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21 15:50:39瀏覽1708|回應0|推薦3 | |
永和、舊事、二三 光復街和竹林路的互動 從早期的歷史中,自平埔族原住民的“秀朗”“溪洲”“潭墘”,這些延續到今天的地區名稱,也可以臆測當年的河灘狀況。 (那麼,平埔族原住民又為什麼會消失的?現在又去了哪裡?) “地方誌”官網上寫的:“外省政治移民”,用詞果然耐人尋味! 反正事實上就是1949年開始,遷台的政府有“意圖”的將一些特定階層的“政治移民”,安置在了竹林路前段的地方。 選在這裡,首先是要利用和改變永和澤地對台北市區的水文,而竹林路地理空曠,前段的地勢相對較高,而從竹林路轉出上“老中正橋”,坡度有限,過橋沒幾里路的,就到了中正特區范圍,是三輪車階層的適度距離。 竹林路的安置特徵是明白的,這就讓許許多多,包括了1949~1951逃兵脫隊、今天可能都早已做古的“老會仔”,可能單槍匹馬,也可能是攜家帶眷的也往這裡依靠謀生。 竹林路的建築用地都是政府規劃的,而“慕名”或“投靠”而來到永和謀生的老會仔,他們就得自己想辦法“落地”,所以他們看上了竹林路北到中正橋下的這塊荒灘區域,那裡多的就是颱風季必須淹水的空白灘地,而除了建橋前的河渡外,早先的永和在地人是根本就不會經過的,更別說是在那兒居住了。 老會仔就在那塊荒灘地上,自己搬石頭圈地,自己釘板子建屋的在永和落腳,成為了“外省外來人口”超過“本省、本地人口”的台灣第一個市鎮。 這些軍伍下來的老會仔真的憨直,1958年的移置調查,說明這些人當年所圈的地都是有限的“小地”。 落腳之后就是謀生,而依靠了竹林路就必然有謀生的條件。 所以當年的三輪車夫、家管、保姆和廚子之流的,都是這些人。然後就是路邊小攤、小店的,餵飽別人的餵自己。 當年的“光復”街,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命名”,而且興盛起來的,甚至連妓女的交易,可能全台北地區也數這裡最多。 因為這裡付的起錢的光棍也最多!
(即使是南京東路、中山北路交叉的黃金地段,當時也還是“璢公玔所灌溉的農地。) (當時的光復街,基本上都是違章建築式的“平房”。颱風夜裡,居民會先將貴重物品放在桌子等高處,然後“待命”。可能是白天,但更可能是半夜,當裡外開始淹水了,人們就得涉水,甚至摸黑的向頂溪國小“轉戰”,可能還得在教室民宿加野炊的!) (新店溪,或許早已沒有人記得,在那個沒有河堤、沒有水壩的年代的亁旱季節裡,是有機會徒步涉水穿越過河的,位置就在今天的永福橋附近。) .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