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藏傳佛教在台發展的現況與省思~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鄭志明)2
2013/05/28 00:51:17瀏覽581|回應0|推薦0

四、噶舉派(白教)的在台發展

噶舉譯為口傳,是指該教派的密法修持全靠師長口傳,門徒心受,形成於十一世紀,創立者瑪爾巴、米拉日巴等人,沿用印度僧人修法時著白色僧裙的習慣,俗稱「白教」。噶舉派一開始就有二個傳承,一是以瓊波為鼻祖的「香巴噶舉」,一是從瑪爾巴譯師卻吉洛卓相傳下來的「瑪爾巴噶舉」,或稱「達波噶舉」(註22)。十五世紀香巴噶舉衰微,達波噶舉則傳承興盛,其下派系繁多,有所謂「四大八小」之說,雖然分出不少支派,主要宗旨仍以奉行語旨傳承的《那若六法》與《大手印》為正修根本,差別的是為了隨順機宜的領悟程度與接受能力,先使用許多善巧的導引方法,因不同的根基與導引方便,各樹獨立的風規,造成派別林立(註23)。目前傳承較盛的有噶瑪噶舉、止貢噶舉、達壟噶舉與竹巴噶舉等四支。

在前弘期噶舉派的在台發展,主要是早期在大陸追隨噶瑪噶舉派貢噶仁波切學法的漢人居士申學文、張澄基、陳健民等人。1942年申學文至西康貢噶山貢噶仁波切本寺求法三個月,閉紅觀音法三年,1958年從香港來台傳法,在中和成立貢噶精舍,1960年應邀到台南弘法,成立台南貢噶精舍,1994年擴建為貢噶寺,是台南市頗具規模與特色的藏傳佛寺。1980年申學文由十六世大寶法王的剃度,積極地邀請噶瑪噶居派的藏僧來台,如1980年的創古仁波切,是海外流亡藏僧來台弘法的第一人,1981年堪布噶塔仁波切來台,為貢噶精舍新殿佛像舉行開光典禮,1982年巴度仁波切來台,為貢噶精舍新殿主持落成大典(註24)。張澄基十七歲時赴西康貢嗨雪山寺追隨貢噶仁波切學法八年,1945年代表國民政府恭請貢噶仁波切主持護國息災法會,後赴美任教於紐約新學院、賓州 (Pennsylvania)大學等,1963年應中國文化大學創設人張其盷邀請在哲學系,教授佛教哲學與比較宗教學的課程,後擔任比較宗教研究所所長,1966年離台返美(註25)。1976年擔任美國佛教會新竹譯經院院長,在台期間傳大手印法,收了一些弟子,有日慧法師在苗栗觀自在蘭若傳法。陳健民1930年間在四川遇紅、白、花等派大喇嘛灌頂,其中以五世貢噶仁波切傳授無上密法為要,1939年赴西康專修,1947年住印度閉關二十五年,80年代中期來台傳法多次,1987年在美圓寂,遺骨送回金山建塔奉養,其妻陳相攸與弟子徐芹庭仍繼續在台傳法。

後弘期仍以噶瑪噶舉派勢力最為龐大,大寶法王的四大攝政法王子,夏瑪巴、太錫杜、蔣貢康慈、嘉察等仁波切,都曾應邀來台弘法,如1984年攝政夏瑪巴仁波切,首度來台弘法兩星期,1985年攝政蔣貢康慈仁波切來台,成立台灣噶瑪噶舉委員會,還有創古、噶塔、天噶、巴都、卡盧、貝魯欽哲、達桑、薩傑、宗南嘉措等仁波切紛紛來台弘法。1984年攝政夏瑪巴仁波切派桑桑仁波切長期駐台,開啟仁波切駐台的先例,也有孔達、遷諾、契達、梭多等喇嘛長駐台灣,教導藏文與藏密修法。由於十六世大寶法王轉世意見的紛歧,四大執政各擁立不同的十七世大寶法王造成紛爭,台灣的弘法中心也捲入到這場風波之中,分裂為二。1992年太錫杜仁波切尋獲認證的烏金赤列多傑為十七世法王,獲得達賴喇嘛的承認,以及中共宗教事務局的批准。十四世夏瑪巴仁波切尋獲泰耶多傑為十七法王,台南縣左鎮鄉的噶瑪噶居寺支持後者,1999年11月邀請駐錫印度十七世大寶法王泰耶多傑來台主持「平安超越千禧法會」,爆發了中華佛教密乘噶瑪噶舉學會的正名之爭。

