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15 00:03:52瀏覽685|回應0|推薦2 | |
縱台灣千里 麵牛肉百碗 ——2 很難嚴格的去考証台灣的牛肉麵是從哪裡,或是從何時開始萌生的。 能確定的只有一件事:是移居台灣的“外省人”搞出來的名堂! 目前比較傾向的一種說法,是“名人”的“權威說”. 他們認為台灣的牛肉麵是從台灣的岡山開始衍生,但事實上,台北的虎林街或是永和的光復街衍生的時間更早,而其解釋則更符合傳統牛肉麵的各方面。 說是從岡山開始衍生,主要是依據“岡山是台灣有名的豆瓣醬衍生地,特別是辣豆瓣醬,台灣各地無出其右”。因為岡山地區當年的移居人口中,有相對較多的四川人,辣豆瓣醬就是從這些人手中出來的。 權威說認為是他們之中有人將辣豆瓣醬,依據四川人燉牛肉的方式加入麵條而衍生出今天的台灣傳統牛肉麵,並且從岡山而廣泛的流傳全台。 用以佐証的,就是今天的台灣傳統牛肉麵特色,其中牛肉湯的料理,就正是完全基于豆瓣醬而發揮的。 另一個說法主張是從台北衍生的,是因為麵店攤的衍生和豆漿攤,是在同一個萌生時空及背景條件下。 1949年的虎林街,它是當年主要的軍眷安置區之一,想當然的,那就是“外省人”的聚集地;同時間的永和光復街,則是當年中正橋下的“外省人”聚集區。而光復街聚集區的萌生,則是依靠了相鄰二百公尺的“竹林路”這個“特區”的定位。 在光復街的外省人,是有車階級,竹林路的也是; 不同的是,光復街的車是計價收費的三輪車,所以這個階級是三輪車伕,是苦力。 而竹林路的“車”,則是色彩鮮亮的私人三輪車,車主中包括了每天要去“中正特區”上班開會的有力人士,而幫他們踏車的,甚至包括了幫他們管家、燒飯、當佣的,則都是住在光復街的那一群。 所以每天早上,從光復街口沿著中正橋下來的那個大路彎,就全都是攤販。路邊全都是腳踏車和三輪車,都是吃早點的;到了中午,那就變成了麵點攤的世界。 這就是“永和豆漿”的起源。 時間是1950年代初期。 在同時間,虎林街地區雖然沒有那些“中央有力人士”加持,但由于幾乎都是外省人的生存空間,因此而衍生出相同的豆漿早點和麵攤的天地,有多少當年的軍眷,就是在這樣的生計上一路走過來的。 只是條件背景不同,虎林街的發展,在眷村遷移分散之后,雖然沒有再延續它的早期特色。但是今天,它卻是大台北地區最成功的黃昏市場! 在1950年代的中期,路邊的麵攤是以陽春麵、麻醬麵、大魯麵為主,也有的會帶上榨菜肉絲麵;加上水餃,道地手工的白菜豬肉水餃;在麵、水餃之外,必定搭配了有“滷菜”。 在這個時期,麵攤幾乎都是“老會仔”主持的麵攤,就如同這個時期的三輪車伕也都是“老會仔”為主體是一樣的理由。(“老會仔”:特指上了年紀的外省男人。) 所以當年的滷味特色也是很外省的: 基本三件是:海帶、豆干和滷蛋; 然後必需要有的是:花干、豬耳朵和豬頭肉(通常就是一整付,連耳帶嘴的。); 有名堂的再加上:牛腱肉、沙肝、毛肚和百頁牛腸。 在這個時期,“大同電冰箱“還不是一般人的家庭設備。 所以“滷味“的存在,正是因為它的符合沒有冰箱的那個年代的條件,而不是噱頭。 因為要有滷味,所以滷味的維持就必須要具備滷鍋的技巧。滷其它東西的滷鍋容量大而粗糙,滷汁鍋未必能重複使用,而滷牛肉和牛內臟的滷鍋,不但容量相對比較小而精緻,並且是可以保持的。 竹林路的客人則會要求比照“蓋澆面”的模式,將切片的滷牛肉直接佈在麵條上再澆一點滷汁的;三輪車夫則會在喝完一杯酒以後,連同剩下的滷牛肉切片和盤裡的滷汁,全倒進麵碗裡,甚至再要老板加勺一些滷汁,這就是台灣牛肉麵的濫觴。 因為有這樣的客戶存在,當時的麵攤中就出現了專鍋滷牛肉,再進而形成特定的紅燒牛肉湯加麵,而定型成為今天的“傳統紅燒牛肉麵”。在哪個年代的滷鍋,基本的通用料理主件是豆瓣醬,而不是辣豆瓣醬。 這個說法比較認同的原因,除了脈絡清楚外,條件和背景則更符合事實。 因為早在1950年代中期,在虎林街和光復街口確實已經有了牛肉麵,包括了滷牛肉切片式的蓋澆形態和紅燒式的湯鍋料理牛肉麵,而在同時間,岡山的豆瓣醬還並沒有全台成名。同時,岡山的牛肉麵也並沒有在早期就形成特色,反而是岡山的羊肉很早就成名! 另外一個明確的事實是:早期台灣的牛肉麵,只有“清燉”和“紅燒”二種;直到今天,牛肉麵的主流,也依然是這二種。至於麻辣式的? 道地的麻辣醬,只知道有個師傅是另外的勾一勺到麵湯裡,賬單加十元! 而在〔白面+湯〕的碗裡撒幾片麻辣牛肉片,豈不正是“西北外省”至今依然的處理方式!而在台灣,自紅燒的牛肉湯加麵成為主流以後,蓋澆式的滷牛肉切片牛肉麵就消失了。 台灣牛肉麵,自始至終,從來就沒有呈現過真正意義上的“川辣”! (今天大陸的紅燒就幾乎是指的麻辣,而台灣的紅燒自始就與麻辣無關。) (光復街口的食攤消失,是因為1959到1960年的三輪車征收輔導轉業、以及台北新店溪二岸興建河堤,將光復街的腹地完全的劃到堤外,光復街口的攤販也就給徹底消除了,但是同時,也促成了中正橋下來,從竹林路到光復街口的“永和燒餅豆漿”全部店面化,當時的“四海”、“中國”、“世紀”、“世界”的以及對面的文化街口夜市,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單從這些豆漿店的取名,就可以感受到當年這些“老會仔”的心。) .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