死的新聞近來沸沸揚揚,為了對冤死者的家屬,及社會關注的輿情有所交代,陸軍司令部從上將司令以下逐級連坐,或行政處分,或依法究辦,不管被罰者是否甘願,人命關天,只有認了。換個角度看,因邱員之死澈底檢討軍中不當管教弊端,避免再有役男枉丟性命,自是亡羊補牢的必要作為。 在一片檢討聲中,最莫名奇妙的是政戰人員居然因某人之「指證」,一夕間成為眾矢之的,好似政戰人員便是軍中失序腐化的元凶! 柴可夫是政戰出身,在少校之前,都在軍中基層從事政戰工作,包括我所認識的同學、學長、學弟在內,絕大多數都兢兢業業,忠誠扮演「軍中保母」的角色,不敢逾越職分,只求戮力成就團隊榮耀,卻不搶功爭寵,相信許多服役的官士兵都有與很nice的「輔仔」共事的經驗。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政戰人員有沒有惡棍雜碎充斥?當然有。 有沒有利用職權興風作浪者?當然有。 有沒有和主官意見相左,藉政戰之名一意孤行者?當為有。 有沒有和主官沆瀣一氣,聯手欺上瞞下者?當然有。 不過大家得搞清楚,那究竟是制度之失?還是個人品德之過?接受四年政戰課程的薰陶,我至今牢牢記住的信條是「吃苦,忍氣,冒險,負責」,暮鼓晨鐘式叮囑我們得立志當軍中聖人,就算當不成聖人,至少也得扮演好上下溝通的橋樑角色,而非一鍋好粥中的老鼠屎!我敢說,絕大多數的政戰人員都恪遵法定職責,只願當單位的幕後功臣,不屑成為破壞部隊團結的奸邪之徒!唯長期慣於「忍人家所不願忍的氣」的結果,卻是默默承受一些莫須有的罵名,包括部分軍中袍澤在內,竟是人人認為可割可棄的兵科。如果現在作個具公信力的民調,我相信對軍中政戰人員的表現,持正面評價者肯定居多數。 遺憾的是,「政戰」這兩個字打從創制伊始,便予人負面印象,再加上「吃過虧」者大力渲染,政戰的聲名更每下愈況,總覺得他就是專給人穿小鞋,抓小辮子,打小報告,以整人冤枉為務,口耳相傳,千夫所指,遂產生欲除之而後快的「共識」。 政戰體制近年漸次萎縮,職權迭遭瓜分,便是這種「共識」下的產物,有理三扁擔,無理扁擔三!這樣猶不滿足,只要軍中發生弊案、慘案,都不忘再扯出已式微到無足輕重的政戰人員作墊背,好似掛「蝴蝶標」者,個個都有翻天覆地之能,敗德亂行之欲。其實大部分「喊打」的聲音,只是人云亦云,習焉不察,政戰被貶被譙,不必查究是否公允,早成了「理所當然」! 試問,要求救護車掩聲祕行,就算所指屬實,它是個案?還是比比皆是?沒人質疑,話頭一出,眾皆駭異,信以為真,新疑舊怨齊湧心頭,能不狠批猛轟嗎? 有功沒賞,打破要賠,這是政戰的宿命,而今逢案就得被損被批,依我之見,乾脆讓它一刀弊命算了,何須莫名凌遲?反正政戰已爹不疼,娘不愛,還留它幹啥?如果終結了政戰體制,從此軍中便無災無厄,無弊無冤,政戰之亡不也是功德一件? 不過容我再次強調事實真相,「政戰」已淪為軍中弊端東窗事發後最廉價的牽拖對象而已。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