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文中溝通是基於在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原則上來被討論的。
圖片參考鏈結:http://user.qzone.qq.com/463584612/blog/1226633494
拒絕溝通——在需要解決爭執時,有一方強行地中斷溝通姿態,這對另一方來說是一種傷害,甚至可以說是某種恐怖的酷刑。就如同,面對一個相敬如“冰”的老公總比摔摔打打的吵一場架更讓人不寒而慄。
那麼,如果試從對方的立場究其原因,可以想出幾條不願意溝通的可能性呢?
① 不重視矛盾本身。
從起點上講,如果溝通雙方對一件事的見地在不同的位置,那麼溝通從開始就會顯得很難。換句話說,一方重視的事情在另一方看來卻根本不值一提,覺得沒有必要為此花時間去解決。即小視矛盾的一方直接把精力放到他認為更重要的是上去了,卻留下另一方獨自抓狂。
事業為重的男人和常守空房的怨婦在如此家庭模式下溝通不暢,造成婚姻最終走向破裂可以以此為例。
歸根結底,夫妻雙方的價值觀不同,導致婚後的平衡難以如願,幸福感的持久度就可想而知了。
② 不重視與溝通物件的關係。
關係的親疏對解決事情的順利與否有著微妙的影響力。
就像我們很難拒絕朋友稍微過分的要求,或者,我們更容易利用裙帶關係來辦事情;然而,卻可以不假思索地冷面拒絕一個在大街上向你推銷產品的陌生人,即使只是一個主動幫助也不願意接受。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呢?這是因為溝通是建立在相互認可、信任的基礎進行的。反過來講,如果你在當下對你的溝通物件沒有建立起這樣的信任基礎,接下來的工作也將很難進行下去。順著想下來,怪不得多數銷售培訓課要求對銷售人員進行這樣的培訓:短期時間裏去挖掘和培養潛在顧客的興趣和好感,從尋找與潛在買方的共同點上下手,以贏得信任和認可,接下來,你手上的商品就更容易出手了。老鄉、同學、同姓、甚至是共同愛好都能夠使改善對方對你的認識,在此前提下,進一步的溝通,包括取捨就相對容易很多。
③ 害怕溝通的結果對自己不利。
有相當部分的人選擇逃避,是內心中對失敗、認錯這些負面動作的本能規避。他們害怕坐下來討論到最後的結果對自己不利,或者說,恐懼在溝通之後發現是自己的觀點是明顯錯誤的。而對一個始終過分重視自我形象的人來說,假設到面對這樣的結果是不可想像的。因為認錯對他來說是要在自己曾經面對的弱勢物件面前做自我揭露。這對一個自尊心強烈、自負的人來說也是一種酷刑。
自負到不願意去正視檢討自己的機會,而選擇拒絕。
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講,面對拒絕溝通的人,首先不要置氣,反應該抱持憐憫之心來看待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