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語釋 16、廣陳依正以啟信 之一
2015/09/17 12:05:31瀏覽163|回應0|推薦0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語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參、正釋經解

二、正宗分

()廣陳依正以啟信 之一

 

    信願(是慧)持名(是福),為本經(《阿彌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西方四土),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三輩九品),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一如目足並運(福慧雙修)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眾生(眾緣和合而生者)是能受用人,等覺以還()皆可名(謂之眾生)。今且約(就著)人民而言,可以下下例(作代表)上上。娑婆世界苦樂雜陳,其實(本質上)苦是苦苦,乃因身之苦樂與心之憂喜,久受壓逼所致;樂是壞(假變)苦,只因快樂的時間不久住。非苦非樂是行苦(從生至死無暫停),乃因性遷流(心不能常保)之故。彼土(西方四土)永離三苦(苦苦、壞苦、行苦),不同此土對苦之樂(苦樂是相對的),乃名極樂。

 

    一往(大概)分別(淨土與娑婆),凡聖同居土五濁輕(帶業往生見思惑未斷,仍有五濁),無分段(生死輪迴)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但受用不病不老、自在遊行、天食天衣、諸善聚會等樂。方便有餘土體觀巧(已斷見思惑,了悟體性萬法皆空),無沉空滯寂(小乘人執空,常在定中不起作用)之苦,但受用遊戲神通等樂。實報莊嚴土心觀圓(空假中三觀,一心三第圓融,一法即空即假即中),無隔別不融(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之苦,但受用無礙不思議樂。常寂光淨土究竟等(四土最高者),無法身滲漏(真如本性上的妄想執著未斷淨)真常流注(止於真空常寂,法性之病)之苦,但受用稱性圓滿究竟樂。

 

    然而凡聖同居土的眾生,因持名念佛之善根福德與佛相同之故,得以圓淨四土,圓滿受用諸樂。復次,極樂世界之最殊勝處,不在於上三土,而在同居土。良以(實在是因為)上之(對上),則十方一切佛剎的同居土,皆較西方同居土稍遜一籌,對下又可與此土(娑婆)較量。所以,凡夫老實念佛,縱然業報未現前,仍可從容優入淨土,橫超四禪八定,而度越生死輪迴。佛說苦樂,意在於此。

 

淨域 2015.09.17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語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參、正釋經解

二、正宗分

()廣陳依正以啟信 之二

http://blog.udn.com/huagong0501/30738073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gong0501&aid=3053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