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鴻毛與泰山
2023/01/14 23:28:11瀏覽228|回應0|推薦3


那天,凌晨和午後,兩地分別傳出重重的墜地聲,聲響懸殊,生命的終結一致。

之前走的,是68歲的知名人士;之後走的,是28歲的年輕飛官。兩人相差40歲,卻前後踏上黃泉路,一位是自我了斷,一位是遽然遇難。

自我了斷的那位,在跨越陽台圍欄前,意識應該是清楚的,一心求仁而得仁。

遽然遇難的那位,在戰機高速俯衝時,應已完全失去意識,不欲求仁竟成仁。

「求仁」的教授,走前明白交代遺言:「不公不義的台灣,我生不如死!」

「成仁」的飛官,在陷入高G力昏迷之前,可能想的是「返場後和女友甜蜜約會…」

一位「生不如死」,一位「雖死猶生」,這樣的差別,是40年的人生閱歷促成,或只是單純的命運氣數使然?

我們很難理解教授一心求死的背後種種,卻很清楚飛官如果還有一絲可能,必堅定求生,畢竟很多夢想還沒有完成,很多責任還沒挑起。

可以生而求死,渴望生而註死,多麼教人惋惜的對照。

重於泰山?輕於鴻毛?那是旁人、後人的評價,卻不一定是當事人的心志。

縱身朝夜空一躍,從此擺脫不公不義,一身輕盈如「鴻毛」,有什麼不好?

駕馭鐵翼,卻被無端的失控宰制,年輕生命軋然而止,「泰山」有什麼好?

逝者已矣,不管想不想離去,他們的事遲早會被遺忘,新的悲劇又不斷重演。新聞版面永遠不缺駭人聽聞的題材,誰聽得見家人情何以堪的悲泣?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yh947129&aid=17807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