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9/09 16:42:27瀏覽4045|回應5|推薦38 | |
圖文創作:《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 Part 1:孩子的畫與話 我有一個很愛閱讀的媽媽, 只要有書看,她就好開心好滿足。 每次看著媽媽抱著書,自得其樂的樣子, 我和哥哥就很好奇,書到底有什麼魔力,可以把媽媽迷成這樣 ? 尤其媽媽很會說故事, 小時候睡覺前,最期待媽媽講床邊故事。 不過,媽媽很健忘,常在最緊要的關頭,忘記最重要的情節。 害我和哥哥氣得牙癢癢的,恨不得馬上去圖書館把書借回來看。 有趣的是,很多故事改編成電影後, 媽媽總是對故事的結局不滿意。 我和哥哥只好又陪著媽媽,去圖書館借原著回來看, 如果書上寫的不是她期待的情節, 媽媽總是固執的看很多翻譯的版本才會死心。 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媽媽,我和哥哥從小就愛上了閱讀, 看著家裡堆積如山的書, 就知道我們一家人都和媽媽一樣變成書蟲了。 Part 2:媽媽的觀點:
陪伴孩子,找到閱讀的感動和樂趣
很多大人都期待孩子大量閱讀,卻從來沒問過自己是否喜歡閱讀。其實,孩子需要的只是一種閱讀的氣氛,一個能打到心坎裡的故事,或者僅僅只是需要一個愛看書的大人和他分享閱讀的樂趣。 與其強迫孩子去學作文,不如先讓自己愛上閱讀。唯有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孩子。我一直深信,只要孩子受到感動,有一點點感覺了,產生好奇心,燃起趣味的火花,書裡的文字就會變成一個又一個的音符,在孩子的耳邊時不時地哼唱著,牽引孩子尋找下一本書,下一個感動。 當然囉,引導孩子走入閱讀的世界,除了大人以身作則之外,還需要一些引領的方法。譬如:每次說故事時,我總會留下一些伏筆或故意吊孩子的胃口,讓孩子自己去找書探個究竟。不說標準的答案,不按書裡既定的脈絡去走,留給孩子一些想像的空間,反而能增加孩子閱讀的動力。 如果書裡文字敘訴比較長,找不到易讀的版本,通常我會先透過影像吸引孩子的目光。看過影片之後再來閱讀,孩子找到熟悉的親切感,自然就能抓住文字的脈動,一字一句的讀下去。萬一,孩子只喜歡看影片而懶得閱讀,有時我也會嘗試和孩子一邊看書一邊討論,然後用錄音筆錄製下來。大部分的孩子都會因為聽到自己的聲音而拉長耳朵睜大眼睛,進而對照書裡的情節一頁一頁的翻閱,不知不覺就讀完了。 孩子表現優異時,我也會特別送書做為鼓勵。有時還會鼓勵孩子閱讀同一個作家的系列作品。因為一個作家的寫作風格,會隨著他的生命歷程而改變。從作品看到作家的成長,對孩子而言也是一種閱讀的趣味。 不只是媽媽陪著孩子閱讀,爸爸的角色也不容小覷。我曾經看過一則動人的故事,美國有一位父親波奇納,從女兒愛莉絲四年級開始,每天朗讀故事給她聽。初期父女約定共讀一百個夜晚,但一百天過去了,他們卻不想停止,反而三百天、五百天繼續共讀下去,最後乾脆不訂日期了,把這個閱讀約定(每天最少朗讀十分鐘),稱為「閱讀連勝」計畫。 後來,波奇納的生活出現意外的轉折(和愛莉絲的媽媽離婚、愛莉絲的姐姐離家去德國唸書),家中僅剩下父女兩人,這個每晚共讀的習慣竟成為波奇納情感的慰藉,以及陪伴愛莉絲的方式。從一開始朗讀童書,跟隨著愛莉絲成長的腳步,波奇納把朗讀的範圍擴大到莎士比亞戲劇和狄更斯小說,就連女兒外宿同學家或出門旅行每晚睡前打電話回家,他也把握這個機會在電話中朗讀一小段故事給女兒聽。 這個朗讀的承諾,持續了八年多,直到愛莉絲念大學住校為止,波奇納總共為女兒朗讀了3218個夜晚。愛莉絲更把這段父女共讀的歲月,寫成一本書<閱讀的承諾:父親和我們一起分享的書>,紀念父親如何使她愛上閱讀,成為一位作家,並透過一本又一本的好書,啟發她年幼的心靈。而波奇納雖然不再為女兒朗讀,卻到小學和老人院當志工,朗讀給小朋友和老人聽,用另一種形式,延續這段「為愛朗讀」的歲月。 德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愛看的類型書,每個階段想看的書都不同。最後想提醒父母的是,閱讀重質不重量,父母千萬不要強迫孩子一定要讀多少書或者非讀什麼書不可。陪伴孩子,找到閱讀的樂趣和感動,孩子自然就會愛上閱讀了。 文/黃淑文 圖/女兒小紅豆 刊於《媽咪寶貝》雜誌 2012年九月號 (每月連載) ★親子圖文專欄 延伸閱讀: -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