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寫經即是修行
2010/08/15 08:34:25瀏覽1327|回應0|推薦7

        相信大家在讀經的時候,有些經書都會寫將經文書寫、供養,獲福無量。這是因為經書必須要傳承,尤其古代沒有印刷術的時候,抄寫佛經是傳播最重要的方法。現代印刷術非常發達,加上電腦與電腦網路的普及,要讀佛經非常的簡單,網路上一找就可以找到。所以現在也少有人會抄寫佛經了。

        抄寫佛經,最初是要傳承佛法,不使佛法中斷,演變到最後成了文人雅士的最愛,從六朝、隋唐到宋元明清,以及近代書法家都有抄經的書法名著。例如:王羲之的《遺教經》、柳公權書《金剛般若經》、蘇東坡書《心經》、《華嚴經》、《圓覺經》,林則徐書《阿彌陀經》。近代律宗大德弘一法師就是以抄經做為修行的方式,常將書寫的佛經贈同願,由於弘一法師的書法非常優美,因此抄寫出來的經書皆是無價之寶。弘一法師曾云:「夫耽樂書術,增長放逸,佛所深誡。然研習之者能盡其美,以是書寫佛典,流傳於世,令諸眾生歡喜受持,自利利他,同趣佛道,非無益也。」

        當然現代有些人寫字很潦草,更不用說是拿毛筆寫字了。當然書寫經典是書法家最佳,但我們一般人可以用抄經的方式,那麼寫經與抄經差別在哪裡,其實是一樣的,只不過抄經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不限定為書法家,抄經時用毛筆最佳,現代硬筆也可以。為什麼說抄經是種修行,因為抄經必須要遵守一些抄經的原則,首先要有恭敬心,像一般到寺廟一樣要將手洗淨,端正坐在案前,先將煩惱雜念按下,集中精神,一字一字的用心的抄下來,抄寫時每一個字體筆畫該長的長該短的短,寫的位置都要正確,這樣抄寫出來的經才不會潦草。中國的文字不但優美,且每個字都含意深遠,例如念佛的「念」字,是一個今字下面放上心字,今代表現在,代表時時刻刻,心放在今的下面,表示時時刻刻要放在心上。念佛就是要把佛的教誨時時刻刻放在心上,表現在日常的行為上。所以寫經比較容易心領神會就是這個道裡。

        抄經時必須要專心一意,不可半途而廢,短的如《心經》要一次寫完,字體工整不可寫錯字,亦不可脫落或重複。如寫大經要每天持之以恆,不可寫一天,休息兩天,到最後就半途而廢了。這樣每日持之以恆,不但書寫進步,也培養出精進心,對佛法也有更深的一層了解。

        當然修行有非常多的方法,行住坐臥穿衣吃飯無不是修行,孝順父母是修行、用心的在自己工作崗位上是修行、抄經亦是一種修行,在這裡提供出來分享給各位。願大家身心輕安愉快。七夕情人節快樂。                                                  政和   2010.8.15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art360&aid=432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