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教科書中的『濱田彌兵衛事件』之平議
2015/07/30 23:13:43瀏覽2237|回應0|推薦11

關於教科書中的『濱田彌兵衛事件』之平議

該一段歷史的概要,由荷蘭人看,日本船長運來台灣大批武器與人員,且勾結土著,意圖可疑,荷人當然必須明快處理;只是荷人不知日本武士道的特殊性,一時大意失荊州。日人卻在台大力宣揚其武士精神,不曾檢討其自身行事之粗率──公然載著一群原民與大批武器,意欲何為;如此武士道之「自大」,我們實在有必要指出相關的幾方面:

如果不能如此仔細處理,則沒有足夠的教學價值,應該無須成為教材。 

一、                該事件的國際背景──荷蘭的實力

荷蘭當年是歐陸新興的新教小國家,以其卓越的地理位置而發展了商業,那是「由買而賣」「只從事買賣與運輸而已」「而英國人則自植、耕、剪毛、織布而賣」[1];它原為天主教大國西班牙的領地,自十六世紀中葉以來,長期在英國支援下,向西班牙爭取獨立自主;1588年,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它獲得更大的發展;英國則走向工業革命;兩國雖已漸衝突,但仍常聯合[2];據稱,荷首府阿姆斯特丹在1620年,其社會財富雖多,但人口僅有十萬人;甚至,至百年後,也僅有二十萬人;沒有歐陸其他大國首府的人口水平──「這個時期,人們普遍認為,國家的對外和對內力量以及上層的安危,都取決於盡可能大的人口數字」〈引自「近代經濟史──從十四世紀末至十九世紀下半葉」,漢斯、豪斯赫爾著,商務,頁138〉;其國家的商業,據稱,1660年,全歐遠洋航運船舶約二萬艘,其中八成為荷人所有;然而,當時1633年的日本江戶,自從幕府嚴格推動「參覲交代」之制,把各地大名的妻眷子女輪流集中於其城裡為人質;所以,該城為供應民生所需,商業發達,人口很早就超過了五十萬人。

荷蘭是最早來到中國的商業帝國之一,他派出了最早見到中國皇帝之歐洲使節;據稱,他首先接受了中國皇家的「跪拜要求」[3];使中國皇帝認定「跪拜」為外國使節應可接受的朝儀。‧‧‧

二、                日本的社會文化背景

日本傳統社會是極端的封建社會,其武士作為主子爪牙的文化;日本武士在德川時代,對於「失禮」的平民,有隨手斬殺的特權,名為「切捨御免」,除了效忠於主君外,以「葉隱聞書」中的「或許死得沒有價值,是犬死或狂死,但不可恥。死就是目的,這才是武士道中最重要的。」「『武勇的品德須有狂質』……這種認知與我的覺悟如此不謀而合。打那以後,我決心更要發狂。」與「我曾在嘉瀨殺過犯人,那真是格外爽快的心情。對殺人感覺厭惡,大概是精神病的前兆。」作為傳承的典範;與其他民族之武人文化不同;其作為對於不知其究竟的其他民族往往有震懾作用。其作為直到明治維新時,還有讓洋人感到難以卒睹的情況。〈實例可見於新渡戶稻造的「武士道」一書,該書是文宣品1900年對西方的文宣品,其中多美化,但其中「切腹」之例

則為真實,請參看;另關於震懾情況,1868年,土佐藩兵開

砲殺死法艦水兵十一人;法方憤怒,幕府責成土佐藩以切腹賠

罪;行刑多人之後;法國艦長不忍再看,喝止;尚未切腹者獲

改判流刑;本文指此。日本官定的始祖神話故事「古事記」中,有天照大神之父神,殺死其子火神,不僅其子頭、首、腹、腳各成一新神,並且其刀上倘下的血滴,也會成為新的神;可幫助我們理解日人確實有與他民族的精神狀態[4]

 三、                日本當年的歷史背景

豐臣秀吉時代,1594年,已有向「高山國」招降之事;德川家康擊潰豐臣秀賴之後,因秀賴受天主教支持,且一直未找到秀賴,並且日人本對台灣有野心;濱田事件發生於1626~1629年之間,這時正當德川幕府「鎖國」〈1639〉前,幕府受到天主教徒問題嚴重困擾,雖發動種種殺戮侮辱作法,最後導致大屠殺的「島原之亂」期間的一段插曲。

事件主角濱田船長的幕後指揮者是長崎代官末次平藏,平藏是與其前任長崎代官村山等安長期鬥爭獲勝,使天主教徒村山全家滅絕而取得其在長崎權位的實力人物。

原來,對於這私運武器來台的濱田彌兵衛事件有一段不可不知的前史,那是1615年,原長崎代官村山因受疑為天主教徒而曾請得征台灣之「朱印狀」作為報效自清;村山派其子秋安,出船十三艘赴台,因颱風失敗,僅一船抵台,船員被圍而自殺;另數艘到福建海岸行劫;秋安失蹤;適家康卒,平藏與村山對質,先平藏以誣告而敗;後平藏再揭村山子為牧師,曾在「大阪之戰」通敵之罪證;村山事洩,在江戶執行死刑,一族十三人,含三歲幼子,磔刑於長崎[5]

也就是如此時代背景下,平藏手下的濱田船長先起商務糾紛,又製造土著獻地之說;後更運來台大量武器而被查獲;想想,既使「大航海時代」真沒有章法可以約束;然而,就事論事,其行事顯然粗率,才會被查獲;對比於1863年生麥事件後,該事件兇手奈良原奉命出面應付時,曾率敢死隊八十一人扮小販欲上英艦,意圖殺光英將校,奪取英國軍艦;惜雖未被識破,因英人僅准兩人登艦,而未實際進行[6];相較兩者,濱田粗率之冒險武勇,豈非其粗率僥倖,實為應該檢討之事。

 四、                史實概評:

一〉 若是日本人的教科書,也應該檢討批判濱田之粗率;但是,皇民化的教科書,只在宣揚其國威,張揚其傳統所謂「武士道」之精神,如上所引,則其唱的「不怕死」「不起辨別心」,確實已可由該故事中表達。

二〉 當年荷蘭的國際地位,相當特殊,其作為之委屈求全,應該可說相當有自知之明;若讀此故事,教師不能助學生考察此一部份,死背死記,因而學生從此看輕荷蘭人,崇拜粗率的日本濱田船長,此中責任應該在誰?

