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5/08 16:12:29瀏覽10681|回應0|推薦16 | |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在這個年代,當你要選擇生涯方向時,最該優先考慮的是什麼? 專家學者清一色會告訴你:「想想你的興趣是什麼吧!」。特別是你的輔導老師、心理師或職涯顧問,也會這麼給你忠告:「選你所愛吧!」 興趣是什麼?就是喜歡做的事、熱情所在的地方。做有興趣的事情,會讓你感到開心、興奮,成為一股支撐你向前邁進、克服任何困境的動力。 未來的工作若能與興趣結合,有著滿腔熱血的情感做為支撐,多好! -- 許多孩子認真想一想,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是玩線上遊戲、看漫畫、讀小說、塗鴉、運動、旅行……等。這些是休閒活動吧!真的可以放進未來的生涯規劃中嗎?可以成為能填飽肚子,進而提升生活品質的途徑嗎? 也就是說,興趣真的能當飯吃嗎? 各行各業的達人告訴你,別小看你那微不足道的興趣,只要你夠有熱情,持續專精(據說是堅持苦練10萬小時,是吧!),你就會成為那個領域的專家。到時候你的興趣不只能當飯吃,還會為這個社會帶來貢獻。你會成為舞台上那閃亮的一顆星,你的生命故事將成為許許多多年輕人的楷模,激勵著無數的少男少女追逐夢想。 問題是,你說你熱愛塗鴉,但插畫界已有幾米、彎彎;你熱愛天馬行空創作小說,但你寫得過從不停止戰鬥的九把刀嗎?你喜歡烘焙、烹飪、做點心,人家吳寶春、阿基師早就豎立起難以跨越的高牆了。 大師前輩各踞山頭,若我無法在我熱情的領域爬到頂尖處,我還有什麼戲唱呢?如果不能像這些狠角色一般出色,我會不會還沒爬到山頂就餓死了? 許多孩子為此迷惘著,大人也難以解答這個大哉問。各行各業的達人們也只能鼓勵你:「堅持做喜歡的事情就對了!」。然而,興趣和未來實際可以從事的工作,有時候存在著不小的距離。 之前曾經在帶小團體時,遇見一位個頭不高的國中男生,立志要成為頂尖籃球選手,他的夢想是進軍NBA。我不敢說我懂籃球,但說實在話,以他的身材,我真的不看好他,但我不忍心澆他冷水。 -- 真正的問題或許是,我們多半知道興趣很重要,但卻不知道自己有興趣的活動與未來可以從事的工作之間,到底有何關連性?以及,到底在我的興趣領域中,該做何努力,才能與未來要從事的工作掛勾上? 興趣雖然在生涯規劃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並不是要你把你現在喜歡做的事情,原封不動地擺到你未來的生涯藍圖中。 如果你想的是,我熱愛打網球,以後就要進軍溫布頓;我喜歡玩線上遊戲,未來就要成為電競選手;我一天到晚畫漫畫,以後非要成為一個漫畫家;我喜歡研究化妝、服裝搭配,便立志當個時裝模特兒;我對唱歌跳舞熱此不疲,有一天就要站上台北小巨蛋……。那麼,在半路就混不下去的可能性還不小,因為市場容不下這麼多溫布頓球星、電競選手、漫畫家、時裝模特兒或影視明星;特別是,如果你只是複製那些高手達人的成功路,卻沒有與眾不同的特色時。 到時候,你會告訴自己,我還是老老實實找份能餬口的工作,興趣就當休閒娛樂就好了。一天又一天地過著苦悶,但倒也餓不死的生活;在踏進棺材之前,卻又為自己當初沒有義無反顧地去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感到遺憾。 總想著如何將自己的平日興趣原封不動地塞進生涯藍圖中,反而限縮了自己可以選擇的工作範圍。 到底如何在平時熱愛的事情,與未來選擇要從事的工作之間搭起橋樑呢? -- 我從小喜歡創作漫畫,特別是當時著迷於職棒比賽,畫的主題都跟棒球有關,自認為熱血又激勵人心。不過,長大後除了灌籃高手重看了幾遍外,對其他漫畫卻沒有持續涉獵,更別說是畫漫畫了。
還有,我還記得小時候看了電視裡的偶像唱唱跳跳,常夢想著自己也要當歌星。我常拉著父母坐在客廳裡觀賞我的個人演唱會,聽著我五音不全地一首又一首賣力演出,不專心欣賞我還會生氣。中學時期我還是學校的合唱團成員。 長大後,我卻成了一位輔導教師及諮商心理師,跟創作漫畫或唱歌沾不上一點邊。當我回頭去解構畫漫畫與唱歌這些令我當時十分著迷的事情時,我看到了比畫漫畫與唱歌本身更多的東西,一直深深影響著我的生涯選擇。 畫漫畫被拆解之後,我看見了創作、說故事、激勵…..等元素;而唱歌這件事,則包含了影響力、表現、聲音表達……等元素。 所以我現在雖然不畫漫畫,也不做演藝圈大夢了,但我每天都在聽故事、說故事,透過語言與文字發揮對人的影響力。講台就是我的舞台,我得以展現自己;除了被人看到,還激勵人心。而編擬教案就像構思與鋪陳漫畫情節一般,又像寫劇本一般,本身就是創作的過程。 -- 不管從事什麼活動,我們都可以從中分析出這活動本質中所包含的「隱形的元素」,包括這個活動的屬性、社會評價,或從事這項活動所需具備的能力、價值觀、人格特質,以及會帶來的情感經驗與附加價值等。 如果你能將你的興趣加以解構,找出做這件事時讓你感到熱情投入的元素是什麼,接著,再去思考我未來可以做些什麼,或許生涯路就會廣得多。 不是每個樂愛釣魚的人就應該把釣魚當飯吃,喜愛騎單車的人就適合靠著騎單車維生。其實很多樂在工作中的人,他們所從事的職業與從小到大的興趣通常沒直接關連,但卻隱隱約約受到他們的興趣本身背後所構成的某些元素牽動影響著。 所謂興趣與生涯的結合,並不一定非得在未來所從事的工作中做著自己原來有興趣的事情,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然而,將你有興趣的事情中那些隱形的元素「融入」未來的工作中,卻會容易得多。 當你把從小到大感興趣的事情中的幾個元素抽取出來,重新排列組合後,再去對應你能夠做的工作(或者你也可以創造出新的工作來),如此一來,生涯選擇就變廣了,而你所選擇的工作就能真正與自己的興趣掛勾上,同時又解決了「興趣是否能當飯吃」的難題了! 興趣真的很重要,但保有彈性更重要,別因為堅持興趣而把生涯路走窄了。 (本文撰寫於2015年3月4日,修改於2019年5月8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heng711@hotmail.com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
|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