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22 07:45:39瀏覽1255|回應4|推薦49 | |
大家看馬王的大秀,一大堆人起鬨;您真的那麼不擔心‧‧‧ 泥人則的確很有些擔心‧‧‧為島嶼的前途憂慮 藍綠老將紛紛出手,社運隨時上場,真只是一場百年一見的「嘉年華會」嗎 然而,有什麼辦法呢,一個內部沒有基本共識的社會‧‧‧ 怎麼看,怎麼想,似乎都是無法變動的、只有更為混亂的局勢 有沒有方便的解法?──當前啊,讓我想起‧‧‧ ‧‧‧想起當年美國的「圍堵政策」真是很具有洞察力的理論 「被圍堵者」將發生內爭,因為統治菁英之間無向外發展的機會,內部發展遇到瓶頸時,在理未易明的情況下,除了相互指責,形成內鬥之外,如何能充分表現自身的能力? 就像資本主義,為何能夠繼續存在;因為他錢多,沒有人能圍堵錢,錢具有高度的滲透性,不過,擔任世界警察的圍堵代價很高,花費得現在已經沒那麼有錢了 社會主義,為何不能夠存在,因為他被資本主義圍堵了,他的錢不夠,無法突破對手的圍堵,只好敗陣下來,看資本主義國家公開展示其成果 真是好厲害的圍堵,真是厲害的肯楠先生啊,用這一招就把強敵壓垮了──今天的世局好像也可以用這「圍堵」解說;所謂自由世界的經濟不景氣,把所有的國家都「無形圍堵」得透不過氣來,各自想求自保;有些如希臘、義大利都內部大亂了;只有美國由於錢隨他印,滲透力仍然還有相當效果,其他各國莫不一團亂,各自設法‧‧‧如,日本默默進行軍國主義,透過製造國際緊張局勢,意圖不顧可能引發戰爭的危險,以推動其軍事工商業共同體,突破這「無形圍堵」,而有購買釣魚島的計畫‧‧‧ 只有我們離奇的島嶼,似乎自身不只「圍堵」自己,並且還積極地「分化」自身‧‧‧ 看哪,我們是內部藍綠互相廝殺,不肯一致對外,更彼此大力消耗;面對世界經濟不景氣的「無形圍堵」── 綠的以絕對強勢定義了「愛台灣」,鞏固自身的陣營──這「台灣」是「自外於中國」的台灣,是一種高調「尊嚴」的「自我圍堵」──尤其,在當前世界景氣蕭條的時代裡,由於對岸人口所形成的經濟規模,以及其重工業與文化的基礎,世界幾乎對於中國所強調的「和平崛起」已成為共識的時代,這高調「自外於中國」」真是一種「自我圍堵」; 藍的執政者面對世界經濟不景氣的「無形圍堵」,則利用對岸的「和平紅利」,在該世界性的「圍堵」局勢中獲得透幾口氣;但另一方面則面對美日霸權製造的二二八陰影、美麗島陰影,只知卑順地迎合那種「愛台灣」,那是利用了自身與中國較有淵源,較有短期的功利可得,其實也日益地陷於「愛台灣」的「自我圍堵」之中。
以上,是由圍堵的理論上考察所得的概要。 不過,更深入的考察,則是必須進入當前最讓我們遺憾的不幸現實; 因為,今天我們島上簡直已是一種「內戰」的型態──內戰是所有戰爭型態中最悲慘的型態,尤其,當其不肯或不敢揭開外國霸權勢力的操弄,而一直對自己的鄰居或是朋友,甚至對自己的兄弟攻擊的時候‧‧‧這形成了島內認同紛亂與分裂的問題 此外,更糟糕的是,最近以來,過去還重視這類認同的問題,似乎對於這類不合理現象有著合理的憤怒,是由於會痛吧,使人們不能不省思; 然而,如今大家已經不談那些不合理,似乎就已經沒有問題了‧‧‧ 然而,不談該問題,真就是它已經自我痊癒了嗎? 其實,藍與綠是在日益麻痺的情況下,做著極大的消耗──尤其,想想政黨輪替,理論上是好事,但是對於缺乏社會共識的個體言,這種高度的擺盪,對於我們的社會發展,怎會有去腐生新的作用,不過只是「團結對付異己」吧‧‧‧這就形成了今天我們島嶼讓人擔憂的處境‧‧‧將成為一個無以為繼的島嶼啊,那會是有積極意義的嗎? 