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26 17:16:20瀏覽136|回應0|推薦1 | |
(一) 2010年10中旬,我首次踏上北方大城天津。此行主要目的是參加南開大學文學院主辦的「第十五屆唐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然而,更重要的行程是去天津拜會一個已通信18年的學界老友。 1992年10月下旬,在臺灣中國唐代學舉辦的「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研討會」會場遇見一位穿著樸素、人也長得篤厚的大陸學者。一敘年齒,長我七、八歲;再聊下去,才知道他是來旁聽的,自個兒並不研究唐代文學。他主要搞的是元雜劇,師承王學奇教授,本身對天津方言也有專業著作。 我見他語氣誠懇、態度謙和,不免多聊些。才知道他在台北有個老父,此番是來台探病的。他父親1950年前後跟隨國民政府軍隊來台,這樣的「階級成分」,不免使他在成長時期,就學就業遭受麻煩,尤其文革期間處境更糟。具體事情就不必細表。我們聊著,才知他父親在台北也有個家,朋友來台之後,發現自己多了一個台籍後娘….。 自1992年10月起,我們互贈著作,也開始信函往來。其後他又來台兩三次,都為探親;我曾趁便在台中市中興大學安排一次正式學術講演,講的是有關《西廂記》的課題,內容十分精采,獲得中興大學文學院師生極大迴響! 其後他的尊翁過世,遺留一批房產,他雖身為長子,父親的遺產,卻一文也沒得著;原來依當時的法律,全歸父親的配偶、也就是她後娘所有。所幸他看得開,來台奔葬之後對我說:「不會再來臺灣了…」我深為他的處境抱不平,但也實在莫可奈何。果真自那時起,他再沒踏上臺灣這塊土地。 (二) 2010年10月15日一大早,我從台中市清泉崗機場飛往香港赤鬣角機場,下午轉乘中國國際航空班機飛天津;傍晚五點抵天津濱海機場。一出關,就看到患有「僵直性頸椎鈣化症」的老友拄著柺杖,已在機場久候。我們激動擁抱良久!然後由他經營事業的獨子開車,送我們到一家名為「翠亨村」的餐廳進餐。 生平首次到天津,對於天津的交通堵塞,感到新鮮。我東張西望,看著車窗外的景觀,覺得天津與內地各大城市,並無不同;但別有一種古都展現新貌的大氣魄!很多舊社區都在大興土木,汰舊換新。我們行經「海河區」,覺得海河夜特別漂亮,比起高雄市愛河夜景,另有一種北國風味。友人兒子還特別繞行天津一些景致特殊的別墅洋房,據說裡頭住了不少各行各業的「高人」,頗有一種庭院深深之感。然後在友人護送下,馳赴南開大學明珠園賓館,友人直到一切停當方才離去。 10月16日一大早,我在南開大學「東方藝術大樓演播廳」出席「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十五屆年會暨唐代文學國際研討會」開幕式,近一百五十位來自港、臺、日本、韓國及內地各大學的唐代文學專家,齊聚一堂;可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光是臺灣地區,就有九位學者與會,算是規模不算小的隊伍。 與會學者,多數神交多年;如今相聚,一見如故。如學會會長陳尚君教授、南開大學的孫昌武教授、葉嘉瑩教授、上海社會科學院陳伯海教授、復旦大學蔣凡教授都在這次的會議上相見甚歡。自10月16日起,連續兩天學術研討,分成四個場子同時進行。我在大會見識到大陸老輩學者持久不衰的學術功底,也見證到60年70年次大陸年輕學者令人刮目相看的學術成果;可謂滿載而歸,不虛此行! 10月19日全天,我沒參加大會安排的「遵化清東陵文物」參觀活動。我跟隨友人赴天津紅橋區,拜訪其恩師—王學奇教授。王教授高齡91,仍在學術第一線。其《元曲釋詞》、《關漢卿全集校注》、《金元明清曲辭通釋》、《元曲選校注》、《笠翁傳奇十種校注》,都是權威之作,在台灣學界赫赫有名!我們一見如故,就在他狹窄住房內閒聊家常。他生活快一個世紀,歷經大陸社會各階段變化,使他擁有獨到的生活智慧與觀物角度;言語語鏗鏘,絲毫不像高齡老人。更令人驚訝的是:夫人王靜竹教授中風多年,無法言語;全賴王教授與兒子,不離不棄,親自照料;這是多麼艱難的工作、多麼可貴的情分! 拜別王學奇教授,我們回到友人公子家。他經營一間「展覽館設計公司」,自任設計總監,在天津開發區擁有大型製作工廠。我們在其豪宅閒聊,他出身天津美院,學的是油畫,四十出頭,才情很高,卻行事謙抑;尤為難得的是:他有反哺父母的實際行動、言談間更能感受到強烈愛國心以及對時局的憂患意識。退休的老友夫妻,受到十足的照顧。這一點使我深為老友慶幸:「好兒子真的不必多,只要一個就夠了!」 (三) 我的天津之行,接觸層面也許不廣,但從行經的高架道路、看到不少寫著「拆」字的舊社區,已能感受到這個古都,正迅速展現新貌。再從唐代學界同行、親朋師長,感受到天津人的友善和對臺灣的關切。植根於人性的中華傳統美德,例如:孝順、忠誠、友愛、和善,在天津的民間生活中,其實並未消逝! 歷史無法重演,兩岸各自發展的歷程,卻容許遐想一番。當兩岸簽署ECFA,臺灣方面,自主性的文化創意以及高科技管理能力,已積累不可小覷的軟實力;而大陸人才濟濟,又懷著強烈發展意識,充沛的人力資源,肯定會在未來頻繁的互動中,發揮巨大的影響! 兩岸的未來,會是怎樣的光景?誰能預測得了?兩岸領導人如肯少講政治、多講人性;秉持真誠的態度,發揮善意友愛、彼此尊重諒解,還有什麼仇隙不能消除?當大家族有小弟鬧分家,作大哥的包容態度,往往成為化解家族分裂危機的關鍵。 看到內地人民逐漸富庶,國力日益強大;身為一個臺灣學者,還是感到非常高興,也願意正面看待兩岸關係,祈願兩岸能朝著的和平的道路往前發展。
(本文以〈永不消逝的傳統美德〉為題,摘要刊載於2011年1月15日《人民政協報》副刊《兩岸經合》週刊、C1版面)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