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12 22:14:45瀏覽194|回應0|推薦1 | |
《念佛警策》白語錄 — 45 《西方合論》卷六「稱性門」 明代袁宏道 一、信心行者 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一切諸行,無不以信為正因,乃至菩提果滿,也只完此信根。一如穀子墮地,直至結穗成實,也與本來無異。又如嫩筍向上長成,其與竹本同竿。初心菩薩無不依信力而成就者,蓮宗念佛法門尤其倚信為根本。此信為: 第一,信阿彌陀佛不動智、根本智,與己無異。一如太虛(天)空般,太陽照射則明,雲掩則暗。虛空本無明暗,因雲日而使虛空如此。 第二,信阿彌陀佛那由他劫難行難忍、種種修習之事,我亦能行。何以故呢?概無始劫以來漂溺於三途,受生死之苦,或披毛戴角淪為畜生,或鐵床銅柱入地獄之門,受盡一切無益之苦。輪迴之苦皆能受之,況今覺有情的眾生(菩薩),利益眾生萬行之事哪有不能為的。 第三,信阿彌陀佛無量智慧、無量神通及成就無量願力等事,我亦當得。只因我與如來同一自體清淨性,故同如來自性方便,亦具有如是不可思議事。 第四,信阿彌陀佛不去不來,我亦不去不來。西方此土不隔毫端,欲見即見。何以故呢?因為一切諸佛,皆以法性為身土。 第五,信阿彌陀佛修行歷劫直至證果,不移剎那,我亦不移剎那,與諸佛齊位。何以故呢?因為時分者是業收,法界海中業不可得。 如是五種信解,是入道初心,信一切諸佛淨土之行。 二、止觀行者 天台宗三觀(空、假、中),示一心之利器(筌蹄),撮諸法之要領。西方十六觀,一一具此三義。《妙宗鈔》云:「性中三德(般若、解脫、法身),體是諸佛三身(法身、報身、化身),即此三德三身,是我一心三觀。若不然者,則觀外有佛,境不即心,何名圓宗絕待之觀。亦可彌陀三身以為法身,我之三觀以為般若,觀成見佛即是解脫。舉一具三,如新伊字(梵書中,伊字形由三點所成,《涅槃經》譬之如三德)。」 觀佛既爾,觀諸依正,理非異塗,廣如《疏鈔》,不能具述。知此則知念佛一聲,具足三觀。了能念之心,非肉團,非緣影,是空觀。了所念之佛,若依若正,各各主伴圓融,豎窮橫遍,是假觀。了能所絕待,雙亡雙照,是中觀。 又能念即一心三觀,所念即一境三諦。能所不二,即諦觀不二。三諦即法身,三觀即般若。諦觀不二,念佛相應,即解脫。舉一即三,如新伊字。是則念佛一聲,能淨四土,如拈一微塵,變大地作黃金,是謂法界圓融不可思議觀門。 三、六度行者 《大乘起信論》說:「菩薩深解現前,所修離相。知法性體,離慳貪故,隨順修行檀(布施)波羅蜜。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持)戒波羅蜜。法性無苦,離瞋惱故,隨順修行忍(辱)波羅蜜。法性無身心相,離懈怠故,隨順修行精進波羅蜜。法性常定,體無亂故,隨順修行禪(定)波羅蜜。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 故修淨土者,不越一行,則此六義。念念離行於施,念念淨行於戒,念念寂行於忍,念念續行於進,念念一行於定,念念佛行於智。當知離淨寂續一,必有事相隨緣而起,而皆從念佛流出。正助(行)不二,事理不二,是故念佛一行。能該諸行,以念佛是一心法門,心外無諸行故。若廢諸行,即是廢心。
