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工膝關節置換 的三種模式
2018/08/15 18:32:32瀏覽829|回應0|推薦2

.


人工膝關節的置換手術,現行的是二種模式,第一個模式是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而這種模式又有二種結構形式,一個是上下骨含墊片的大關節結構,另一個是偏向下結構的中度模式,這種形式的上結構較小。

第二種模式則是人工半膝關節結構,它還有個美麗的名稱叫:“英式活動半膝”。這個模式是基於半月軟骨有內側和外側的各一片,而從傷害的比例來說,內側的一片受到損傷的機率遠大於外側的一片,因此,也就會考慮到只針對受傷的半膝部位來做置換手術。


理論上,置換半側的膝關節手術是最有利的處置。
理由在二個方面,除了手術的規模及受到手術的範圍最小以外,同時更牽涉了膝蓋結構的奧妙。

既然半月軟骨有著內外的二片,那麼牽制關節動作的拮抗組織機構也就有著更為複雜的物理表現,當採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時,不論其是大關節式的或是縮小上結構的中度結構式的,醫事技術對於膝蓋肌纖維的拮抗協調,所能做的調適是有限的,因此,單就全人工關節而言,也就難以完整的達成先天的全膝動作程度。
而如果是採用人工半膝關節,因為只對受損傷的半個部位進行置換,理論上,這樣可以保留原始膝蓋結構的大部分組織和功能,所以是較好的方案。

但是在這裡存在著一個因人而異的後續存疑,也就是因為這個疑問的限制,而使得人工半膝結構的採用,必須做更謹慎的適用評估。

其原因是在於手術後的半側“機械結構”,其與同時存在並共同工作的原生半膝之間存在著對比差異。首先,這個差異就會造成與原生狀態不一樣的作用力反應,其次是安置這個結構的下腿骨,因為必須承受運動過程中的作用力,既然這個作用力能夠造成原生半膝的損傷,當然也就表示了植入的半膝也將承受同樣的作用力,但是人工半膝關節的下結構是“崁入式”在下腿骨,而不是全結構形式的“包覆式”,因此在崁入位置的骨質部分,就要足以承受崁入裝置的“運動”,其作用力將類似“楔形”的切入。因此,受植入的腿骨骨質條件,就成為手術後是否能長期維持的決定因素。

當人體老化開始之後,骨質的弱化在絕大部分的人體上呈現,那麼,平均參考值的“50歲”,就“大致上”的成為了人工半膝手術是否適用的第一道門檻。

第二個則是運動能量的背景,對於一個運動量很高的人來說,它也就是說半結構對下腿骨的作用力,有著更大範圍的變動和幅度,那麼下腿骨的骨質結構,在應力下也就有著產生損壞的更大機率。

不確定的因素是內分泌,在這裡主要說的是甲狀腺功能。到目前為止,還沒能搜索到和骨質相關的內分泌資料,但是從醫學上對甲狀腺已知的功能,以及已知的病例,可以懷疑甲狀腺與骨質有關。

除此之外,對於必須接受手術的病患,當其身體狀況具有一般良好的條件時,“人工半膝關節”應該是可以優先的採用考量。


相對於健康體壯的膝蓋受損病患來說,老齡人口的膝蓋問題其實都是基於“老化”。老化有二種情況,其一是“骨質”的老化,其二是表層的磨損。
對於眼下日益增多的老齡病患來說,如果已經到了必須採取手術的手段來改進狀況,首先,“人工半膝關節”手術這就不必列入考慮,因此能考慮的也就只有“人工全膝關節”的置換。


就物理醫學的角度來說,因為大腿骨接觸面承受作用力的條件,相對於小腿骨來說,具有較大的承受能力,因此,在髖關節和裸關節都正常的條件下,理論上是採用“中度結構”的“人工全膝關節”為優先。

理由在二方面,其一是中度結構的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範圍較小。因此包括了手術的時間,病患的恢復時間和復健的全程,在各方面都優於大結構式的人工全膝關節置換。
其次則是術後的復原程度。中度結構的全膝,因為上結構的限制範圍減少,因此對於肌腱可以做相對較大的調適,使得復健後的小腿折曲角度相對更大。

但是,必須強調的事實則是,截止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的學術或是醫事追蹤來證實這些“學理”,也就是無從列出實際的數據來證實大結構式的人工全膝關節與中度結構的全膝關節之間的長期術後差異,因此能夠確實知道並且證實的,也就只有上述的二項 “眼見”。


但是,一切中的一切,這都是“手術”,置換的都是“人工的”。回過頭來看,這裡或許還存在著第三種模式。

膝蓋痛?真正應該優先考量的問題,應該不是“要採用那種手段模式”,反而應該是:“是否已到最後關頭”?
請不要忘記人人都會掛在嘴上的“天然へ,尚好”,人人都會在“事後”說的“千金難買早知道”,反正事實就是老天爺給的膝蓋就是“尚好用”!

