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修道不要爭第一 +〈宣化上人開示‧菩薩法界〉
2012/08/07 09:01:48瀏覽1594|回應2|推薦131

宣化上人 萬佛聖城 萬佛寶殿《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立像

修道不要爭第一

◎宣化上人開示

好的給人家,壞的自己留著。

現在參禪的人,盡在皮毛上用功夫,把參禪當作比賽來爭第一。你能坐三小時,我就要坐五小時,勝過你一招,有這種心理在作祟,焉能開悟?就是坐了八萬大劫,也不能明心見性。為什麼?因為你有勝負心。所謂:「爭是勝負心,與道相違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這首偈頌,是警惕修道人,不可爭第一。功夫到家,智慧現前,自然會有人評判你是第一,那才是真第一。如果心想第一,有這種勝負心,就與道相違背了。

 

修道的人,好像水一樣,有謙卑心,不爭功、不貪德,好的給人家,壞的自己留著。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所以幾於道。」上善,就是第一流的修行者,如水一般,向低窪之處流去。雖然水對萬物有利益,可是不爭其功德。不論是飛潛動植,或是胎卵溼化,一視同仁,供給所需。修道人,亦復如是,對一切眾生,視為過去的父母、未來的諸佛,要慈悲為懷,方便為門,拯救他們出離苦海。凡是眾人所不願意住的地方,也要去住,有這種的思想,就離道很近。凡是有勝負心,就不合乎修道的宗旨,就違背了道。

 

修道人,要沒有「四相」的心。「無我相」,誰在修道?修道的人也沒有了。「無人相」,沒有和人比賽的心。「無眾生相」,我相沒有,人相沒有,所以眾生相也空。「無壽者相」,既然眾生相也空,那來個壽者相?若是有爭強論勝的思想,就有四相心。有了四相心,從什麼地方能得到正定正受?這個道理,不妨琢磨琢磨。一言以蔽之:「有四相心,即是凡夫;無四相心,即是菩薩。」

 

修道人,要記住《金剛經》的四句:「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凡是有形有相,皆是有為法。有為法,好像作夢,好像幻化,好像泡沫,好像影子,好像電光,皆是虛妄而無實體。一切的一切,皆應該這樣來觀察,才能明白真實的道理,就不會執著,不會打妄想。

 

在《金剛經》上又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心為什麼不可得?因為過去已經過去了,還管它做什麼。現在心為什麼不可得?因為現在念念不停。你說這是現在,等你說完,現在又過去了,時間不會停留的。未來心為什麼不可得?因為還沒有來嘛!你說那是未來,可是它又來啦!連未來也沒有。所以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了不可得。能依佛所說的法去修行,直截了當,可達涅槃之境。

 

修道人,要依正知正見的法為準繩,勇猛修習。這時候,「離言說相」,言說的相也沒有了,沒有什麼話可說的。「離心緣相」,心緣的相也沒有了,沒有什麼緣可攀的。「離文字相」,文字的相也沒有了,沒有什麼文字可代表,可說出來。既然說不出來,還有什麼可回憶?還有什麼放不下?還有什麼可認真?各位!要在這個地方用功,不可在皮毛上用功。

 

有人在想:「今天坐禪,腿不知疼,腰不知痠,不知不覺到開靜的時間。」因為你在睡覺嘛!當然什麼也不知道。不要誤認是境界。若是有這個執著,則容易走火入魔,大上其當。

 

各位注意!凡是從外來的境界,不要注意它,不要理會它,聽其自然,不隨它轉。在《楞嚴經》上講的非常明白,希望參禪者,要徹底研究「五十陰魔」的來龍去脈。《楞嚴經》是參禪人的寶鑑,所有修道人宜深入鑽研。

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

☆楞嚴咒裡,有大白傘蓋,你一誦這咒時,虛空就有一個大白傘蓋,在空中照著這個地方,在周圍四十由旬之內,會有祥光瑞氣,沒有一切災難,化險為夷。

宣化上人 法語

 

