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03/20 00:35:02瀏覽431|回應0|推薦2 | |
《念佛警策》白語錄 — 68 隨師聞法記 民國 要知道,學佛要徹底,必須斷惑證真。最先要斷的是見思惑,見思惑是什麼呢?見思惑有一百六十多品,很難明白,既然難以明白,要斷它就更困難了。經上有一比喻,要斷一品惑就如同截四十里瀑流,那麼因難。由此可知,斷惑是很難辦到的。若問本人活了九十六歲,學了七十多年佛,斷了多少惑呢?跟諸位講實在話,我一品惑也沒斷。但是,我有了「特別法門」,什麼特別法門呢?不用七十年,只要當生,十年、八年或三個月、二個月,就能成功。「有這麼便宜嗎?」有!這特別法門就是淨土法門。法門這般便宜,但卻難信。這淨土法門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而且是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我個人修了很多方法沒了門,只有靠這特別法門。
得了淨土法門,有什麼好處呢?好處太多,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也非思量能夠瞭解,只能用「不可思議」這句話去體會。在此只有提出一箇問題給諸位參考。試問,人人懂得自己的生死嗎?人在六道中,此生是人,下一生不一定是人,或投生做鬼或變畜生下地獄,也許平時做了大善事,來生可以升天做上帝。但做完上帝,等過去之惡因現行,還得再輪迴下地獄,在六道裡面轉來轉去,並非人永遠做人,上帝永遠做上帝,是要來回轉生,永遠輪迴不息,這叫六道輪迴。這樣說,不得「道」還死不得。因為,現在死了,就不知要變成什麼生物了!經上比喻六道是箇苦海,在六道中,就是在海中頭出頭沒。學了佛得了道,就可免去輪迴之苦,叫它不生也不滅。而淨土法門,就是脫離輪迴最好的辦法。
學佛與佛學不同,學佛是我們依佛的教化去做。佛學則是明瞭佛學經典,雖然明瞭,但沒有去學。今日之下,研究佛學的很多,學佛的則不多,這樣是沒有用處。好比說食數寶一點用處都沒有。所以懂了佛學,必須去學、去修。那淨土法門要怎樣學?怎樣修呢?
淨土法門最簡易的,就是持名念「阿彌陀佛」。這一句雖然簡單容易,但內容道理卻非常深妙。所以世尊說此法門是難信之法。《彌陀經》上有「眾鳥演法」,這些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其外如七寶池之蓮花亦然。念佛往生不是今天念佛,明天往生,沒這麼便宜。而且到西方極樂世界並非馬上成佛,往生之後,托質蓮胞,隨個人功夫分九品。有的馬上花開見佛,有的經宿即開,有的一日一夜乃開,有的數劫方開。在那裡修行斷惑,不會退轉,因為環境好,蒙諸佛護念,還有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等等利益。這些利益在短時間實在無法講清楚的。諸位若要知道,可以去研究《彌陀經》就能明瞭。那麼,這箇法門,你得到了嗎?「我是得到了」。印光祖師——我的老師教我的。諸位可常看《印祖嘉言錄》,自然就相信了。但願這席話可幫助大家深信淨土,從此將心定住,一心念阿彌陀佛,將來脫離輪迴往生極樂世界。 (2011.03.20) 註: 一、 居士姓李,名豔,字炳南,號雪廬,法號德明,別署雪僧、雪叟,山東濟南人,後學者尊稱雪公或雪廬老人。曾任至聖先師奉祀官府孔德成先生的主任秘書,乃著名中醫師及台灣佛教居士,創辦台中佛教蓮社。他與廣欽老和尚、煮雲法師,咸被認為是台灣淨土宗興起,成為台灣佛教主流的最主要推手。 雪廬老人乃山東世族,世代書香。廿三歲時受西方思潮影響,與濟南學界組織通俗教育會,任會長時反對佛教,曾經焚毀佛像。卅一歲時任公務員,負責莒城獄政,目睹犯人的苦狀,致力於教育犯人,改建監舍,並以中醫之學醫治生病的囚犯。