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21 16:04:55瀏覽1702|回應0|推薦3 | |
永和、舊事、二三 中正橋的演變 但是,中正橋有古今的二座,而前後的這二座橋,只是“位置”接近而已!
有橋之前,這裡的過河條件是渡船。
老渡口的位置,相當於今天廈門街和牯嶺街口的中間,這裡的水位較深;到了師大路的河岸區,水位淺而水底石灘較多。 之後在今天廈門街的位置建川端橋取代河渡。
“川端橋”是日據時代建的小橋梁,由廈門街直通永和路,當時的橋面離水高度小,登橋的坡度就小,因此橋短引道也短。 (地方誌以及其它博客文章,因互相引用而多誤為“建造二線道的川端橋”,其實二線道是之後的事!) 1949年,“川端橋”改名為“中正橋”。四年後,對橋面做了一次加寬工程,而成為之後所說的二線道橋梁。
當時,新店溪的航道也只有載運砂石,和簡單網魚的舢板船在使用,碼頭在今天秀朗位置的河岸邊。
(1960年以後,這些行業的人才完全的在這個區域消失) 1960年以前,從廈門街口到牯嶺街口的中間這處北河岸,岸邊經營的有“茶座”和“游船出租”,是欣賞夏日河景、古橋、落日的好地方。
如果要硬拗「網溪泛月」如何,那是對老中正橋的模樣沒概念!
如果忘記“中正”而去想像“川端”,想像沒有樓宇只有竹林的廣闊河灘,想像清澈流水上的古橋燈座,那麼網溪泛月的景象,也就因為有了想像空間而明白了。 但無論如何。當新中正橋開始興建的同時,這些茶座和游船也因為同時的河堤興建、河岸工程而消失,要再去談論“網溪泛月”也就毫無詩意了。
至1960年,由於永和的人口增加,永和往台北的公車,也從只有一條5號線,增加到三條路線;同時間,政府在決定全面征收三輪車,輔導轉業或補貼購置“裕隆青鳥”計程車的同時,也決定了將原來日據時代興建的老中正橋完全廢除,並往下游位置挪了約20米,另行興建4線道新橋。
新橋興建的同時,由工兵部隊架建臨時性的“鋼架浮橋”維持台北永和間的通車,人走在浮橋步道上,還可以透過網狀鋼板的橋面看見橋下流水。
(工兵架建的浮橋,橋面離水高度只有1米左右。)
之後,在1972年,再對新中正橋進行了複雜而大規模的擴建計劃,對橋的主體增加了二側的慢車道及階式的人行道。
新擴建後的中正橋,在台北市端,是由討論多年的,從重慶南路以高架方式上橋直通永和,並對與中正橋垂直交叉的環河東西二側的環道,增加出入中正橋引道。 而在永和端的上橋引道則做肚狀擴建,設收費站,同時在永和的下橋口處,增加往中和方向的堤防道路出口。 但因為永和新引道的用地擴大,與二位名字中都有“讓”而實際互不相讓的國黨“大人”發生利益沖突,而造成了永和端引道必須二次彎曲才接入永和路的現況。 從地圖上可以明白的看出,中正橋的建橋位置變化和道路間的關系,也還可以找到“永和路二段”這段如同盲腸般被遺留的老中正橋引道位置。
。網綕,這玩意兒甚至比不上稗官野史,至少野史書寫的人,還是要經得起考證,之後他的野史才能有相對的公信力,但是網址不需要。 拿了“未經考證的文字”當做半衙門的“文史”文檔,這個事情本來就需要謹慎,而大方的將它再轉移給一個另“正衙門”,想來是更不會有心去考證了。
然後,可能教科書上的每個字,也都因為文檔出自“正衙門”而都“據實引用”,終而成就為“新歷史”!
。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