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29 – 韓昌黎
2012/07/21 08:45:45瀏覽97|回應0|推薦2

129 – 韓昌黎

 

    世上流傳道:「韓愈最初排斥佛教,後來在潮州遇到大顛和尚而頓然悟入。」然而,考證他的文集(《昌黎先生集》),有段文字說:「近來有傳言,說我韓愈稍信佛教,這是傳話者胡編的。我來到潮州任刺史,沒遇到說話投機的人,而僧人大顛和尚既聰明又識理,所以與他交遊。當我改任袁州(江西宜春)時,曾贈送衣服與他作別,這乃人之常情,並非崇信其道,希求福田利益啊!」

 

    由此觀之,韓愈仍然是不信佛教的,哪裡談得上悟入呢?儘管如此,若據「示現之影響、逆順而讚揚」觀之,則又難以預料事之發展,怎知這不是韓愈之故意排佛,由而引發出其他的因緣呢?假如沒有韓愈的上表闢佛,哪會引發宋代明教大師寫《輔教篇》來為佛教正名呢?鐘因撞擊而聲響洪亮,燈芯由於挑剪而光照更為明亮。所以,未得宿命通、未具他心通者,不可任意高談闊論,甚且隨意褒貶評論別人。

 

註一:韓愈闢佛

 

    韓愈(768-824),字退之,生於河南河陽,因祖籍郡望昌黎郡(河北省昌黎縣),自稱昌黎韓愈。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卒諡文,世稱韓文公。為唐代文學家,與柳宗元是當時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合稱「韓柳」。蘇軾讚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奪三軍之帥」,詩文集為《昌黎先生集》。

 

    憲宗元和十四年(819)任刑部侍郎,時憲宗欲迎法門寺地宮佛骨進宮中供養三日,舉國若狂,甚且有百姓燒指灼背而供養者。因迎佛骨動員耗大,乃作〈諫迎佛骨表〉上呈,文說「唯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後三度捨身施佛,宗廟之祭,不牲牢,晝日一食,止於菜果。其後竟為侯景所兵逼,餓死台城,國亦尋滅。事佛求福,乃更得禍。由此觀之,佛不足信,亦可知矣。」憲宗聞之大怒,將處以極刑,宰相裴度、崔群力救道:「愈言訐牾(ㄨˇ),罪之誠宜。然非內懷至忠,安能及此。願少寬假,以求諫爭。」於是貶為潮州刺史。

 

    往潮州路上,到了藍關(今陝西藍田)時大雪紛飛,韓愈見到侄孫韓湘,特別有感地作首詩–〈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願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此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在潮州他用心治民興學,贏得百姓的感戴。敬宗時,回京任吏部侍郎。

 

註二:明教大師

 

    歷來封為明教大師者多人,此指宋僧佛日契嵩禪師(1007-1072)。俗姓李,字仲靈,自號潛子,北宋藤州鐔津(今廣西藤縣)人;九歲出家,十三歲得到度牒受戒落髮,十九歲始四處尋訪明師,得法於洞山曉聰禪師。時朝廷重文輕武儒學復興,學者多依韓愈之主張排斥佛道,契嵩作〈原教篇〉、〈孝論〉等文,主張儒佛同源一貫,以對抗當時古文學家排佛的風氣,所文引起許多知識分子的認同與讚歎。仁宗皇祐年中,著《禪宗定祖圖》、《傳法正宗記》,後抱其書從杭州遊於汴京,且上呈朝廷。仁宗對他極為賞識,詔付傳法院收集他的著作入藏,並賜號「明教大師」。

 

淨域--2012.07.21

 

   

  接下文  130 – 惺寂

http://blog.udn.com/huagong0501/6658196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gong0501&aid=665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