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2/03 01:30:32瀏覽2508|回應1|推薦5 | |
清水岩的山景一直讓人覺得平實而又親切,就像母親的懷抱。當你傷心,最想投入母親的懷裡訴說;當你有喜有慶時,又是那樣急著要母親分享;母親平實而不穠艷,清水岩親切而不絕塵。清水岩,不是金碧輝煌的觀光名刹,沒有潔淨的大理石地板,亦乏聳天的龍柱、高啄的簷牙,更少金箔、亮片,他只是一座古廟,不會積極勸人改過、向善,只是穩穩實實坐在山村裡,坐在我們內心深處,隨時在我們落淚時給我們安寧,給我們撫慰,偶爾也重播我們在清水岩跑進跑出,自幼及長,幾次不同的笑聲,總讓我們想起母親和溫暖…… 沒有去過清水岩的人請舉手,在朝興村是不會有人舉手的。襁褓中的嬰兒,父母會抱著他去;剛剛學走學跳,姐姐哥哥、叔叔姑姑,會逗著他去;上了小學,最是興高采烈,第一次遠足,雖然沒有「謝謝」、「乖乖」,仍然興奮得天未亮就吵醒公雞催太陽起床,目的地:清水岩。 初中高中,郊遊踏青──清水岩。 情竇初開,約會談心──清水岩。 喪志失戀,解憂消愁──清水岩。 沒有去過清水言的人請舉手,在朝興村是不會有人舉手的。 去過多少次清水岩?沒有人能記數,多去一次就多一次發現,可以在山前廟後瀏覽徜徉,也可以深入山後,山後更開闊,多少的曲徑、落葉,多少的山阿、蒼翠,多少年來一直等著我們,等著我們去走踏!不論是嬰孩,或者正在戀愛,甚至於老耄十分,不論信不信佛,向不向神明祈禱,清水岩一直以古樸接引我們。 從山腳路轉入向山的小徑,不用十分鐘就會發現「清水春光」四字,敦厚的筆劃勒在一塊古拙的碑石上,不必懷疑,這正是彰化八景之一──「清水春光」,此地已遠離社頭車站約 清水岩,建於乾隆初年,《彰化縣志》說:「岩左右,青嶂環繞,樹木陰翳,曲徑通幽,邱壑之勝,恍似圖畫。春和景明,野花濃發,士女到崖野覽,儼入香國中矣!」依稀可以想見春濃之日,滿山野花遍開,士女往來穿梭的勝景。詩人到此,另有所見,昔日彰化會魁黃驪雲即曾以〈清水春光〉為題,寫了一首七律,山景之外更有溪水的聯想,令人不能不為之心動: 到處尋春未見春, 原來春在此藏身, 山都獻笑齊描黛, 溪但浣花不著塵。 竹響又喧歸浣女, 桃開慣引捕魚人。 仙岩清水傳名字, 果有香泉似白銀。 最是讓人欣羨:「溪但浣花不著塵」。不說近年來受到嚴重污染的台灣山溪,已無多少清水可觀,即使數十年前,「不著塵」、「但浣花」也足夠引為人間仙境了,此句一方面呼應了最後兩句的「清水」與「香泉」──「不著塵」之水必清,「但浣花」之泉豈有不香之理?一方面更有「歸浣女」與「捕魚人」的延伸,「竹響又喧歸浣女」,幽香隱隱,令人遐想,「桃開慣引捕魚人」則使人凡念俱消,頗思離塵而去,你說「春」能不在此藏身嗎? 不過,我總覺得《彰化縣志》裡的清水岩太過穠艷,不似山寺,黃驪雲的〈清水春光〉又太陶淵明,不似人間!我們從小叩訪清水岩,清水岩的山景一直讓人覺得平實而又親切,就像母親的懷抱,當你傷心時,最想投入母親的懷裡訴說,當你有喜有慶時,又是那樣急著要母親分享,母親平實而不穠艷,清水岩親切而不絕塵,如果你已搭上彰化客運從員林開往田中的車子,慢慢就會體會出那一份親切! 沿途,路隨山勢而轉,車隨三級柏油路而顛簸,堅韌的樹葉從來不抵抗灰塵,依然墨綠迎人。