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07 20:37:55瀏覽1920|回應2|推薦49 | |
用媽媽愛孩子的初心,喚醒沉睡的花朵 不管是人或任何生命,都需要被愛、感覺自己被需要,才能活出自己存在的價值。 只要你真心關懷一個人,對方就會往好的方向改變 這是一個愛的故事。一個媽媽用愛孩子的初心,喚醒一顆顆沉睡的心靈,讓一直被這個社會排斥的精神病友,重新展開陽光般的笑臉。 希望你能在其中,看見動人的火花,與愛的力量。 文/圖 黃淑文 民國81年,台北市立療養院為了提供精神病人一個實際演練的工作情境。利用醫院的閒置空間,設計出「有何不可」咖啡屋,從製作餐點、飲料到服務客人,皆訓練病人擔任;而且,還聘請美川擔任這個專案計畫的負責人。 重拾帶孩子的初心,從「零」看待病友成長 「一個好的理想,看似簡單,有意義。執行起來,才發現腦子想的,和實際做的,差很多。」談及「有何不可」咖啡屋,訓練精神病人的心路歷程,美川的臉龐閃過很複雜,混合著喜悅與憂傷、掙扎與堅持,屬於一個媽媽才會有的神情。 「咖啡屋究竟要賣甚麼?是賣咖啡?還是訓練病人?」參觀外面的咖啡專賣店後,各種問題,不停地在美川的心裏盤繞。 經過一番討論,又重新回到初衷。咖啡屋的工作,還是以「訓練精神病人」、「提供真實的工作情境」為主。餐點的製作,則以簡單,但培養病人往後可以照顧自己、「以自己會煮東西給自己吃」為目標。 美川笑著說,咖啡屋的menu,只是模擬情境,提供操作簡單的冰咖啡(紅茶)、熱咖啡(紅茶),奶茶、檸檬紅茶;簡餐則提供烤厚片土司(加花生醬、果醬)、三明治、義大利麵、咖哩雞飯。 本來以為很簡單,但第一關要病人買材料,如:買馬鈴薯、洋蔥,紅蘿蔔過來咖啡屋,就遇到瓶頸。沒想到,病人連最簡單的買東西,連怎麼「問」、怎麼「挑選」都不會!結果,不是空手回來,就是買來爛掉的洋蔥、黑心的馬鈴薯等次級品。 「也許是一些菜販,看病人呆呆怪怪的,就趁機欺負病人,把爛掉的貨物賣給他們。」痛心的美川,只好重頭訓練,和秀美阿姨(工作人員)帶病人去菜市場,教他們如何選購,並尋找菜市場幾個固定的攤位,請老闆和夥計能幫忙照顧這些病友。 「剛開始會受挫的原因,是因為質疑病人,怎麼連最簡單的事,都不會做?」漸漸的,美川轉換思考,反問自己:「我沒教,他怎麼會?」因為,病人腦部受傷多年,有的甚至受損長達十幾、二十幾年,早已被家人遺棄、關起來或長期住院,導致生活的能力退化,甚至喪失殆盡,像個初生的孩子,甚麼都不會。 因此,美川回到當初帶孩子的初心:「把病人當作小孩,讓他重頭學習,給他時間,給他機會,容許他犯錯。熟能生巧,沒有人與生俱來就會。就像帶孩子一樣,怕孩子做不好,弄得亂七八糟,攬起來全部自己做,反而讓孩子失去學習的機會。」 美川說,為了讓病人透過工作訓練達到復建,有能力照顧自己、甚至有機會到社會工作。咖啡屋設計的餐點,都是選擇單純,但需要用手操作,能以「動作分解」教導病人為主。 譬如:煮咖啡,不是教病人直接用機器煮,而是用虹吸式,用酒精燈慢慢去煮;煮紅茶,不是買紅茶包,而是買紅茶葉,規定病人煮幾分鐘:炒咖哩雞,不是買冷凍包,而是從炒洋蔥、炒雞肉,拿刀子削、切、炒、煮,一個步驟,慢慢分解,讓病人從最基本的動作,重頭學會自己操練;另外,炒義大利麵,則一樣讓病人從最基本的炒絞肉、洋蔥、蕃茄開始學,煮一大鍋後,再分裝冷凍,並教病人如何微波。 訓練病友獨立,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美川說,其實她最期待的,是病人不只在咖啡屋,回去也可以煮給家裏的人吃。工作的訓練,是期待病人往後可以獨立,不必依靠別人,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另外,咖啡屋對病人的儀容、態度、準時上下班,也有嚴格的要求。」美川指出有些病人兩、三天才洗一次澡,身體常有味道。因此,她會明確要求病人「儀容要乾淨,別人看了才會歡喜。」、「工作時,要面帶微笑,不能心情不好,臉就臭臭的。」這些,都列入病人的工作考核。 