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9/23 00:24:11瀏覽1907|回應6|推薦61 | |
鳥能擇木,木豈能擇鳥乎 從1987兩岸開放交流開始,最早一波熱潮是老兵回鄉探親,然後是台商登陸尋找商機,並在對岸設廠代工或開啟商業活動,當馬政府時代,兩岸交流熱絡,連陸客來台旅遊人數也逐年增加,兩岸交流也逐步讓目前台灣人在大陸長期生活人數與日俱增,在大陸生活的確切數據保守估計有60萬至70萬名台灣人在中國大陸就學、就業。自1987年兩岸開始交流以來,累積到大陸的台灣人已經超過一億人次,目前在大陸就讀的台籍學生超過一萬人。 但是大陸在蔡英文政府上台後,因為蔡政府始終不願承認九二共識,因此雙方官方交流急凍,在外交上也持續打壓台灣參加國際組織,也對台灣的邦交國拋出橄欖枝,讓台灣僅有少數邦交國轉與大陸建交。但另一方面,大陸對台灣民眾不斷推出「政策牛肉」,在今年直接推出31條「惠台政策」,鼓勵台灣人前往大陸就業和創業,以及吸引高階教育人才前往大陸工作,大陸「一手硬一手軟」處理兩岸關係,繞過大陸不信任的民進黨,直接面向台灣民眾。大陸推行居住證的目的當然是希望推動兩岸社會經濟融合,往著兩岸一家親,往著走向和平統一,甚至把台灣的民眾也當成大陸方面的居民在做這種凖備工作。但是在台灣的陸委會卻回應指出,考量大陸片面核發居住證是具有高度的政治圖謀的統戰作為,陸委會正研擬兩岸條例的相關修法草案,朝兩方向:建立申報機制及完善安全管理的配套措施前進。 對照目前兩岸作為,如果把兩岸政府比喻成兩顆樹,而把人民視同樹上鳥的話,那到底是樹選擇鳥,還是鳥選擇樹呢?因為土地和樹一樣是不能移動的,當土地或樹是和善的,可覓食的,當然必然吸引更多的鳥來棲息,也唯有夠庇蔭的樹才能獲得更多的鳥來棲息。想想半世紀以來,當年的「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口號多麼吸引年輕人的嚮往,因為只要好成績必然能在美國異邦有所成就與發展,美國顯然是顆好樹頭,只是後來台灣在十大建設與貿易興國,更進一步是科學園區設立等各項發展成績顯現後,台灣也一路成為亞太的四小龍,更是讓寶島成為人民得以安身立命的好樹頭。只是好夢易醒,幸福易逝,當吃得飽後要民主的意識抬頭後,表面上台灣有了西方標榜的民主,但是沒有品質的法治,一個樹頭逐漸枯爛,多少年台灣已經是花大錢卻無法提升建設品質來吸引投資與創造公平均富機會的地域,所以有遠見的年輕人又走起以前外地打拼的老路,只是現在在同文同種的大陸,許多創新創業活動更有利於台灣青年,所以跨海西去的人也一年一年增加,台灣成為老年人固守微薄的一畝三分地,想想不可憐嗎?台灣人? 「鳥能擇木,木豈能擇鳥乎 ?」,看看現時的政府治國無方,卻不斷因為對方提供各種吸引台灣的好處給台灣同胞時,反過來卻要棒打台灣在外打拼的這群台商台胞,想到不嘔氣嗎?像年初的兩岸包機,因為大陸片面開通M503 航路由南向北飛航及W121、W122、W123三條航路,政府卻泛政治化以飛安問題處理,取消兩岸包機,導致台胞返鄉過節要舟車勞頓浪費旅程時間,更讓國籍航空業者損失慘重,因為不願誠心改善對待外鄉遊子的便利更無法打造台灣使百姓不用外出奔波,只能說這個政府腐朽了,這顆樹根爛得厲害了。人如鳥,不能沒有安身立命的好場所,樹頭只是個憩息與休養的所在,動亂與破壞都會讓這顆樹成為枯木與腐朽,不利於鳥的棲息,執政者不知去好好調理樹本身,卻想盡辦法想繫住每隻棲息的鳥,不但耗費無效的成本,反過頭來更會讓人領教這樹的恐怖與機巧。 在當前大環境,錢有四隻腳,人卻只有兩條腿,也只有肥沃的土地可以找到更多養分,人追財也才能少些力氣,大陸經濟正持續向上看好,也只有傻子不願去想方設法分杯羹,樹沒營養,連蟲都不來,人不要呆到吊死一顆樹上,良禽擇木而棲,人是動態,土地是無法移動的,但是管理土地的人真要把這地給弄肥了,生態好了,自然人才資金建設什麼都可源源不斷而來,這個政府不要賭氣,真該動動腦筋了。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