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31 04:19:36瀏覽1162|回應1|推薦31 | |
重慶南路上的「儒林書局」長什麼樣?它有吸引人的特色嗎?或許有,可是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連柴可夫這麼雜食性的愛書人都不了,那……關了也就關了唄! 不能只因店老,杵在重慶南路40多年,就不該關,如果它不該,誰該? 只有兩種店不會關,一是可以自己印鈔票的店,一是懂得與時俱進的店,凡是不符合要件之一者,該關就關。想孔想縫,想賴公權力一聲令下,要網路書店不准低價賣書,那是哪門子的好方法?這種餿主意只有集權國家想得出,做得到。 柴可夫每次回台,住的地方再遠,搭火車,轉公車,轉捷運,無論如何,都會去重慶南路逛書店,而且一而再,再而三。近年來的確發現書店一家一家關,關的還多是知名書店。老實說,確有失落感,那是種懷舊之情的自然流露,可是回神再想,既然競爭條件已失,與其苟延殘喘,門可羅雀,關了也好。 愛書,買書,不能摻雜敬「老」之情,它原本就是一種消費行為,除了各取所需,還有價格取向,說白一點,哪裡便宜,哪裡取得方便,消費者保有自由選擇權利,當實體書店無力保住特色、優勢,總不能靠消費者的懷舊之情撐持吧! 實體書店關張,既不宜拿來測度閱讀風氣,也不能牽扯文化走向,帽子太大了,頂多只能觀測消費習慣,主事者該做的是調整步伐因應。網路行銷已是大勢所趨,放眼傳統市場,受害者眾,何止實體書店?既然勢不可擋,就得順勢另闢蹊徑,再造優勢,「誠品」的跨海出擊,「金石堂」的網實並進,「三民」的強化縱深,「墊腳石」的多元蠶食……不都證明了「路是人走出來的」。 柴可夫贊成書街風華再現,但不認同打壓網路行銷,也不認為名存實亡的書街還有什麼風華值得留戀,所謂「實」者,便是求新求變,展現永續經營的實力,而非只是頂著招牌,倚老賣老。 書街風貌若等同博物館,不要也罷。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