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回應 ―― 認同危機豈因意識形態西化
2013/01/06 13:58:06瀏覽1498|回應81|推薦4

2012.12.29 旺報(紅字部分未刊出)

兩岸間的「認同」議題倍受關切,連不久前的「臺北會談」,也以「強化認同互信、深化和平發展」為主題。臺灣大學黃光國教授日前在本報以「兩岸認同分歧擴大的關鍵因素」一文談此「認同」議題,論點堪值商榷。

首先,對於兩岸認同與互信的落差,黃教授認為,是因為「關鍵在於雙方意識型態的『全盤西化』」。如此說法,便可推敲﹕如果「雙方意識形態」真的都「全西化」了,雙方的認同和互信必然接近。但實況是,臺灣確實在「意識形態」上幾乎「全盤西化」了,目前正如黃教授所形容的,是用已經體制化的「自由、 民主、人權」「來抗拒大陸『統戰』」。至於大陸,哪裡有體制化的「自由、 民主、人權」?大陸的「意識形態」算得上「全盤西化」嗎?大陸只是在社會學科的思維方式和理論框架方面「高度西化」,而這離「意識形態全盤西化」還差很遠。黃教授的「雙方意識型態的『全盤西化』」說,欠嚴謹。

其次,如果兩岸間的差別真的「關鍵」僅在於「意識形態」的有無「西化」,則兩岸關係會遠比現在簡單。這麼說,是因為臺灣內部對兩岸關係並非只有一種「主流」聲音,而是兩種﹕藍營和綠營的不同聲音,兩岸關係因此變複雜。

在認同「中華民國」,因而也很容易認同「既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藍營眼裡,兩岸矛盾是單純的「意識形態」隔閡,只要大陸民主化,和臺灣有相同的「自由、 民主、人權」,兩岸很容易走到一起。但在綠營看來,兩岸不僅是目前的「意識形態隔閡」,更是永恆的「族群隔閡」﹕臺灣人不是中國人。

兩岸目前的「意識形態隔閡」,是由對岸在民主化上的落後造成的,是共產黨責任;但綠營的「族群隔閡」起源,卻與共產黨無關,是國民黨要擔部分責任,具體來說,讓綠營「中國認同」全盤消失的源頭,就在當年國民黨擴大化鎮壓本地臺灣人反抗國府不當統治的「二二八事件」。「意識形態隔閡」易於化解,因此,以歐洲為例,1989年東歐一民主化,只有「意識形態隔閡」,沒有「族群隔閡」的東西兩德立即統一;「族群隔閡」正相反,是難以化解,易於分裂,也因此,在1989年的「蘇東波」民主化浪潮中,原本統一的「捷克斯洛伐克」依「民族界線」分裂成兩個國家﹕以「捷克族」為主的「捷克共和國」和以「斯洛伐克族」為主的「斯洛伐克共和國」;大一統的蘇聯,依「民族界線」分裂出立陶宛、烏克蘭等十五國;而後的南斯拉夫也如此裂解了。

臺灣對大陸的「意識形態隔閡」,簡言之,即是「反共」,是目前藍營的主流思維,「族群隔閡」是「反中」,是綠營思維。以這兩個「隔閡」來看臺灣目前的「認同危機」,其趨勢令人擔憂﹕藍營在最近二十多年的藍綠對峙中節節敗退,地盤日小,「泛藍減半」,綠營卻「鐵板一塊、穩固增長」,且勢頭不衰。換言之,在臺灣,是「易於化解」的「意識形態隔閡」在消失,而「難以化解、易於分裂」的「族群隔閡」裂紋在擴大。這意味著什麼,看看國民黨遭遇即可明白。

國民黨與民進黨並無「意識形態隔閡」,兩者都是民主政黨,但哪怕國民黨已經民主化,已經用最大誠意解決了二二八事件,民進黨不管這些,只一口咬定他是「外來政權」。用「本土」的姿態嚴拒國民黨的「外來」,這就是「族群隔閡」的可怕之處。

