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9/05 17:43:42瀏覽1391|回應0|推薦52 | |
臺北南門工場再現 1897年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將鴉片列為專賣,1899年規定樟腦及鹽專賣,將位於現今臺北市羅斯福、愛國西路、南昌街、南海路的四邊形區域(圖1:底圖為長常設展模型),興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北南門工場,1906年總督府將菸草專賣,而後臺灣進入戰時體制,更成為戰備物資。1922年總督府再度將酒納入專賣事業,1920年代,從臺灣山區腦寮所生產的粗製樟腦及樟腦油,運送到南門工場,這裡曾經是專門精製樟腦、鴉片等的重要場所,亦是日治時期臺灣唯一公營的樟腦加工廠。
帝國殖產事業............ 戰後臺北南門工場由國府接收,1952年改稱為「臺灣省樟腦煉製廠」,隸屬於臺灣省煙菸酒公賣局,1967年樟腦開放民營,臺灣省樟腦煉製廠因而廢廠。1998年內政部指定為國定古蹟,僅包括公賣局大樓及樟腦倉庫,2004年起公賣局將樟腦加工廠僅剩廠域(圖2),移交臺灣博物館。2005年起臺灣博物館委託中原大學進行調查研究,計畫將古蹟建築修復再利用,建構為臺灣博物館系統文化園區之一,系統包括臺灣博物館本館、土銀展示館、南門園區、以及仍在進行修復鐵道部園區,除見證日本殖民政府在臺興建歷史樣式建築,以及帝國主義在臺殖產事業。
如何活化再利用............ 南門工場廠域先後改建為中央銀行、財政部等大樓,2009年展開古蹟修復、戶外景觀、遺構展示、活化利用等實際文化資產工作,現存活化再利用面積,僅剩日治時期南門工場廠域的八分之一不到。2013年古蹟修復完成,正式對外開放,開放後未包括其他遺構,僅有三棟建築物及一座消防池(參閱展出資料): 1.樟腦倉庫(圖3): 訂名為「紅樓 」,位於南昌街,為一棟兩層樓之紅磚與鋼筋混凝土構造建築物,連接紅樓之單斜鐵骨造屋「荷造場」(圖3右側建築物)。1915年興建,建築外牆具白色水平飾帶,受到辰野金吾的設計風格影響(註)。如今做為南門工場歷史沿革、樟腦生產與使用、建築地下遺構調查之常設展覽。
2.鴉片倉庫(圖4): 訂名為「小白宮」,位於南門園區內。1902年興建,為一棟兩層樓之唭哩岸石與紅磚修建,來自拆除清代臺北城牆的唭哩岸石,並將後期加開窗、封閉門洞,恢復部分自行車棚之空間演變,分別予以立牌說明(圖5右下角保留封閉門洞)。如今保留室內彈性空間,做為園區多功能展示空間,並有修復經過說明展示。
3.消防池(圖6消防池後方為荷造場): 訂名為「四百石貯水槽」,日治時期利用樟腦與鴉片工廠所產生廢水,做為灌溉花木與消防使用。如今將原形稍加改變,池水中央設置紅色消防栓。 4.行政大樓(圖7荷造場對面為行政大樓): 2012年興建行政大樓, 位於園區南昌街入口處右側,為與其它歷史建築有所區別,建築物外觀採取清水混凝土,如今做為博物館典藏空間等使用目的。 臺北南門工場古蹟修復及活化利用,在戶外遺構展示雖不盡理想,以及廠域内建築空間及周邊環境演變,缺乏詳盡敘述,然而在倉庫空間使用演變與建築物進行挖掘時發現新的建構物,仍有所詮釋。
............................................................................................................
註:南昌街「紅樓」建物是早期鋼筋混凝土構造建築,受到日本之英國派辰野金吾的設計風格影響,例如紅樓斜對面臺灣菸酒公賣局大樓的圓頂,塔樓及水平飾帶的形式構成,外觀採取英國安女王(Queen Anne Style)歷史樣式建築。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