這是最近拜讀在天下雜誌的網上著名的彭明輝教授的「台灣,一個無以為繼的社會」2013/09/16之後,我深刻的感受;作者透過該一題目很讓人警醒,但是,其內文以「島上有人才」,攻擊管中閔院士的「島上無人才」之說,並嘲笑對手對於現實之驚訝;然後提出那似乎很具人文素養的結論,那所謂── 「我希望經濟學家恢復亞當史密的人道精神和倫理學涵養,我希望經濟學家像個有腦又有心的「完整的人」!」〈全文附於後〉 然而,彭教授對於管院士的猛力攻擊或許很多都對;甚至於個人也深深擔心,長此以往,我們的島嶼真會是一個難以為繼的社會;‧‧‧‧‧然而,真的僅僅如此就能夠處理我們島嶼的問題了麼?個人對於斯密當年高舉的「道德情操論」之種種,也頗傾心,然而,彭的觀點是太過於一廂情願了──個人認為既使我們真能起亞當斯密於地下,他應該絕對沒有見過我們島上今天內部高度分裂的民主情況,誰能說亞當斯密會真有把握處理我們如此特殊的局面啊。 想想,我們島上每一個執政黨,上台就開始準備下一屆的競選;野黨就開始全力地把對方醜化;同時,繼續著前一選舉時的高度動員;另一方面,應該深思的是,先進國家的投票率通常都比我們低很多,有人說我們的人民更關心政治,似乎是好事;然而,那真是好事嗎?其實,那代表的不是民主程度高,而是人民分裂的程度高,懷疑對手的程度高啊;高度分裂易於呈現責求對手的完美主義,也自然導致擴大對立,社會必然會出現日趨動盪的現象──這是否今天我們社會所面對的真實現象?這樣的居高不下的完美主義,對於現實人生,已知絕非好事;對於現實社會言,難道竟然會是好事;現實與理想的差距應該是哲學上,值得思辨考察的問題,不應該是數學式,截然的是非問題啊! 換言之,個人的憂心在於社會認同分裂的問題,才是今天社會政經各方面問題的癥結之真正所在;我個人相信島上是有人才的,但是無論哪一種人才,能夠讓它們自由選擇的話,真會有哪一種人才,會喜歡待在這樣認同分裂,時常要受到「政黨輪替」異常衝擊的社會裡啊? 然而,在屈服於美日霸權操弄的慣性下,藍綠菁英以及朝野學院大師卻在這個問題上都趨於麻木,不知道應該勇敢面對真實的問題癥結,才可能找到由我們歷史積累的重重問題裡走出來的機會,否則就只能心盲、理盲地日益步上集體高度內耗而終至於毀滅之途啊。 一個公民郭譽孚敬白 〈如果您對於本文的論述,有一些同感,建議您可續讀本格的下列諸文,也請代轉貼散佈〉 ,,,,,,,,,,,,,,,,,,,,,,,,,,,,,,,,,,,,,,,,,,,,,,,,,,,,,,,,,,,,,,,,,,,,,,,,,,,,,,,,,, 個人對於「馬王爭」」的全盤認知與對於當前「民氣可用」的建議〈增補抗辯文〉http://classic-blog.udn.com/h1234567am/8510291
勵志台灣大哀詞 http://classic-blog.udn.com/h1234567am/article?f_ART_CATE=104526 ,,,,,,,,,,,,,,,,,,,,,,,,,,,,,,,,,,,,,,,,,,,,,,,,,,,,,,,,,,,,,,,,,,,,,,, 彭明輝:台灣,一個無以為繼的社會〈轉貼自網路上「天下雜誌」專欄〉 2013/09/16 九月份的《天下雜誌》說,過去十年台灣每年平均新增債務1,853億,照這個速度推估下去,2016的預算就會編不出來。而高雄市已經因為明年度預算編列不出來,以致市議會會期延後一週開始;最後提出的預算雖經議會刪減,還是要舉債120億。