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26 06:53:26瀏覽2955|回應9|推薦118 | ||||||
我對英文的 brother 和 sister這兩個字很有意見,當有人談到﹕“ my brother”或“ my sister”時,我都會好奇的想知道這是“姐姐或妹妹”,“哥哥或弟弟”? 必須追問,再加上一個“elder”或“younger”您才明白。 中文在稱謂方面就講究多了,一聽稱呼馬上可以知道彼此之間的親屬關係; “阿姨”是媽媽的姐妹, “舅舅”是媽媽的兄弟, “姑姑”是爸爸的姐妹, “伯父”是爸爸的哥哥, “叔叔”是爸爸的弟弟。 多麼一目了然啊!而英文一律以 Aunt 和 Uncle來概括, 女的都叫 Aunt ,男的都叫 Uncle。 英文的“brother-in-law”可以是姐夫,妹婿,也是大伯,小叔,小舅子等的稱謂; 至於“sister-in-law”則是嫂嫂,弟媳的稱謂,也可能是小姑,大姑,小姨子,大姨子,或是妯娌。 所以當有人介紹﹕「這是我的 sister-in-law 或 brother-in-law 時」,常帶給我一團霧水。 連 grandpa, grandma 中文還會分“外公、外婆”及“爺爺、奶奶”,讓聽的人馬上可以明辨您說的是媽媽的父母 或爸爸的父母。 好體貼和講究的語言。
中文講究的不僅是稱謂,還有單位,比如﹕ 一個人,一隻狗,一頭牛,一匹馬,一條魚; 一枝筆,一本書,一張紙,一片雲,一朵花; 多麼的傳神和有變化,英文則大部分用 “a”或“one”來形容一個。 講中文如果用錯單位,會鬧笑話,更會暴露您的中文程度。 比如﹕“一個牛”、“一隻人”、“一張書”,或“一條筆”;這就是笑話了。
該講究的不講究,英文總在無謂的地方做文章,比如昨天吃和今天吃就不一樣了; 剛剛吃叫“ate” 現在吃叫“eat”; 昨天買是“bought”,今天買是“buy”; 以前寫是“wrote”,現在寫是“write”, 其實動作都是一樣的,它卻在動詞的時態大做文章,還分規則和不規則的變化,這是學英文最頭痛的地方了。 中文是什麼時候“吃”都叫“吃”,什麼時候“寫”都叫“寫”,什麼時候“買”都是“買”,多麼單純和簡單。 中文的時態由時間的敘述來表達,明明白白的告訴您,這是昨天做的、剛剛做的、或現在做的事。
英文的詞句表達也和中文不同,中文是平鋪直敘的,而英文要倒過來說,比如﹕張先生、李小姐、王太太; 英文要說﹕先生張、小姐李、太太王; 過去有一位名叫“焦大南”的學生,從不知道他的名字有何不妥,直到有天上英文課時,美國來的女老師上課點名大叫﹕ 「大南焦!」「大南焦!」 全班哄然大笑,他羞得不敢回應,女同學們恨不得躦地洞,後來每次上英文課,女同學都躲在走廊,等到老師點完「大南焦」之後才敢進教室。 又比如﹕ 桌上有個蘋果 。 英文要說﹕ 那兒有個蘋果在桌上。 又﹕ 空腹喝酒有傷身體。 英文是﹕ 那是傷身的去喝酒用空腹。 It's harmful to drink with an empty stomach. 英文的詞匯有時態,單複數和性別;中文沒有這些,但中文的難在於它的發音,字的筆畫,四字成語,典故,形容詞等。 印象中我並沒有用心學過中文,但中文不知不覺就得心應手了,而花了很多時間學習的英文用起來依然綁手綁腳的。 不同的語文當然有不同的文法和慣用法,以上是個人感覺中英文明顯的差異之處。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