三〉 作為一個教師,個人認為應該借機講解,本事件發生時,關於日本史的大背景,讓我們學子借機多理解鄰國的歷史與文化。換言之,該一離奇的國際事件,究竟如何結束的?在空中大學的教科書中,曾經接受皇民化教育的曹永和院士,在其大作「台灣長官Pieter Nuyts─濱田彌兵衛事件與東亞貿易、國際衝突」一文中,說是「熟悉日本政治內情的Jacques Specx擔任總督……認為事情的癥結、日本人的不滿,都是朝著Nuyts而來,若犧牲Nuyts,事情或能迅速解決。當此之時,日方態度較激進的末次平藏已於1630年死亡,為雙方和解開啟一道曙光。1632年,荷蘭人將Nuyts引渡給日本, 日本隨即釋放監禁的荷蘭人,解除禁令。歷時五年的濱田彌兵衛事件,終於落幕。1636年,監禁四年的Nuyts,因荷蘭贈獻給日本的大燈架,始獲釋放。[7];史實真的只是那樣的嗎?

史實應該是如前所及,荷蘭國富而人少,國力實在不足;而就所知,荷人在日本的商務利益在其殖民事業中,所佔比例高;所以,荷蘭人在日本所取姿勢很低。例如,該事件的五年期間,日本反天主教政策中,信仰新教的荷蘭商館往往努力配合,據稱在後來慘烈鎮壓「島原教亂」[8]1637~1638〉時,幕府軍苦攻四個月,荷蘭軍艦曾經奉命發炮426發助攻;這類的姿勢,應該就是該事件拖延的理由──如果,換成前及的英國一定完全不同了。

此外,應該指出的,是曹所稱「日方態度較激進的末次平藏已於1630年死亡,為雙方和解開起一道曙光」;在日本當年階級社會的封建道德裡,如果幕府當局滿意,末次真的有那樣的「主體性」嗎?加以我們細讀日本史,且考查日本人物辭典的「末次平藏」條,可發現如下的記載──「幕府受教士動作的威脅,到寬永十四年,還有征伐呂宋的圖謀。翌年冬,使末次平藏向荷人借船,以運兵卒……」[9]與「名政直,通稱平藏。江戶幕府初期的貿易商。男,?~1647〈?~正保4〉。長崎钜賈,同東南亞各國從事貿易。1616年任長崎代官。其使用的商船被稱為『末次船』。[10];兩個資料都顯示了「末次平藏」並未在1630年死亡;何以稱其死於1630年;由上兩資料看,則曹所說之1630年死亡,顯然有誤;不知是否受當年皇民教科書影響,才如此強調該日人之重要性?或只是不願呈現當年日人長期反基督教運動之慘烈,有以致之?

 

 

以上史實,請參考。歡迎賜教。



[1] 「荷蘭型貿易國家的生成」,西洋經濟史論集〈第一輯〉,周憲文譯,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859

[2] 1619年,荷英訂立「防衛條約」,意圖共同消滅西、葡在東方的海上勢力;並約定瓜分摩鹿加群島的香料;1622年,荷、英取消該防衛條約;1623年,英荷在安汶那衝突,荷人屠殺英人。引自「日本史」,第四冊,鄭學稼著,黎明文化,頁30

[3] 「初闖日本的荷蘭人」,美、唐納德‧基恩著,王之光譯;收入「日本文化的歷史蹤跡」,杭州大學出版社,頁86

[4] 可見於「日本神話故事」,星光出版社,頁42~45。本書前有輔仁大學外語學院院長林水福之導讀。

[5] 「十七世紀日本人之台灣侵略行動」,岩生成一著,收入「台灣經濟史八集」,台灣銀行研究室,頁14~21

[6] 「日本明治維新史」,池田敬正等著,汪公紀、陳固亭等譯,國防研究院印行,頁124

[7] 「台灣歷史人物與事件」,曹永和、張勝彥、吳文星、蔡相煇、詹素娟、戴寶村編著,國立空中大學印行,頁40

[8]島原為日本北九洲地名,1570年代,曾經為日本天主教大名的領地,強迫居民改信天主教;1637年,在德川幕府長期反「洋教」的殘酷政策下,天草與島原教徒聚眾抗暴;其首領率教眾三萬七千人,其中武裝力量一萬多人,據守有馬舊城,歷經四個多月,才被附近各地大名集結的兵力十二萬五千人攻破;據稱只有四百人出逃,其他皆戰死。此役後,德川幕府正式公佈了「鎖國令」;僅准姿勢最低且曾經幫助打擊天主教的荷蘭人保持通商關係;以防止日人受洋教之影響。

[9]此借船事,可見於「日本史」,第四冊,鄭學稼著,黎明文化印行,頁87

[10]商務印書館的「日本人物辭典」。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234567am&aid=2686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