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跳脫扁式悲情 期待台灣和解
2006/10/30 18:54:26瀏覽255|回應0|推薦2
陳芳明:跳脫扁式悲情 期待台灣和解
【聯合報/記者 黃雅詩】

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長 陳芳明

「族群問題好像苦惱了我一輩子。」曾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的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長陳芳明,是黨外時期推動本土文學的重要旗手。明年即將邁入甲子之年,他回頭省思半生投入的本土研究,感慨地說,「威權已逝,讓本土的意義釋放出來吧!」

窮半生之力思索的族群問題,陳芳明有相當深的感觸。他說,「阿扁把本省血統等於本土,把認同本土就是認同阿扁,這種太簡化、沒有論述基礎、思想貧乏的說法,應趕快過渡掉了!」

一碰到選舉 就炒族群議題

以下以第一人稱記述:

年輕時教育分本、外省,我本認為族群問題會隨民主淡化,但我發現不是這樣,民進黨執政六年只要碰到選舉,族群議題就一再被炒作。

本土意識會不斷被燃燒,是因民進黨清楚深綠選票最壞也有十八趴,不願放棄,燃燒方式則是制憲,讓深綠精神大振。

但民進黨不該用煽惑台灣人自卑感來炒作族群。台灣人是不是被看得起,是自己決定的,去說「他們就看我們台灣人不起啦」,這種本土主義很落伍,草根民族主義要昇華,如對自己執政有信心,為何要強調自卑感?

過去殖民統治者要讓被統治者有自卑感,統治就成功了,國民黨已下台,現在該是過濾沉澱的時候,而不是再三去談論。當然這跟阿扁文化修養有關,扁除法律條文外,一點也不了解台灣歷史,他太懶惰,炒作族群問題是最不需要思考的。

認同本土 不代表認同阿扁

但改革的人不能永遠不花成本,應該更努力,不是我叫改革就改革,選舉就喊很多人不愛台灣。執政後應提升到叫大家愛台灣的「什麼」,不是喊「不吃台灣米、不愛台灣」,問題是愛台灣的內容是何?

炒作本土,目的要讓民眾覺得民進黨或阿扁等於本土,但民進黨、扁祇是本土意識構成的一份子。扁把本省血統等於本土,這我沒辦法接受,認同本土就是認同阿扁,這我更不甘心,這種太簡化、沒有論述基礎、貧乏的說法,應趕快過渡掉了!

整個台灣反殖民運動是要重建土地屬我、我屬土地的感情,反殖民是要讓好的品質有釋放空間,樹立台灣人典範。扁執政能力有問題還可原諒,但扁選擇性延續國民黨壞習慣,說國務機要費是國民黨時代留下的,那國民黨做得比扁好何必輪替?

其次,正確從歷史看,威權統治不是外省人壓迫本省人,是少數外省統治者用戒嚴體制壓迫台灣所有人。這就是為何七○年代民主運動也會有外省人、女性參加,因大家都感受戒嚴體制沒長眼睛,只要想法跟體制不同就被迫害。

戒嚴體制已不存在,不該再用對抗定義本土,進步本土主義是隨歷史進步定義本土,因台灣歷史是進步的,不是退步的。

第三,重新定義本土更是因台灣是移民社會,七分之一小孩是外籍,他們沒有二二八、白色恐怖記憶,只有媽媽是越南、馬來西亞新娘的記憶,新台灣之子已誕生,台灣本土已有新的歷史意義注入,如繼續停留在封閉意義,未來必有二度悲劇。

本土應是所有島上人都被包括,台灣幅員雖小但有吸收能力,這才是台灣最充滿生命的力量,既然如此為何還一天到晚停留在扁式悲情?

扁、游 假裝「推石頭的人」

我常舉希臘悲劇神話「薛西佛斯」,上帝懲罰他一輩子重複推石頭上山。戒嚴已瓦解,石頭已不見,但還有一群人假裝推石頭,這不只是悲劇,根本是荒謬劇了,扁跟游錫堃就是兩個還假裝推石頭的人,動輒用「中國人欺負台灣人」語言。

我們也有創造性本土,不要想到外省人就想到李慶華、邱毅,多少外省人是一般上班族、擺攤販,這群人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為何不真實看台灣社會呢?

我這輩子一直希望在我有生之年看到整個民主誕生,不希望我的人格思考停留在對峙、撕裂狀態,我半生過去,只期待台灣有和解到來,不要常常活在文化緊張,爭奪歷史文化權,台灣是大家的,只要屬於台灣就是本土。

不偏執 整個世界就是你的

藍綠信仰不同都是台灣民主一環,大家都本土,就不是競爭誰被迫害比較多誰當選,或訴諸過去台灣人被踐踏,這時才是政見跟政見競爭,不是靠我比你本土,這樣民主就更高一層了。

創造性本土就是在歷史把受害經驗化成受惠的遺產,這才是最高文化能力,選擇性就會封閉,因為你偏執,世界就不會為你開放,不偏執,整個世界就是你的了。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iangsho&aid=515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