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寂欲除
2012/10/27 17:43:07瀏覽267|回應0|推薦12

佛言。有人患婬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經解]

此第三十一章。申明斷欲須從心斷也。斷心之法。推此欲從意生。意復從思想生。只此思想。為自生耶。他生耶。共生耶。無因生耶。又此思想。為在內耶。在外耶。在兩中間耶。為在過去耶。現在耶。未來耶。如是推時。思想寂靜。思想寂靜故。意卽寂靜。意寂靜故。欲卽寂靜。欲寂靜故。觀一切色如鏡像等。卽是非色。觀一切行如泡沫等。卽是非行。從上諸佛展轉傳受。不過傳此調心方便而已。

[讀後心得]

        要斷除不好的惡習,還須從根本的內心做起。這裡有一句「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功曹為我國漢代的官名,主管一郡一切大小政務。佛經是印度翻譯而來,怎麼可能會有漢代的官名,這也看出了翻譯者的用心,怕我們看不懂,用了我們熟悉的官名來取代。我們一切的行為跟我們的思想觀念走的,因此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舉一個例子來說,現今這個社會跟以前自給自足的環境不同,現代人要出去找工作才能夠維持家中的生計,但可以發現到現在工作真的不好找,諷刺的是人員找不到工作,企業招不到人才,即使招到員工,員工因不滿現狀造成工作中抱怨連連,待不住又離職,不但自己失業,又去影響到別人。這就是心態所造成的問題,這心態就是所謂的意,經解說的好,意從思想而生,為自己產生,別人影響、整個的環境所影響。諸佛教我們凡事都要學著去冷靜面對,才能避免去行為偏差。

        冷靜是要學習的,首先我們得要學習責任心,做任何事都要考慮到前因後果,我們再看一下藕益大師的註解,寫的真好,「為在過去耶,現在耶,未來耶」,我們的任何行為都要想到前因後果,現在要怎麼做,才能夠將心冷靜下來。我們現今的生活步調很快,又享逸習慣了,稍微一個不如意就容易衝動,所以多讀古代聖賢的書籍,對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art360&aid=6988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