噶瑪噶居寺是由台籍的轉世活佛洛本依喜旺秋仁波切所住持,俗名為魏呈祥,台南縣永康人,原為民間廣澤尊王的乩童,後接近顯教與密教,1985年夏瑪巴仁波切主動尋訪與開示魏呈祥,1988年為其剃度,1991年夏瑪巴仁波切認證為1910年西藏祖古寺多傑洛本的轉世,在錫金隆德寺為其舉行坐床大典。為了培養台灣藏傳佛教的人才,在噶瑪噶居寺成立了噶瑪師利那瀾陀佛學院(註26),1993年組織中國噶瑪噶居協進會、蔣揚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與台南市戒癮協進會,經常舉辦朝山活動、藏傳佛教研習營、兒童夏令營等活動。另有位在美國接受十六世噶瑪巴剃度的華人,稱為蘇南嘉措比丘,創辦《法露》雜誌,提供有關噶舉派教法的國內外訊息(註27)。

竹巴噶舉派法王竹遷仁波切相當重視來台的弘教工作,1982年派遣三世噶爾仁波切與十四世拉杭仁波切來台弘法,1985年底法王親自蒞台傳法,後有欽哲依喜、吉噶、旺度等仁波切在台傳法,設立中心,主要有竹遷法王的竹巴噶舉佛學中心,在台中、台南、高雄等地設有分會,台北中心住持為蘇南喇嘛,台南中心為切佩喇嘛,組織有中國佛教竹巴噶舉學會、台南市藏密佛學會。另有噶爾仁波切的道場竹巴噶舉噶爾謝祖佛學中心,在台北、台南設有分會。止貢噶舉派來台發展較晚,1987年在台灣有此派小轉世喇嘛喜美的出現,該派有專人前來認定,1988年安陽仁波切來台弘法,1989年止貢法王姜貢仁波切帶堪布和仁波切親自來台傳法,後派朗欽仁波切、努巴仁波切等長駐於台,成立直貢噶舉顯密精舍,指導初級實修四加行等法,法王又派長期閉關實修的滇津喇嘛教導止貢噶舉傳統實修方式,該派較少灌頂與法會活動,重視教理與實修的教學(註28)。香巴噶舉派的卡盧仁波切1982年元月來台舉辦法會,拜會南投水里蓮因寺的懺雲法師,頗得好評,在台北福州街成立台北利生佛學中心,又名達香寺,定期出版佛學刊物,在台中市中工二路成立噶舉自生遍在佛學中心。

噶舉派主要弘法的團體與單位條列於下:

台北市

   噶舉佛學會

   噶瑪噶舉協進會

   噶瑪達傑確林佛學會

   教證法幢佛學會

   中國止貢噶舉顯密協會

   中華止貢噶舉協會

   直貢葛舉甚深圓滿法協會

   竹巴噶舉學會

   中華藏密大手印五支佛學會

   健身強學會

   蘇曼佛學會

   中華西藏協會

   祖普基金會

   菩薩書院

   嚕瑪噶舉法輪中心

   智慧金剛佛學中心

   竹巴噶舉佛學中心

   白教竹巴噶舉中心

   台灣止貢噶舉中心

   鐵秋吉林大乘法苑

   止貢噶舉顯密精舍

台北縣

   直貢噶舉菩慢強巴林學會

   大寶法王法輪中心

   噶舉利生佛學中心

   殊利大手印中心

   蓮花生法輪中心

   噶瑪三乘法輪中心

   噶舉蘇曼三乘法輪中心

   桑燈卻林閉關中心

   貢噶精舍

   正慧精舍

   明達佛舍

宜蘭縣   噶瑪噶舉宜蘭行持法輪忠中心

新竹縣    噶瑪卻林佛學中心

台中市

    台中竹巴噶舉佛學中心

   噶舉自生遍在佛學中心

   巴融噶舉如意成就學佛會

   密乘噶瑪噶舉學會

台中縣    噶瑪安和利益法輪中心

南投縣    噶瑪噶舉當卡佛學會

嘉義市    嘉義噶瑪噶舉法輪中心

台南市    竹巴噶舉學會

   藏密佛學會

   噶瑪噶舉寺

   重慶寺

   貢噶寺

   台南竹巴噶舉佛學中心

   創古度母佛學中心

台南縣    噶瑪噶居協進會

高雄市    高雄佛教噶瑪噶舉法輪中心

高雄噶瑪喜悅村佛學中心

花蓮縣    花蓮噶瑪噶舉法輪中心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oz786428&aid=768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