四、悲願行者 諸佛菩薩性海無盡,供養無盡,戒施無盡,饒益無盡;故天親菩薩明修淨土五念門,以禮拜、讚歎、作願、觀察四種,為成就入功德門,再回向一切煩惱眾生,拔世間苦,為成就出功德門;菩薩修此五念門,速得阿耨菩提。 難曰佛及眾生本無所有,一如《淨名經》言:「觀眾生如夢所見已寤,發願利生,將無眼見空華耶!」答曰《智度論》引佛云:「無佛者,破著佛想,不言取無佛相。當知無眾生者,破眾生想,不言取無眾生相。」故《淨名經》謂菩薩作是觀已,自言我當為眾生說無眾生法,是名真實慈也。故知菩薩種種度生,是深達無眾生義。若見有眾生,即見有我,慈悲心劣,豈能行如是二種饒益之行。佛告比邱,功德果報甚深,無有如我知恩分者,我本以欲心無厭足故得佛。今雖更無功德可得,我欲心亦不休。當知行海無邊,非丈竿尺木所能探其底裡。癡兒見人指門前竿云:在天半,即計量言。從地至天,止兩竿許。佛法戲論,亦復如是。 五、稱法行者 法界海無量無邊,行海亦無量無邊。是故菩薩一切行,皆稱自性,非有非無,非行非不行。稱法自性,非初心得,非後心得。今當略出其相: 一、菩薩度一切眾生,究竟無餘涅槃。而生界不減,如登場傀儡,悲笑宛然,唯一土泥,空無所有。 二、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至地獄無罪垢,至畜生無無明憍慢等過。如女子離魂,乃至生子,而身常在母前。 三、菩薩自身入定他身起,一身入定多身起,有情身入定無情身起,如猛虎起屍,跪拜作舞,唯虎所欲,而屍無知。 四、菩薩於小眾生身中轉大法輪,燃大法炬,震大法雷。魔宮摧毀,大地震動,度無量無邊眾生。而此小眾生不覺不知,如天帝樂人,逃入小女子鼻孔,而女不覺知。 五、菩薩欲久住世,即以念頃衍無量無數百千億那由他劫。欲少住世,即以無量無數百千億那由他劫縮為念頃。如小兒看燈中走馬,計其多寡首尾,了不可得。 若證如是不思議行者,一念中三世諸佛淨土,攝入無餘,是謂菩薩莊嚴淨土之行。以無思智照之可見,非情量所能猜度,何以故?自性超一切量故。 (淨域 2011.02.12) 註: 本文乃袁宏道所著《西方合論》之第六卷,全文共計十卷,論分「剎土、緣起、部類、教相、理諦、稱性、往生、見網、修持、釋異」十門,乃為介紹淨土的主要論著。 袁宏道(1568-1610年),明代荊州公安人,萬曆二十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主事、稽勳郎中等職,著有《袁中郎集》。與兄宗道、弟中道並有才名,人稱「三袁」。在文學上,三袁盡收李贄與徐渭的觀點,反對王世貞、李攀龍等人之擬古剽竊,主張重性靈、貴獨創,所作清新趣盎,世稱「公安派」。 宗道(1560-1600年)萬曆十四年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春坊右庶子,著有《白蘇齋集》。任東宮講官時,生活「省交游、簡應酬」,辦事「雞鳴而入、寒暑不輟」,以致積勞成疾。他的清廉,去世時連買棺回里的錢都沒有,後由朋友捐助及賣盡書畫始成。 中道(1575-1630年)萬曆四十四年進士,歷任徽州教授、南京吏部郎中等職,著有《珂雪齋集》、《游居柿錄》。他不但發揚「公安派」主力袁宏道的反復古理論,更將其理論詳細補充論述。 宏道是三兄弟中成就最大者,任吳縣縣令時,僅二年就使一縣大治,離職時還借錢濟苦。宰相申時行讚嘆說:「二百年來,無此令矣!」明代自弘治到萬曆中期,王世貞等七人相繼統領文壇達百年之久,他們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之復古,三袁勇於革新文學,糾正過往「前後七子」盲目摹古之風,為文壇帶來了生機。 三袁同胞在學術領域上相互影響,乃是中國文學史上絕無僅有的,因此有「一母三進士,南北兩天官」之說,其文風甚至影響了近代的五四運動。三兄弟不僅文名卓著,為官也清正廉潔,官場到頭只落得兩袖清風。
下接第46文〈紀夢〉 http://blog.udn.com/huagong0501/4880068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