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漢傳大乘密教心中心經密系列~心靈饗宴 (學佛的法益1201)
2022/01/10 12:28:37瀏覽140|回應0|推薦1

漢傳大乘密教心中心經密系列~心靈饗宴

卍台灣新竹縣横山華嚴寺2022年1月10日(週一)住持聖境法師心靈早課(學佛的法益1201)

「法華經密碼分別功德品第十七」之7

釋迦佛陀告誡所有的修行菩薩,行持一切無私利他的佈施之道時,應該盡心盡力去持守「無所求、不著相」的心態,這才是「金剛經」開示的真正「大求」,進而才能「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因為發出真心追求真道的修行菩薩,必定都會擁有謙虛的表範,默默隨緣的在暗處做了非常多利益他人「不為人知」的事情,這種厚植德本不為人知的陰德行為,正是不分別的功德精髓所在。在各部經典中,經常會以隨喜佈施珍寶財物,來作智慧七寶的佈施譬喻,而在「法華經」中所説的隨喜佈施,則是專指「法的佈施」。 釋迦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到: 如果有人能將受持「法華經」的一切好處與法益,去分享傳播給第二個人或第三、四、五人⋯等,一直呈倍數分享出去,這種隨喜功德的福德智慧,真的就會有如浩瀚虛空般,無法限量、難以衡量。 唯有這種無分別的善行佈施,自我內在心靈才能生起真正的「歡喜心」,雖然只是小小的一種「法的佈施」善行,但其功德智慧卻有如浩瀚無窮的虛空一樣,無法衡量、難以計算。 所以身為一位廿一世紀正信的佛教徒,就應該以「隨喜功德」做為出發點,隨時隨地都能分享告訴他人「法華經」的見地與好處,像這樣的功德作為非常的大,有如慈悲的菩薩性德般,令世間眾生敬佩與動容。 「法華經」代表每一個人內心本自具足的「清淨蓮華智慧」,修持非常的方便,也很容易讓世間人覺知領悟,很快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相應的驗證,這些真誠的修行心態見地非常的簡單純真,根本就不複雜,也不困難理解。 但首要必須先能「覺知-放下」自我五根六識的情結,洗滌心靈空間所有的分別心與所知障,才能進入清淨的法界,如果不能先洗滌自我分別見與所知障時,縱使修行學佛百千萬劫也是枉然,根本就無法進入清淨的法界,與所有法界諸大菩薩們成為「同學法侶」,還能與蓮池海會諸菩薩們全心全意的達到共識,「不為人天聲聞,不求菩薩福報,唯一無上佛乘」。 (文圖:今年的梅子園,梅花盛開中~) 金剛乘弟子慧緣、慧心合什恭錄記述编輯 阿彌陀佛 #橫山華嚴寺佛學網站學佛的法益1201#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yen&aid=17121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