你們一定要把《楞嚴咒》學會,如此不但可以了生死,還可以免除魔難災禍,救度眾生。

★你若想念咒或念經有感應、有成就的話,就要不打妄語,老老實實地說真話,要實語、不妄語、不綺語。

★誦經、持咒是為了明白一切道理,在誦經的時候,可以收攝心意,培養定力。

★學咒要先正心誠意,若心不正,學什麼咒都是邪的;心正了,學咒才有感應。

★參禪參到火候時,不但沒有妄想,而且脾氣也小了,煩惱也少了,人品也高了,氣度也大了。

★一般人認為人生是快樂的,其實此快樂是假的,真的快樂,要從自性裡尋找,不是從外覓。

★修行人,就是修無我相。如無我相,一切能忍受,境界來了,也不動心。自己把自己看成虛空一樣。

★忍是無價寶,人人使不好,若能會用它,萬事都能了。

★在一切時一切處,都要忍辱;對任何人和任何事,都要忍耐。

★我們無論什麼也不要貪,要知足,要能忍,但這個無上妙法,人人都把它忽略了。所以不爭、不貪就能福壽無邊,你要是爭、貪、攪、擾,就罪孽不少,要想出離三界,也是無有是處的。

 

宣化上人‧寶墨

 

 

 

宣化上人 開示 ~ 菩薩法界

 

      誦《楞嚴咒》是我每天必做的功課唷!您也一起來學念《楞嚴咒》吧。~海蒂 

註:海蒂《讀楞嚴咒》音樂框框,已刪除。改為萬佛聖城師父率眾人念楞嚴咒咒心。

★請常念《楞嚴咒咒心》: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跢姪他。唵。阿那隸。毗舍提。鞞囉。跋闍囉。

陀唎。槃陀槃陀你。跋闍囉。謗尼泮。

虎〔合牛〕都嚧甕泮。莎婆訶。

說明:楞嚴咒、大悲咒..,一天24小時中,
隨時都可以念,沒有時間性限制。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dy7103&aid=6695748

 回應文章

金大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勤有功、戲無益…嗯
2012/08/12 09:47
勤有功、戲無益…嗯,我若勤戲如何?我若勤練圍棋(遊戲)如何?請開示。
小品「老師,我要請假」

「計劃對撞變化」
紅色按鈕(世界日報家園版)
步調緩慢的波多黎各(世界日報家園版)
海蒂~楞嚴咒梵文版(hedy7103) 於 2012-08-15 22:51 回覆:

金師兄,您好!

宣化上人的「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勵。」是在教導弟子們,要勤於修行、研究佛經、看佛書、打坐與念佛,不要常常去旅遊~玩。勤戲?等於是在浪費您的生命,無助益的。若把這旅遊的時間,拿來學習佛法,是在養你的法身慧命,增長你的智慧的。

勤練圍棋。那很好啊!圍棋是一項很棒的益智遊戲,不論老少都適合玩。家中若有老人,常常下圍棋,動動腦,才不會有老人癡呆症。講到圍棋,我就想到~表哥也是圍棋高手,他頭腦好,曾參加全國圍棋比賽拿到第2名耶。世間上所有的一切事物,無不是在說法。圍棋也是在說法啊。玩圍棋不可有好勝心。不可贏了,就很自負,輸了就發大脾氣。神秀大師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六祖大師也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念不生時,佛性與三摩地就會顯現。若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發動,取得主控權了,就好比天空剎時佈滿了烏雲一樣。因此,下圍棋如同修行一樣,我們要時時「拂拭此心」,這樣才會開啟我們原有的智慧啊。

唐朝王積薪的「圍棋十訣」:1.不得貪勝、2.入界宜緩、3.攻彼顧我、4.棄子爭先、5.捨小就大、6.逢危須棄、7.慎勿輕速、8.動須相應、9.彼強自保、10.勢孤取和。第一要訣就告誡我們不可貪勝,贏半目也是贏,贏百目也是贏。能不貪、能捨、能棄,才能把圍棋下好;棋如人生,做人也要能不貪、能捨、能棄,才有機會成功。「不得貪勝」是下棋的最基本態度,也是為人處世的根本道理。

祝您  吉祥如意,心想事成。 ~海蒂  合十 

   


梅花居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爭
2012/08/08 10:13
老子曰:「夫惟不爭,故無尤。」
海蒂~楞嚴咒梵文版(hedy7103) 於 2012-08-09 12:32 回覆:

梅花居士,您好!

水是利萬物而不與人爭長短,所以別人對他也就無所怨懟。

修道不爭沒有魔,一爭便有魔。一個人平常有沒有在修行?看他吃飯就知道了,若吃飯時先讓別人夾菜,他退卻其後,不與人爭,那他就是位「真正有修行者」。每次法會時,看到大家都爭先夾素菜,夾一大碗公,滿滿的,好像一座山似的。哇!吃得那麼多,肚子會撐得大大的耶,會很難受的唷。並不是打坐或拜佛才是在修行,吃飯、穿衣、乃至一舉一動皆是在修行唷。

祝您  吉祥如意!心想事成!

~海蒂  合十 三太子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