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2/29 11:49:50瀏覽179|回應0|推薦0 | |
淺談夏代的曆政和“仲康日食” 王顯春 ==================================== 李學勤、裘錫圭等人把“乃季秋月朔”解釋為“仲康日食”是在古文獻裡動了手腳。一是曲解了甲骨文裡的春夏秋冬,把殷夏的四季解釋為兩季。二是直接篡改古文獻,抹殺《堯典》裡對四季的記載。三是在曲解甲骨文和篡改《堯典》的基礎上“將‘季秋’設定在10月1日至12月18日之間……”,[4]這樣,就偽造出夏始年(前 2070)。
正時者為太陽曆,正朔者為陰陽曆,監管正時、正朔以及以禮發佈時令者為政典,正時、正朔、禮、政典的總和為曆政。下面,我們就依序談談夏代的曆政和“仲康日食”。
一、正時 正,立杆測影,杆直為正。杆子不直不能當圭,不立正就無法測影,就無法找到春夏秋冬的正中。 時,四時。太陽曆正時,正春、夏、秋、冬四時,如《堯典》所說:“以殷仲春……以正仲夏……以殷仲秋……以正仲冬”。 太陽曆是根據日影的長短找到年與年之間的節點,日影最長時為冬至,日影最短時為夏至,日影中正時為春分、秋分。在歷史上,中華民族往往把年與年之間的節點定在冬至。找到了年與年之間的節點,四季的中點也就找到了,八節也就容易劃分了。原始的太陽曆是一年四季、八節。四季是春、夏、秋、冬。八節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古時候,村村寨寨都立杆測影,一個聰明的農夫憑立杆測影就能知道春種秋收。古漢字“中”就是杆字象形,苗族的“蘆柱”、天安門前的華表都是上古“杆”的遺存。如果管理天文曆法的羲和官怠忽職守,“廢時亂日”,耽誤了祭祀農時,影響到稅賦征繳,實在是不小的罪過,《政典》是該管一管了:“先時者殺無赦,不及時者殺無赦”。 太陽曆正時,正春、夏、秋、冬四時,如羲和官誤時誤事,確實該殺!
二、正朔 朔,日月在空中有規律地會合叫朔。正朔,羲和官在正時的基礎上,依據對日月運行軌道的觀測,預先計算出日月相會的日期叫正朔。 我國天文學史的開拓者錢寶琮認為:“經過了很長時期的對於月亮在天空中運行速度的研究,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發現了月亮速度變化的規律,已經瞭解從每一月的合朔到第二個月的合朔經過的時間不是相等的,每一個月的合朔時刻是可以計算出來的。”[1]也就是說,東漢時天文學家才能較準確正朔,在漢代以前準確正朔還是很困難的事情,更何況是夏代。由於陰陽曆初創,夏代的羲和官還沒有發現“月亮速度變化的規律”,也就談不上準確正朔。如西漢時期,正朔的準確率僅25℅左右,多把晦日(上月的最後一天)當成了朔日。如電子圖書>>史部>>文獻通考>>日食: “高後二年六月丙戍晦。七年正月已醜晦,日有食之,既,在營室九度,為宮室中。時高後惡之,曰:‘此為我也。’明年應(師古曰:‘謂高後崩也。’) 平帝元始元年五月丁已朔,在東井。 二年九月戊申晦,日有食之,既。 凡漢著紀十二世,二百一十二年,日食五十三,朔十四,晦三十六,先晦一日三。” 陰陽曆正朔,但,夏代的羲和官沒有能力準確正朔,要求準確正朔是強人所難。西元初的西漢遠不能準確正朔,更何況西元前兩千年前的夏代。
三、禮 “禮,人君每月告朔於廟,有祭,謂之朝享。”[2]朔日卯辰時,“日月當合于辰”,皇帝率領百官迎接日月之會,祭祀祖先上帝,向天下發佈農時令,督促百姓春種秋收,並傳達上帝的旨意徵收稅賦審查刑獄等,這就是告朔之禮,簡稱朔禮,與望禮合稱朔望之禮。朔禮進行中,如果遇到日食,還要舉行救日儀式。 朔禮的基礎是正朔。由於受科學技術的制約,古代的羲和官難以準確正朔,不能精確地捕捉到日月合朔的瞬間,見不到日月合朔的畫面,根本無法驗證日月合朔。 “所謂日月合朔,指的是太陽和月亮在天球上處於同一經度,天文學上稱此時日月的黃經差等於零,實際上在合朔的時候,太陽、月亮、地球三者接近一條直線,此時位居中間的月亮,未被太陽光照亮的半面, 正對向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存在。日月合朔是一個具體的瞬間, 這一瞬間可能出現在農曆初一這一天從零時至24時之間的任何一個時刻。”[3]夏代的羲和官無法捕捉到日月合朔的瞬間。如:1998年12月19日,即農曆十一月初一(北京時間:日出:07:31 ,日落:16:52),日月合朔在北京時間6時42分;又如:1999年1月17日,即農曆十二月一日(北京時間:日出:07:34 日落:17:15),日月合朔在北京時間23時46分。這兩次日月合朔,一次在天亮前,一次在半夜,超出了中國的觀測範圍。在夏代,類似這樣的合朔都觀測不到,捕捉不到合朔瞬間也找不到觀測地點。 日月合朔時如果太陽、月亮、地球三者完全在一條直線上,出現月與日同經度又同緯度的天象奇觀,月亮遮擋住了太陽光,這就是日食。由於日月運行的軌道之間有傾角,每五次日月合朔才產生一次日食,初步估算,世界每年只能產生2.4次日食,中國每年所見日食僅有0.2次。就某一地區來說,日偏食是十年、數十年一遇,日環食是百年數百年一遇,就卯辰某一地來說,日食更是百年不遇。在夏代,由於捕捉不到日月合朔的瞬間,也就無法預測日食。 綜上所述,《尚書正義》所謂: “日月當合於辰”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由於羲和官捕捉不到日月合朔的瞬間,見不到日月合朔的畫面,在周代,“君不告朔”是無奈的事,是可以理解的。
