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2/11 21:05:56瀏覽2557|回應1|推薦11 | |
生命的過往一如潮汐,彷彿相似卻終究不同,經年累月凝聚而成另一幅景緻,迥別於其原初之樣貌。回首前程,不免驚顫於平凡生活中點滴捐輸之橫亙攔截,竟塑成今日之我。 大學畢業前我訂了婚,不久就步入禮堂,接著兩個孩子相繼出世,我快樂地相夫教子,生活中不免困頓,卻總不失盼望。兒時的夢想轉眼成真,幸福彷如空氣四圍環繞,我似乎一無所缺,卻總在夜闌人靜時若有所失。 三十歲那年我開始追憶昔日,嘗試藉著整理過去,企圖找出未來的方向。我感謝在人生旅程中曾助我一臂之力的至親師友;我思索分析自己生命的總總,並請教聆聽情如姊妹之好友的解說與建議;我讀書、寫作,並預備試試研究所。然而隨著春光乍現之喜悅蕩漾心懷的,卻是隱約知曉的茫然。我無法全力以赴,卻又遍尋無路。就這樣十年光陰匆匆而逝,我們全家搬到新加坡。 就在異鄉的哲學課室裡,在第一份作業的十一個問題中,我看見那條遍尋無處的路就在心底悄然展現,我決定選修該課程。一個學期下來,我得到前所未有的幫助。我很清楚的知道,不是課程本身指明出口,是老師所用的方法,使我有機會對自己的生命與能力,進行深度的剖析使其呈顯出來,同時獲得肯定與欣賞。我非初次獲得他人之肯定與欣賞,但卻是首次對自己生命、能力之被肯定與欣賞,有與對方同步甚至超越的清楚認識。 在那半年裡,我每週要讀四十至六十頁不等的書,然後用自己的話寫成六百字的內容大綱,再把它濃縮成二十個字的中心思想,另加上對每週指定的思考題,寫一至二頁的反思、回應、解釋與分析。我最喜歡做的是思考題。每次寫時,常對孩子們說︰媽媽好像在玩遊戲!女兒有時看見我埋首案前,也會很自然的問:媽媽,你又在玩遊戲了嗎? 在這一段期間裡,我也花了很多功夫去思考自己生命的糾結處。我努力將哲學所學得的知識運用在我的生活上,深信知識若非經此轉化,將永遠外在於生命與生活,同時知識所能帶給一切生命的能量,也終將不得其門而入。當那一學期結束時,我有著雀躍之情塵埃落定的肅穆,也有著對神對人無限的感恩。 我一共花了四年半完成學業。在我廢寢忘食專注於學習之際,女兒的身體也日益衰弱,先天性肌肉萎縮症導致她終於不能走路。每一學期的開始,我都不知道能否繼續下去。最後一個學期還差六週,女兒的醫生宣布她需要立刻開刀,以免脊椎彎曲壓迫心肺。我們決定帶女兒回台灣再作檢查,回去前我向院方請求特別寬容,以論文報告代替上課。但就在飛行途中,學校已經開會通過,若我缺課超過兩週就必須遵照規定延遲畢業。還好女兒的主治醫生及骨科主任檢查後說,等六月再回台開刀應沒問題。我終於如期完成學業,並在第二年搬回台灣。 在畢業年刊上我這樣寫著:熬夜讀書趕功課,洗衣煮飯談心事,交織四年半,一體共成長。回首既往,是哲學的第一堂課-雖然那並非是我的必修科目,使我下定決心要讀完它;是讀完哲學使我有自信,知道自己必能拿到學位,因而不畏艱難奮勇向前,在四十歲前後重作學生,開創出生命的另一向度。生命誠然非由一朝一夕所決定,然而若非在那一個時刻去旁聽那一堂課,我不知還要摸索多久,才會認識自己更本質的層面。人生能擁有如此寶貴的轉捩點,一生無悔。 附註:這篇文章是為參加讀者文摘2003年1月徵文比賽而寫的,同年5月公佈得到佳作,領得港幣五百元。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