這個政府的財務已經瀕於「崩」塌邊緣了。 入不敷出的第一個原因是政府該收的稅不去收。根據Heritage Foundation在2012年和2013年發佈的統計,台灣的政府稅負所佔GDP百分比遠低於其他亞洲三小龍,以及帶頭推動減稅與民營化的英美兩國: 稅負低得極端不正常,但是薪水階級和中小企業老闆並不開心,因為減稅的主要對象是最有錢的人和高科技產業。能賺錢的人不用繳稅,賺不到錢的稅負一點也不能少,難怪傳統產業一一倒閉,薪水階級日子過不下去。 沒有產業就沒有經濟,問題是政府除了補貼之外根本毫無其他產業政策。財團嫌工業區土地價格高,政府就徵收農地來辦科學園區,廠商從工業區搬進科學園區,廠租低於政府成本,可享五年免稅,實際上營業內容卻根本沒有變。科學園區一再擴編,實際上百弊而無一利:產業技術沒有提升,倒是政府稅基一再流失,並導致工業區沒落。更荒謬的是,國科會變成台灣最主要的產業主管機構,而經濟部工業局反而變成可有可無,行政院組織法形同虛設。 財團還不滿意,那就由政府帶頭壓低工資與勞動條件。號稱人力精簡,其實是把公務員改成約聘僱,逃避退撫金;然後再把約聘僱改成跟派遣公司簽約,實際執行政府公務的人又多了一層的剝削;最後乾脆把政府業務當計劃委外辦理,創造了一大堆「非正式經濟部門」的短期工作。非典就業最重要的最終聘僱單位就是政府,帶頭壓榨勞動力的就是政府,無良的企業當然樂於跟進。於是,台灣製造業的人均產值是韓國的117%,平均工資卻只有韓國的52%。如果你再把「稅負不到韓國的三分之一」納入考慮,台灣的勞動力市場真的是完全向資方傾斜的資方市場。 面對這麼鮮明的不公不義,中研院院士管中閔竟然指責勞方沒有能力從事高階工作,又不願意做低薪的下賤工作。管中閔對台韓社會現實的無知程度讓人瞠目結舌,而他關於兩國產業問題的診斷更是荒唐透頂。要說台灣的高階人才不如韓國,這種話會讓知情的人笑掉大牙。以攸關IT產業的電子與電機人才為例,美國電機與電子工程師學會的會士資格(IEEE fellow)是全球公認的個人學術成就。2010年到2012年這三年期間,亞洲各國所獲得的新會士人數分別是:日本47人,台灣30人,香港26人,中國20人,韓國13人,新加坡9人。如果以每百萬人口所擁有的新會士人數計算,排名是:香港3.714、新加坡1.800、台灣1.304、日本0.367、韓國0.265、中國0.015──香港和新加坡的會士主要是靠挖角而非自己培養,因此台灣的表現絕對傲視亞洲。 這麼簡單的事實,中研院的院士卻看不懂而亂開處方,你就知道:管經濟政策的人只會寫論文而不懂產業與社會現實,別說救不了台灣,甚至還會讓台灣的經濟雪上加霜。偏偏,2016年以前台灣的產業、財經與高教政策還是掌握在這些書呆子手上,你能對台灣的未來有什麼期待? 等到2016年,大陸追上來了,那時候才開始重新擬產業發展政策,只怕太晚了。產業垮了,財政垮了,高等教育垮了,接著就是房地產崩了,軍公教人員減薪,民間消費能力跟著垮了。 一位朋友到處演講談「永續台灣」,我跟他說:台灣在2020年以前就無以為繼了,談什麼永續?碰到荒野保護協會的朋友,我跟他說:你們別再講了,2020年之後台灣除了荒野還能剩下什麼?碰到一位剛考上高考的年輕人,我跟他說:要存錢,你們以後不會有退休金。碰到一位獨身的朋友,我跟他說:你最好,什麼都不需要煩惱。他回答我:我50歲的時候台灣就垮了,後半生怎麼過?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