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口念彌陀心散亂,有念總比沒念好。
2017/05/01 15:33:33瀏覽1014|回應0|推薦8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麼一句話,「口念彌陀心散漫,喊破喉嚨也枉然」,其實這一句話雖然是正確的,卻害了很多人不再繼續唸佛。念佛是學佛的過程中非常基礎的一個方法,也是最簡單的一個方法,雖然簡單要念得有效果卻是非常的不容易,尤其在念佛的過程中會同時不斷的參雜其他的念頭。大家都會想,不唸的時候念頭沒有這麼多,怎麼一念,念頭就不斷的出來。因此就會覺得這個方法不好就放棄了。尤其又聽到了這句話,口念彌陀心散漫,喊破喉嚨也枉然。既然每次念佛雜念這麼多,喊破喉嚨也枉然,那麼乾脆就放棄不念了。

    實際上這句話並不是讓人當成放棄念佛用的。這句話是出自於禪宗大德憨山大師的「費閒歌」裡面的一段。一般我們所聽到的是斷章取義而來的。實際上這句的上面還有一句,那就是「念佛容易信心難,心口不一總是閒。」我們必須要同時看才能夠了解真正的涵義。如果只單看下面這一句,就不知道原來寫這句真正的意思是什麼了。

    「念佛容易信心難,心口不一總是閒,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真正的解釋是這樣的。一般人念佛都只有形式,看起來是在念佛,但卻不是真正信願真切的念佛;這跟休閒是沒有兩樣的,既然不是真有心的在念佛,只是做個樣子,那麼念到喉嚨喊破也沒有用。這是禪宗的智慧,如果是淨宗,就不會這樣教了,不管你是不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來念佛,有念總比沒念好。

    憨山大師說的是正確的,當我們念佛時,一定會有所夾雜其他的念頭,因此大部分人都會想不念還好,一念煩惱更多,妄想更多,也因此就放棄了。因此念佛容易信心難。我們如果有學過統計學就會知道什麼是常態分佈,念佛的過程其實跟常態分佈是一樣的,一開始念的時候越念越煩惱,念頭越多,但我們要知道任何的學習都是萬事起頭難,一定要努力的繼續念下去,念到了一個階段後煩惱與雜念就不再增加,但也不會減少,會一直持續很長一段的時日,每一個人的根器不同,成效會有所不同,但還是要繼續努力念佛不要放棄,在這段期間內,我們可以想一些方法來減少雜念的產生,像是縮小生活圈、簡單的過生活...等,想一些辦法幫助自己進步。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只要一發現自己有其他念頭產生的時候,立刻將妄想拉回。如此反反覆覆的產生妄想,馬上自我糾正回來,時間久了以後,自然就開始慢慢地減少念頭,念佛也越來越專注,這時才越來越進入佳境。

    念佛會經歷這樣一個階段,平日的工作其實也都是會有這樣的經歷。開始的時候,完全看不懂,完全弄不清楚。然後一開始想辦法找資料、觀察...等,結果越來越弄不清楚一團亂,慢慢的就會發現有些地方幾乎永遠弄不清楚,然後事情一直做不好,別人看了都會說閒話等。這時千萬不能放棄,還是要繼續努力,時間一到就慢慢的熟悉了解,工作就會越做越順手了。我看過不少人就是一開始或中途把持不住失去信心,就放棄努力或者離職了。所以怎麼樣也是徒然無功。

    口念彌陀心散漫,這幾乎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古大德印光法師教了我們十念法,關於十念法我知道有好幾個版本,印光法師這個版本我覺得很不錯,每次念十遍的阿彌陀佛,不用念太快,慢慢念,每字念得清楚明白,每次就念十遍。念的時候心中要知道自己念了幾遍。初學時念了第四遍後接下來就容易亂掉了,不知道自己念到哪裡了,所以開始時是慢慢增加次數的,一直練習到念了十遍後,心中都能清楚明白幾次就算成功了。因為我們將念頭專注在次數上面,因此就比較沒有多餘的時間亂想。印光法師的十念法是不需要用任何法器的,例如念佛機、念珠...等。都不需要,也建議不要用。每天早晚各念十遍,日子久了,專注力可以獲得非常好的提升。

    另外一種念佛方式就是持用念珠,或者念佛機、計步器、紅筆圈點...等方式,要求自己每天要念多少聲的佛號。這種方法最大的獲益就是除了日常的生活作息之外,沒有多餘的時間再去做些奇怪的事情,例如:找人聊天說是非、到處找餐廳享受美食、看不慣別人好產生忌妒心...。因為念佛的時間都不夠了。修行的目的主要是要修戒、定、慧,我們學佛刻意的去持戒是很痛苦的事情,如果我們每日將時間都用來念佛時,自然而然就不會犯戒。不犯戒時因為不在做錯事了,因此修行的障礙就慢慢的少了,加上念佛久了越來越專注時,心就慢慢的定了下來,當念到甚深的禪定時,就不會迷惘,心中看得清楚,智慧就開了。所以千萬不要小看念佛這樣簡單的動作,一樣可以修得非常好。所以無論如何千萬不要失去信心,放棄。有念總比沒念好。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art360&aid=101247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