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華嚴隆真修行創作集》#(25 ) 明月無心 水清影現
2011/09/22 01:44:43瀏覽298|回應0|推薦0

   明月無心  水清影現

《華嚴經》的教起因緣有十種因,遂通物感是第三種因,講的是已證解脫的境界,能夠寂然不動,機宜是隨著不同機緣,都能處在一種聖心的狀況中,因此對於一切現象的呈現皆能通達明了,無有滯礙,這種的呈現,以明月作比喻,明月並無心說它要不要呈現,它只是就它的本來樣子呈現,但是當水清時,自然的就能呈顯出月量的影子。這比喻我們的心若能清淨,則一切的念頭無不照的清清楚楚,我們要做什麼事自己都是清清楚楚的,也就不會人云亦云,不會迷惑顛倒,因為就如在清水中的月影是清清楚楚的。
遂通物感有兩種,一是總,一是別。總的是說一切的生靈皆有覺悟的智慧,沒有不被澤的,這是就總的說。就個別來說,雖然是都被被澤,但是根機有高低,受益有深淺,有高低深淺不是講不平等,而是經過個別不同的因緣,不同的努力,所發展出來的佛智也就會有不同。這個地方在用水做比喻,水無有分別,但是容器是方是圓,相用也就不同。

別通分有五,一者正為,謂一乘圓器故,經云,此經不入餘眾生手,唯除乘不思議乘菩薩,又云,非除餘境界之所知,普賢行人方得入,有云若有以清淨,精勤集福智,具足大功德,聞教能隨入,皆正為也

這個地方告訴我們《大方廣佛華嚴經》為一乘圓教,此經不入餘眾生手,唯除不思議乘菩薩。這一句又是讓我們感受到自己的福德、善根、因緣之具足,當珍惜之,我們要能肯定自己的福德、善根、因緣,不要以為學華嚴是高不可攀,華嚴講的是直入,這個直入必須是我們先能肯定自己絕對有這樣的福德、因緣、善根,然後發願行廣大普賢行願。我們不必一直想證不證的問題,我們只要真實的如是知如是行,讓聖人的聖言量,一再的反薰我們的真如自性,何況我們本來就在法界本體中,就在真如自性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是一乘圓器,因此在學佛中的相應是很重要的,當我們在那一個地方相應,我們的思想、語言、行為就會如是的反應,就如前面講的,「猶如明月無心,水清自現。」這當中沒有說那一種是特別殊勝,只是在判教中分為小始終頓圓,而小始終頓圓也就如如器的方圓,它有不同的相用,但都在無限的宇宙中自然的運行。
如何能成為一乘圓器呢?唯除入不思議乘的菩薩,但何謂不思議乘的菩薩呢?不思議乘的菩薩是已經進入了法身的境界,是已經超越時空,超越生死,若再問何為法身?此則必需透過種種的行法訓練、法理通達而將凡夫的身心移轉進入聖人的身心,進入到不思議的境界裡,不再自我識性之分別判斷。
第二個是講這樣的境界是普賢行者方得入,何謂普賢行者?普賢行者乃超越了六度萬行之大乘菩薩,普賢行者乃一入一切入,一行一切行,這當中不再講理,不再講事,更甚至不再講事事無礙,而只是如是思,如是行,也就是已經化二元對立為圓融,在心要法門當中講的「能所雙絕,斯絕亦絕。」之後起的妙行。
第三個講的是如果尚未成為普賢行者時,無法達到一行一切行時,如果能以清淨,精進辛勤的積集福德智慧,具足了大功德,聽聞了教法隨即能入,這都是正為。(100.9.22)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yanlz&aid=5660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