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是很正式的詩班指揮學(中)
2017/07/31 17:27:41瀏覽1368|回應0|推薦0

所以詩班到底從哪裡來的?

如果從葛利果聖歌的發展來看,早期教會彌撒中,所有從事禮儀的都不是一般平民百姓,無論是帶領禮儀或是擔任歌唱,都是修士、神父之類的聖職人員,葛利果教皇還特別設立了音樂學校,來教導聖職人員歌唱,如果那樣叫做詩班,那麼詩班就是整個彌撒禮儀的帶領者,平民百姓就只有坐著聽唱歌、聽講道,還有桂著祈禱的份。而到了宗教改革之後,路德教派有了人人皆祭司的觀念,歌唱是匯眾參與最直接的方式,所以有了「聖詠」,但是那是會眾唱詩,巴哈是路德派的信徒,他所寫的清唱劇是禮拜中歌唱的,那應該比較接近現在的詩班獻詩。

但是從遲運理到加爾文的激進改革派,他們是所有有關天主教的元素、物品都要銷毀了,禮拜中唱詩不准樂器、不准任何聖經經文之外的歌詞,全部清唱,連管風琴都要銷毀了,何況詩班?如此說來,現在很多教會號稱加爾文教派,可能只遵從了部份的加爾文教導吧?

而英國國教的改革,將「彌撒」改成「禮拜」,把拉丁文的經文歌變成英文,稱為「頌歌」,這就接近了我們今天禮拜中詩班歌唱的模式了,這樣說來,我們今天所熟悉的詩班服事的模式,就是在禮拜中有一段時間,叫做獻樂,由詩班擔任獻唱,這樣的模式,應該有兩種來源,一個是路德教派的禮儀,一個是聖公會的模式,而浸信會、長老會、衛理公會都是源自於英格蘭、蘇格蘭地區,應該也受到同樣的影響吧?

這些思考,只是我個人的思考,還需要更專精的教會聖樂學者來解惑了。

關於詩班的組訓

許多有關教會音樂的書,都會告訴我們詩班要如何組成,班員要有怎樣的條件,要練習幾次才能獻詩,這些我都知道,但是都做不到,所以看完了就只有深深的愧疚感,因為在大環境上就是有許多的不可能因素。

首先我相信許多的詩班指揮都有這樣的感嘆,就是班員老化,無法傳承,資深的會友常常抱怨,這些年輕人在唱什麼東西?叮叮咚咚的吵死人,怎麼不來詩班安安靜靜的唱詩?我在想,大部分的年長詩班員,都是中學的時候就參加詩班,那個時代,廣播電視裡面的流行音樂無法滿足這些會唱歌的年輕人的耳朵,他們禮拜六下課之後就來到教會,一起唱詩,一起參加青年團契,就這樣,詩班伴隨著他們成長,成為他們信仰生活很重要的一個部份,在那個時代,台灣處於戒嚴時期,平常沒有什麼休閒育樂,也沒有什麼藝文活動,教會成為年輕人的一個重要出口,但是隨著經濟起飛,思想越來越開放,民歌運動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學生開始唱自己的歌,教會詩歌不再是他們唯一的出口,而民歌運動造就了華語流行歌的黃金世紀,現在五年級以後的中壯年族群幾乎是在這樣的流行歌之中長大的,而這個年齡層,也是教會中最失落的一群。當新的敬拜模式產生,傳統的教會幾乎無力抵抗,就只能接受時代潮流的轉變跟著改變,無論是四個聲部的聖詩歌唱或是詩班,都被當作過時的產物,應該要被消失。

所以在這樣的背景思潮之下,我無法去堅持那些教科書裏面的詩班組織訓練原則,我唯一可以做的是,我如何要求自己,讓詩班發出最好的聲音,讓大家看到詩班存在的價值。(下期待續)

( 休閒生活音樂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ornman1965&aid=107590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