此時,開始崇儒學佛,從梅光曦學習唯識法相學。後至法律專門學校進修時,梅擷(ㄐ一ㄝˊ)芸先生在山東當監察廳廳長,於大明湖畔組織佛學社,雪廬老人前往參加,一同研究唯識學。北京真空法師至濟南弘法,與濟南淨居寺方丈客觀禪師同參,開始學習禪宗。 一九三O年,因中原大戰,山東成為戰區,莒城被圍,在戰爭中閱讀豐子愷《護生畫集》,開始歸向淨土宗。莒城解圍之後,開始持素食。讀《印光文集》後,決意皈依印光法師,因友人介紹,印光法師來信,賜法號德明,為其皈依。一九三三年,到南京出差,前至蘇州報國寺面謁印光大師。一九三五年考取中醫執照,一九三七年應聘入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為秘書,不久升主任秘書。七七蘆溝橋事變起,隨奉祀官孔德成(孔子第七十七世嫡長孫)至重慶避難,與梅擷芸再度相遇,當時太虛法師亦在重慶,與他們組成佛學社,一同學習佛法。此外,又跟從藏傳佛教白教貢噶呼圖克圖學習密宗,持真言咒八年。 一九四九年徐蚌戰役之後,孔德成舉家遷至台灣,將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設於台中,雪廬老人隨往。到台中不久即在法華寺義診與講經弘法,董正之與賴棟樑等人暢議將法華寺改為淨土寺廟,請雪廬老人每週日至法華寺講經。 一九五O年,朱炎煌與許克綏居士出資買地,以董正之的名義申請建立台中蓮社,由雪廬老人來領導。一九五二年開始批評齋教,認為「所謂的龍華派乃是外道,借名冒充佛教,必須嚴辦。」隨著佛教逐漸興起,齋教開始在台灣沒落。一九五五年起,在台灣各地陸續建立佛教佈教所、蓮社、念佛會及合作寺院,更遠及馬來西亞。 老人講求內佛外儒,並為蓮社手訂社風十條,旨在「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積德求學、深信因果」。又定社務凡三:一者、講演儒佛經典,化導人心;二者、集眾念佛,各求當生成就;三者、興辦文化慈善事業,以勵道德,而善風俗。他是台灣佛教最著名的居士,淨土宗在他及廣欽老和尚的倡導下,成為台灣佛教界的主流,其對於中台灣佛教界的影響力無人出其右。雖有人以他居士身分領導佛教界而有不同的意見,但無法抹滅他的貢獻。老人於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三日往生,孔德成先生於靈前行跪叩大禮,此乃孔門中僅見,亦可顯出老人對孔門一家護持之力。 二、齋教 齋教,為台灣民間信仰的流派之一,揉合儒家與道教和部分佛教思想,由在家修行者傳襲,主持教儀,不出家,不剃髮,不穿僧衣,茹素,民眾習稱其修道者為菜姑、菜公。日治時期被視為佛教的一支派,但實際上其教義和根源都與傳統之佛教有別。 齋教係由明、清時期的中國民間祕密宗教發源而來,如「羅教」等,於清代時陸續傳入台灣,在台主要有龍華派、金幢派、先天派(奉無生老母)三個系統。日治時期統稱其為「齋教」,視為「在家佛教」,又稱「白衣佛教」,甚至納入禪宗臨濟宗一支,對台灣民間信仰之發展影響極大。二次大戰結束後,中國佛教高僧隨國民政府來台,齋教應時代而逐漸式微,轉為一般佛教寺廟或成一貫道信仰。 三、增補雪廬老人淨土語錄之緣由 雪廬老人接觸《印光文集》後,即皈依於印光大師,深入經藏鑽研佛法。來台後建立台中蓮社,特弘淨土法門,並於全台各處成立佈教所,以居士身使淨土法門成為台灣佛教之主流。一九九六年往生十週年,蓮社諸弟子從其《全集》中,選錄專弘淨土者,編輯《雪廬老人淨土選集》一書以資紀念。本文擇錄〈隨師聞法記〉,即從「修學法要」類中選出,除因指明「持名念佛」之易行大利外,更為其說:「印光祖師—我的老師教我的」,特顯此一蓮宗師承關係。 待續……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