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03 00:59:29瀏覽115|回應0|推薦2 | |
話說,教育部長說教育部要組織改造,希望夠培育「改革創新的領航者」。但我必須說,教育部又沒有搞對問題的癥結點。 台灣現在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已經是「改革創新的領航者」了,原因在於在年輕人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已經接觸到大量國外的資訊,國際化的程度並不差。他們從國外的流行資訊當中,已經了解到國外產品的優缺點,並且熟稔這些產品的特性,甚至希望能夠把這些心得用在他們所想投入行業中。然而,讓年輕人所失望的是,台灣的產業、公司的文化是極為保守又固執的。年輕人的滿腔熱血以及希望,被思考以及觀念落後的台灣產業以及公司所澆熄。在這樣的現象下,你要台灣的年輕人如何願意投入產業中工作? 台灣的公司,尤其是中小企業,很多的組織運作模式是老舊的,甚至連老闆的思維也是老舊的。很多年輕人受過高等教育,抱持著倫理道德以及創新先進的思維,因為古板又落後的公司及老闆,不願在老舊的產業中奮鬥,所以寧可主動失業或者出國,我們的產業、社會以及政府單位是沒有理由及資格抱怨找不人才或者產業落後於其他亞洲國家。 最後回到教育部的改革。我個人認為教育部應該坦率地面對這個真相,而不是鴕鳥心態或者故意繞路迴避這個問題。台灣的年輕人沒有時間再拖下去,最好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年輕人直接從四年級生、五年級生身上奪權、奪資源,不需要再顧及老舊的潛規則或者威權的倫理道德。因為大人的「政治運作」已經沒有任何效率以及公平正義。 2.年輕人用最低成本創業,用最流行的知識以及智慧,創造出新的需求,服務對象是同輩的年輕人以及之後的後輩。不要再顧及老一輩的臉色,因為年輕人與上一輩的代溝以及觀念是絕對沒有辦法填平的。 3.尋找志同道合的同儕,為社會創出新的服務以及貢獻。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