四、政典 “先時者殺無赦,不及時者殺無赦”該條文適用於太陽曆,不適用於陰陽曆,適用于正時,不適用於正朔。如果依據該政典條文正朔,東漢以前的所有羲和官都得被“殺無赦”。 “‘先時’、‘不及’者,謂此曆象之法,四時節氣,弦望晦朔,不得先天時,不得後天時。”這是《尚書正義》的孔穎達說的,孔穎達是依據唐代天文曆法水準說的,“弦望晦朔”超出了夏代天文曆法水準,是不實際的。
五、“仲康日食” “仲康日食”是夏商周斷代工程的主要鼓吹點。2009年以前,每逢世界上有日食,就大勢鼓吹“乃季秋月朔”,“乃季秋月朔”成了“仲康日食”的代名詞。當時,筆者揭穿了它,“乃季秋月朔”只能翻譯成“九月初一”,不是“仲康日食”。李學勤、裘錫圭等人把“乃季秋月朔”解釋為“仲康日食”是在古文獻裡動了手腳。一是曲解了甲骨文裡的春夏秋冬,把殷夏的四季解釋為兩季。二是直接篡改古文獻,抹殺《堯典》裡對四季的記載。三是在曲解甲骨文和篡改《堯典》的基礎上“將‘季秋’設定在10月1日至12月18日之間……”,[4]這樣,就偽造出夏始年(前 2070)。 揭穿了 “乃季秋月朔”鬼把戲又鼓吹“辰弗集于房”。 第一個否定“辰弗集于房”的恰恰是《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日在何宿是看不到的,古人如《左傳》杜預注也不認為‘房’是房宿,因此,‘季秋’的可能性比‘房宿’要大”。夏商周斷代工程總算說了句有科技含量的話,“日在何宿是看不到的”,太陽的光芒覆蓋了天幕背景,能看到太陽背景的景象嗎?夏代還沒有出現二十八星宿的概念,能看到日月在房宿之會嗎? 《尚書正義》[疏]:(1)“乃季秋九月之朔,日月當合於辰。(2)其日之辰,日月不合於舍;不得合辰,謂日被月食,日有食之。(3)《禮》有救日之法,於是瞽人樂官進鼓而擊之,嗇夫馳騁而取幣以禮天神,庶人奔走供救日食之百役。” 以上三句“疏”沒多少科技含量,夏商周工程的鼓吹者像撈到了救命稻草,群吹不已。下面,我們逐句解讀這個“疏”: (1):我國古代的朔望之禮科技含量很低,十五酉戌時分行望禮,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初一卯辰時分行朔禮,多數日食在晦日。如中國天文學史的開拓者錢寶琮所說“但是歷史記錄上的日食有時候是在初二日,有時候是在上一個月的最末一天。這說明當時的曆法中的每月的初一不一定是合朔的日子。”如上所述,在夏代,正朔還是個難題,更無力捕獲日月合朔的瞬間,“乃季秋九月之朔,日月當合於辰。”沒有科技支撐,僅僅是注疏腐儒的一句想當然罷了。 (2):夏代還沒有二十八星宿,沒有房宿,那裡來的“舍”? 月與日同經度不同緯度則為合朔,同經度又同緯度即為日食。日食是日月合朔的一種特殊形式,先有合朔,後有日食,日月合朔後離開了,為合朔,日月合朔後繼續“交合”產生了日食。每5次日月合朔才產生一次日食。唐代腐儒的注疏沒有一點科技含量,胡言亂語。 (3):春秋戰國時代等有大量的日食記錄,其基本語言格為“日有(又)食之”,甲骨文有不少日食記錄,其基本語言格也是“日有(又)食之(日又戠)”,周承商,商承夏,其記錄日食的語言格不會有大的變化,夏代記錄日食的基本語言格還應該是“日有(又)食之”。從語言格式上判斷,“乃季秋月朔”不是記錄的“仲康日食”,“辰弗集于房”也沒有記錄“仲康日食”,所謂“仲康日食”是不懂天文曆法史的腐儒穿鑿附會編造出來的。所謂“救日”,僅僅是朔禮中的備用之禮,朔禮月月舉行,日食十年數十年一遇。舉行朔禮有一定的形式,用鼓樂、幣祭祀祖先上帝,把農時令佈告天下,庶人奔相走告(農時令)。偶爾遇到日食,“日有變,割羊以祠社,用救日”。 《尚書·胤征》描述的是朔禮,沒有描述“仲康日食”,“乃季秋月朔”不是 “仲康日食”,“辰弗集于房”也不是“仲康日食”,原始文獻裡沒有記載“仲康日食”,所謂的“救日”是唐代等腐儒把朔禮曲解為“救日”之禮了。因此,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夏始年(前 2070)是偽造的。 綜上所述,夏代有曆政,文獻、文物上都有夏代曆政的影子。夏代曆政是我國遠古時代科學技術(天文學)、宗教、政治、曆法的結晶,有待進一步認真探索。
[1]錢寶琮:《談談曆法》1961年2月12日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星期講座撰寫的講演稿。錢寶琮:中國古代數學史和中國古代天文學史研究領域的開拓者之一 [2] 《史記·曆書》注①集解鄭玄曰 [3] 北京天文臺:《日月合朔》網上文章。 [4]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 分享:
|
|
( 興趣嗜好|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