這一切,就像你在台灣任何一條山區道路可以看到的一樣,一樣的彎道,一樣的坡。 一樣的樹木,一樣的人情。你只要輕輕告訴司機:我到清水岩,就可以放心欣賞窗外隨時變換的景致,有時紅樓,有時灰瓦,轉彎後往往可見三、四隻閒蕩的土雞,過橋時則是乾涸的山溪,也有砂土,也有大石,無所事事。路的兩旁不外乎綠樹與人家,斷斷續續,連成一體。 過了朝興村,上了慢昇坡,你會發覺人家少了,綠樹也少了,眼前突然呈現不曾有的山石,累累不盡,路最低的地方以水泥鋪成,是山洪洩下的孔道,這裡就是「許厝寮」,民國四十八年一場八七水災,在這裡不知沖毀了多少的山園和人家,那年我們剛從小學畢業,剛背會李白〈將進酒〉的第一句,就看見「黃河之水天上來」,一下子撞進我們的家門,恐懼隨著洪水挾著泥沙突然升至胸口,我們站在八仙桌上,隆隆的山洪不停地在屋內屋外洶湧,雞不飛,狗不跳,豬隨著柵欄捲入萬里濁浪中,我們不知道什麼是方舟,有的人因此「奔流到海不復回」,有的人僅僅露出一隻手在洪水去後的泥沙上,這是許厝寮一頁悲苦的記憶。二十多年來一直冷寂肅殺,最近才漸漸又有了生氣,新的鳳梨園栽植起一片酸甜來了,新的養雞場終於咯咯下蛋了,這就是台灣人,再多的砂石瓦礫中,仍要重建起新的家園! 許厝寮站過後,下一站會是蛺蝶嗎? 是的,下一站,下一站我們就要下車了,站牌上清清楚楚寫著「清水岩」,下了車,向東順著林蔭山道,直走到「清水春光」勒石處,當你第一眼看到清水岩,不禁脫口而出:多麼親切!多麼慈祥!你不必驚詫於傖俗的紅柱金龍,也不必為了暴發戶似的粉妝玉琢而無奈,這裡只有古樸的唐山來的原木,老式的窗櫺和木門。不驚,不迷,慢慢地卻會愛上這一份笨拙的古意,當你不經心地往四周一看,甚至於從牆縫中伸展出來的青苔,都那樣惹人愛憐。 山寺前面一片廣場,足夠追逐喧鬧,寺後是山,山側一彎蜿蜒的小徑,可以踏著厚厚的落葉隨山升高,也可以沿著小徑循鳥聲入幽。稍遠處,自南而北,一道堤防依山迤邐,這是八七水災後所建,洋灰已倉黑,青苔、蔓藤逐漸攀爬其上,隱然化入山勢而不覺! 從小,我們喜歡來這裡徜徉,樸實的山,樸實的古剎,自自然然,忘記人間多少虞詐,彷彿我們也隱然化為山勢而不覺,不覺隨著山呼吸。 隨著山呼吸,好像隨著母親牙牙學語。 清水岩,不是金碧輝煌的觀光名刹,沒有潔淨的大理石地板,亦乏聳天的龍柱、高啄的簷牙,更少金箔、亮片,他只是一座古廟,不會積極勸人改過、向善,只是穩穩實實坐在山村裡,坐在我們內心深處,隨時在我們落淚時給我們安寧,給我們撫慰,偶爾也重播我們在清水岩跑進跑出,自幼及長,幾次不同的笑聲,總讓我們想起母親和溫暖…… 清水岩有幾副對聯值得深思: 「清境異常走馬來時春滿客/ 水天一樣拈花溪處佛如生」 「清不沾塵景色晶瑩/水能益智神機活潑」 「清比壺冰纖塵不染/水融鏡月滿眼增光」 「清靜無囂陶情淑淨/水流不息往過來追」 走出清水岩,左轉往東走,有一條小徑長約四、 即使「九彎十八拐」尚未開發,社頭地區的人早以觀音山五峰作為健身休閒的好處所。觀音山五峰,號稱五峰,其實只有四座山頭,分別是一峰、二峰、三峰、五峰(我們不喜歡「四」這個音),登山步道長約 山腰處是長約七、 山腳路「清水岩」候車站牌往南走 (改寫爾雅版《扁擔˙父王˙來時路》中的〈清水岩〉)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