半月軟骨破裂,這是絕大部分非老化病患的通例,在這個病況下,病患是否確知破損的範圍比例?當大夫建議做“微創”來對待時,大夫是否明確的告知了碎片清除之後的“可能狀況”?
特別是清除之後是否將導致膝關節置換的必須?

而膝關節老化,這幾乎就是所有老齡人口在骨科門診的唯一,病患是否有任何可以參考的量化數據,醫事是否有任何可以判別“必須手術”的依準?

如果都沒有,那麼回頭來看,病患是否可以自己先做自我判定,用最嚴格的模式來決定所能承受的水準,當一切都確定為“不能”,再去決定手術。
這麼做,對於膝蓋而言,能有什麼新損傷或是差異的增多?
如果沒有,那麼先回家,用走路的,然後坐在客廳自我復健,之後再走路出門,再回來做復健動作,給自己至少一個月的時間去惡鬥,然後看結果。

請記得,這樣做,即使是只有一個月的時間,至少在這一個月之內,依然擁有老天爺所給與的原生膝蓋,它的精巧和完美,是人類的有限智慧至今無法匹敵的。而在另一方面,也請記得老天爺並沒有那麼絕情,就當做是神愛世人吧,天知道會是誰有那個狗屎運的,復健成功。
但至少,在病患“必須”置換人工膝關節的“判決”下,多走這一個月的“惡路”,最壞的情況也只不過依然是“置換”!

但是反過來說,復健?這反而不是神話,而是四周並不缺少的實際案例,更是大夫醫德的具體表現。
所以,這第三種模式,就是選擇“天然へ全膝”,藉由“復健動作”來和老天爺祈求

至於玻尿酸,那是止痛的範疇,而不是“復健”,打了玻尿酸卻不告知復健動作,那是“總會等到你”;而口服乃至於外抹的藥膏,那是台幣貶值而不是跌打損傷。

去聽聽大夫的建言吧,如果門診大夫不告訴你“復健”的動作,而只有“止痛藥”,請換一個大夫再問問看。

然後,再來決定手術。

 


.
-----------------------------------------------
堅持復健優先,另外的潛在利益則是“多一些可期待的機會”。

對於膝蓋的老化,雖然眼前的唯一對策是人工膝關節置換,但是,至少,還有其它的已知對策正在“實證”的過程中。

醫學說明的是半月軟骨的不可逆性,以今天的醫學能力來說,老化的膝蓋也還沒有任何已知的改善途徑,但是同樣存在的事實則是“刺激”的可能,採用的是類似PRP的手段,但是其間加入了刺激因子,因此而能在骨質的表面產生類似的韌層結構,達成“恢復”膝蓋功能的目的。

雖然這個模式還不被確定,包括了其手術的安全性和長期的功能維持,但是至少,這是在人工膝關節之外,正在進行中的其它恢復手段的嘗試。

但是,同樣的是從醫學角度來說,不管所可能研究和採用的是何種模式,它都做不到“無中生有”,這也就是說,如果已經清除了半月軟骨,或是對腿骨的接觸端做了手術切除,在這種不可逆的狀況下,將使得任何“刺激的”手段,都失去了可以作用的對象。

準此,所衍生的另一個發展可能,就是“量身定做”式的下一代人工膝關節。

理由是每一個人的骨頭都不同,膝蓋形狀也不同,但是今天所用的“零部件”卻是“標準化”之下的,也因此,就不可能期望每個人都有著相同的術後結果。但是藉由AI及3D列印的技術發展,下一代的人工膝關節就極有可能發展為手術前的量身定做,藉由對個別患體的植骨條件配合,讓手術完成後的膝蓋總體結構,與損傷之前是完全一致的,而能達成最完美的置換目標。

想想汽車進原廠維修時的更換零件,就是那個意思。




.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ueh1951&aid=11419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