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1/29 15:45:15瀏覽1079|回應3|推薦6 | |
解讀五都之戰 孫子兵法虛實篇「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后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國民黨在五都之戰因為心態上怯戰可謂未戰先輸,對於南二都未能置之死地後生的心態因此提名人選是保守的,更重要是未能貼近南部百姓面子意氣的需要,明明在南二都應是挑戰現任者,卻保守以對,已失去十二年的高雄版圖未能早早練兵,未能投入抱持必得勝選一戰猛將,應是未戰先敗徵兆,且高雄百姓就是不習慣北部觀點的選戰,他們都有寧可肚子扁扁也要有情有義的草根思考,且選戰開打後無論論述或謀略都無可觀之處,黃昭順連楊秋興的棄保議題都無法擺脫,又怎能有與陳菊對決一戰之機?事後檢討避重就輕,金小刀謂因楊縣長的投入而造成分搶藍票現象,但對於選戰中各種事件與變化本就應謀畫應對在先,怎可事後找理由? 對於大台南更是議題無用,雖拿ECFA論述或建設成日本京都為例,但傳統農村的現實情況短期內絕非靠ECFA可以完全改變局面的,台灣農地實在只靠老農維持,年輕人遠赴城市謀職,農村經濟長期衰弱短期間無法改觀,雖政府推「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效果仍未顯著,且ECFA簽訂仍未使農民收入增加效果發酵,因此台南各區開出郭添財的選票顯示都市地區如北區、東區都還能有四成多的比例,但農村鄉鎮則明顯指在三成上下,結構性的差異為何藍軍都無能早做區隔分析與針對性之策略,可謂輸的不冤。再看中部結構更可看到都市與鄉鎮的差異,胡志強雖勝但裡子卻是輸的,因為邊緣化的效應已在都市化的過程呈現,如何贏得鄉鎮型地區人民的心已是馬政府或胡市長重要的治理思考重點。 孫子兵法又說「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處。故形兵之極,至于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因形而錯勝于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于無窮」,其實本次五都之戰可說是馬政府的期中考,但是整體的百姓無法看到自己的生活有可預期的改變,更無任何幸福感可言,反向的,越是南部居民越不信北部所提的經濟措施能真正改善他們的經濟與收入只有空言幸福感,反之,多數在貧窮線附近生活的人民更退縮而不敢做大革命性的改變。 藍軍統帥馬英九的溫良無為從他擔大位以後深怕得咎之姿,處處畏首畏尾導致先前期盼他能大開大闔的人失望於他缺乏領袖群倫的雄心霸志,改革之事深怕得罪原先巨室,未能先對大眾期待之事做出成績,司法改革無法去弊除腐,讓積弊已久之司法體制得以成為革新的正義裁判,稅制改革也讓百姓認為只讓富家得利,對百姓無益且對實質低收入戶諸多不友善措施,百姓並無實質生活壓力面的改善體會,經濟面又遇全球大壞的考驗,種種措施也因前朝積弊過深,片刻間無法全面一新國人的期待,政府公務員行動被動消極,未能苦民所苦,導致凡事動則得咎,造成凡事得過且過只求六十分心態保守以對,連蘇花高、八輕所有建設重大建設都因環保議題而遲遲無法落槌,建設契機就見它分秒流逝,缺乏霸氣的作為當然更讓反對他的人只要一路攻擊他的凡事保守的態度,就讓他裹足不前,失去改革的動力,用人面更是保守以對,甚至自持而讓人才格局未能一新,朝無猛將勇士開疆闢土,戮力革新,野無獻策謀士,凡事雖守法自制,但無論政策論述或遠景塑造都短淺無法令人讚嘆認同,政策作為上討好南部不僅無法扭轉南部人的體驗,卻更多令藍營人覺得親痛仇快,未能得到關愛眼神的人也只好另做圖謀,組織動員益發施不上力,多數派系冷眼旁觀,無論民調或動員之低落更讓旁觀者怵目驚心,深恐五都都不保,團隊內對的事情不敢做,該做之事雖做也不敢說,反覆不前,因為保守無為先敗在提名,幸賴最後連勝文被槍擊而引發藍營危機而勉強投票,雖保三都,但來回間卻已少了百萬支持民眾,真是慘勝猶敗,又豈可不深加檢討喚回民眾之心,又豈能不大開大闔,引定國安邦之士,圖百姓安居樂業之謀,且兩岸和平是台灣永續發展的前提,又豈能恐被指摘成吳三桂而裹足不前,台灣百姓的苦悶是無遠大的舞台可供發展,只要有能創造民眾發展空間,又豈能躡足緩行?更應取信民眾加速建構讓台灣百姓有發展空間的舞台,使壯有所用,人人有未來的期望,有個過生活的斗室,遠離金融海嘯的恐懼,立足台灣能有光榮感,則百姓也必能感受覺悟,進而支持一個有願景肯負責的政府。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