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1/08 13:29:51瀏覽587|回應0|推薦3 | |
小泰山緣起 /財團法人漢光教育基金會 【小泰山生活營】誕生於基金會成立之初,其構想源自於澳洲一所私立寄宿學校,該校的九年級全年在校屬的山上,以沒有科技產物的型態生活並透過各種野外活動的經驗學習。這一整年的學習乃為著完成最後一天跑完二十七公里 ( 約台北到基隆 ) 的崎嶇山路。每個人都很重視這個神聖的目標,並以完成它為最大榮耀;一年結束,學生們都養成了獨立卻合作、面對並解決問題的耐力與能力。當時,我們曾討論這個學習型態的活動,該是一年的體制外短期學校、一個月的營隊活動,還是一個禮拜的活動?而我們覺得要真正養成一種習慣或奠定穩定的生活觀,一年是最理想的長度。然而,這樣的時間牽涉的條件複雜且廣,在尚無任何實際經驗下,無能也不趕貿然行事;一個星期是一般家長和孩子較能適應的天數,但唐老師認為要了解一個環境並融入其中,且不影響正常學校課程的話 < 一個月的時間是較理想的選擇。 幾經商討後,決定活動時間訂在暑假,並以泰山壯碩、勇敢、在自然中成長和學習的形象命名,來傳達這個暑期營的宗旨。唐老師雖任教大學,但因其三個孩子皆為小學生,正是可以冒點險、且尚未接受太多制式觀念的時期,加以這種型態的活動是一個新的嘗試,先拿自己人來試!所以,我們把學員對象設在九到十二歲年齡層的小學生,於泰山之前封了一個「小」字。活動名稱有了,還需要一個配得上泰山生活的原始環境,在勘察幾處地點後,很幸運地找到了唐老師屬意的原始山境。 大膽嘗試,細心播種 活動的第一年,因為讓小學生生活在幾乎未開發的山林裡二十八天,想到蟲咬蛇吻和溯溪時可能遇到的危險等等,不免讓所有參與這個計畫的相關人員,悚著頭皮小心行事。基金會以實驗計畫型式,委由中華大學執行,並資助全額的執行經費,唐老師為計劃執行的擔綱人,在暑期之前盡可能買齊所需設備,鼓勵自己的學生加入隊輔,待學校一放假,便上山接受三個星期熟悉環境的職前訓練;此目的一是為檢驗個人是否真合適隊輔這個職務,讓錯估自己的人有反悔機會,二來透過團隊的運作,為八月小泰山活動至少在安全上做萬全的準備。唐老師視隊輔訓練的價值,撒種遠大於培植;撒種,它有可能在任何一個角落發展,培植則為小泰山活動儲訓長久的隊輔人才,另一方面,有新血輪流的加入,才有新點子;所以,那三年來的七、八月,唐老師都一樣很艱辛地做種籽教師訓練、腦力激盪和帶領兒童的工作而樂此不疲!星火留跡,以待燎原 二零零五年,我們請參與第三年小泰山活動的成員,將山中生活記事成書,讓每個陣前或後援甚至潛在的朋友們,有機會目睹活動的全貌─不管是可喜或可議的。隨著經驗的累積,基金會由全額到部分補助,由實驗至轉移「小泰山教育促進會」,去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師法自然、從生活中學習】的教育理念,藉助經驗的紀錄,我們奢望最終它能獲得認同,在計較考試分數的學習環境中成為另一種選擇,再不,如擲石入水的一聲清脆,能引起大眾對「文明」與「科技」的反思,重新衡量得失禍福,清楚地知道自己對生活的選擇,活在覺察中;不然,它至少如星星之火,等待燎原的可能,因此,期盼這點星火能被延續下去。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