「在準時方面,我要求的特別嚴格,那是往後跨出社會,最基本的態度和責任。」美川說,這些訓練看似簡單,光是準時,就要訓練一、兩個月。有時擔心病人無法達到要求,望著時鐘,一分一秒逼近,她的心跳便開始加速。如果,病人在前一分鐘如期抵達,懸在空中的心情,便突然如釋重負。萬一,病人又有所延誤,就會像洩了氣的氣球,擔心病人:「又怎麼了?是心情不好、工作有壓力?還是爬不起來,又找藉口?」 在這樣的過程,美川發現工作考核、評量、獎勵,對病人非常重要。因為同一份洗碗工作,有人常常打破碗盤,隨便用抹布摸一下,擦了就算;也有人做得很賣力,擦得亮晶晶。因此,漸進式的個別指導,每個月依據「工作考核表」個別獎勵,個別討論:「那個項目分數高?分數低?為甚麼?」讓病人有目標去努力,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每個月活動負責人、輔導員,與上班的全體病人,還會一起聚會討論。美川說,這也是一種團體治療。透過團體聚會,病人提出個別的難題,並學習去聽別人的想法,另外也刺激別的病人,設身處地去為對方著想。漸漸的,病人之間,會互相關懷,彼此影響,「看到別人被肯定,自己也想被誇獎」,就會努力改善自己的行為。 工作的成就感,終於為病人的生活帶來改變。病人獲得肯定、獎勵(或獎金),便開始學習使用零用錢,計畫消費。 由於病人吃藥引發副作用,常會導致喉嚨乾渴。起初,大部分的病人,都把錢拿去買飲料,全數花光。這時美川便藉機提醒病人:「萬一爸爸、媽媽年紀大了,無法照顧你們,要如何獨立?」並開始教導病人做金錢管理。 「透過買東西,也讓我看到病人的潛力。」美川說,有的病人,用得來的工資,買衣服,買口紅,開始打扮自己,讓自己得到快樂。也有的病人很會精打細算,用便宜的價格,買來的東西,卻讓人眼睛一亮。 一點一滴,建立一個人的自信 接著,美川露出欣慰的笑容:「在咖啡屋,我看到一個人的自信,原來是這樣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 美川指出,很多病人生病久了,覺得自己的存在,完全沒有意義。初到咖啡屋,有許多人外表的打扮,都很隨便。有時天氣很熱,還穿一件厚外套;有時天氣很冷,卻只穿一件短T袖。他們對外在的刺激,就像一個空洞的軀殼,毫無感覺。因為,不管表現好或壞,根本沒有人會注意、或關心。 但在咖啡屋,有人要求,有人關心,有人叮嚀,還有同儕彼此加油打氣。病人從原本呆滯、兩眼無神的表情,漸漸露出笑容,冒出生命的火花。 美川還舉一個女病人為例: 「那是一個漂亮、清秀,二十來歲的女孩,初來咖啡屋時,每天穿著七分褲、拖著一雙涼鞋,表情呆滯、渙散,好像菜市場的歐巴桑。但是,訓練一段時間後,便開始打扮自己,穿起合宜的衣服,露出甜美的笑容,漸漸活出自己的自信,也活出屬於那個年紀的青春。」 美川揚起嘴角,難掩欣喜的說:「這就好比一朵沉睡的花朵,受到陽光、雨水的滋潤,漸漸又綻開美麗的容顏。」可見,人都需要被愛、被需要,才能活出自己存在的價值。 我通過美川的笑容,望著窗外那一朵朵隨著微風搖擺,在陽光下傲然挺立的花兒。 我看到花兒的美麗,除了來自「內在」往上生長的動力,還有「外在」,願意傾心澆灌的人,綿綿不斷,投注的溫情和關懷。 願更多精神病友,走出陰影,重拾陽光下的歡笑 。 ★ 延伸閱讀: (一)大哥哥謝謝我聽他說話
(三)正常人,就比較正常嗎? ★ 淑文最新動態: 11/26週六上午10點--12點,淑文在台北光復北路<純青福利基金會>舉辦親子講座「媽媽的讀心術:不管孩子飛多遠,都不會忘記回家的路」這是公益免費講座,但要事先線上報名喔。 http://www.chun-ching.org.tw/classpost.asp?pno=153 ★ 好消息 : 淑文的書(圓神書系兩本七五折) - ★ 《媽咪寶貝 》從十二月起,每月連載淑文和小紅豆的親子圖文創作。 - 小紅豆元氣專欄(一):生活的魔法,找到可以飛翔的翅膀 小紅豆元氣專欄(二): 媽媽沒說出口的秘密 小紅豆元氣專欄(三): 爸媽大不同,應變之道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