教授將大陸學界的理論思維「西化」現象擴大解讀為「兩岸意識形態全盤西化」,更將其放大成兩岸認同分歧的「關鍵因素」,這不但失焦了兩岸認同分歧的真正原因,混淆了兩岸的「意識形態」本質差異,又似乎在關注大陸學界思維「西化」時,忽略了臺灣的族群問題。如此思路,恐無助解決兩岸間的「認同」危機。

對象文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4/112012122000525.html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zhl2005&aid=7193387

 回應文章 頁/共 9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andylyn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近現代史怎麼寫?
2013/01/10 13:41

愷悅姊,請問中國的近現代史若是由你主筆的話,你會如何下筆?不可以不關心,下一代都要讀的,主體性,各種價值觀無不是由歷史,史觀所提供的

會不會看到你的批判呢?歷史應不應該批判?批判應不應該公開心證?

寫到五四運動,寫到新文化運動時,面對魯迅余雲岫等老前輩老文人對"舊中國"的全面批判,你我該怎麼寫?一筆帶過?還是認真探究其中的真伪,或者難道只是意氣用事之詞?

大姊,無論是甚麼理念,到了實務,現實層次,所有的盲點,誤區,窒礙難行之處就會秋毫畢露,主張是否經得起檢驗,其實應該問--彼時的當下,我們自己該如何做?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願聞其詳
2013/01/10 07:50

啊,國政先生,您提出另一論點,我很有興趣知道詳細呢!

我讀這些文章,因為相同信仰,較注意他們從茫然進入信仰的轉折,以及在海外生活後的回顧與反省。況且我自幼至求學階段都在香港長大,心思開放些,對於兩岸的文化基底又不是那麼夠了解,就沒生出您所能覺察的了啊。願聞其詳。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3-01-10 11:41 回覆:

這個概念其實很簡單,就這些,我已經寫穿了。我已經完成的文章,所說的也並沒有多多少。您有了這個概念,再去讀這些海外大陸人的文章,恐怕會有不一樣感受。

不過,這個概念是蠻殘酷的﹕如果輿論接受這個概念,那些人,包括全世界的華洋「中國問題專家」,他們辛苦的研究成果,就會大幅貶值!

這位大陸人到了臺灣,就在無意中擺脫了「文化視野缺臺症」﹕http://udn.com/NEWS/OPINION/X1/7625061.shtml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又及 1+1
2013/01/09 17:01

又及:
國政先生的回覆,不明白啊,待您細說。
先前引文只分享那些引節而已。須標示原文出處。您有興趣讀,正好分享讀後感啊。

to andylyn:
很明白您的意思。董仲書認為"信"很重要,大概如孔子的想法:"人無信不立"吧。後世沿用,也是重視故吧。您認為誠信是不是很重要?今日世界,"信用",不是也很受重視嗎?(聖經非常看重"誠實"。)
中國典籍,浩如煙海,註解又註解,多得只有專研學者才有興趣吧。如果我們覺得孔子的話頗有意思,直接讀中庸論語大學,自己也能摸索領悟多少,許多文言也很口語,"仁者,愛人。" "君子坦蕩蕩。"----不少重要理念都寫得很口白啊。何况又不是句句合於今日社會。但是人性從古至今都似,大致哲理原則,光耀的,像恆常會光耀。這些鼓舞人性提昇向上,樂觀積極的淳厚和樂,萬古彌新的可貴,可珍惜,可啟廸,可薪傳,可廣揚啊。於是,恢復原體字/繁體字/正體字,實有必要啊。無論費多少金錢改字成本,對於人類"和平"有益,比花錢製核彈的"備戰恐懼"好太多了。
另外,古代儒家希冀"禮治",後來的一些僵硬和不合理是"引禮入律"故嗎?若是,今日也大概不見痕跡了吧?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3-01-09 22:30 回覆:

5篇都讀了,最後一篇讀得不太認真,太長,而且對我來說,太深奧。

第一是感歎,還是基督教關心政治,我肯定這一點。慈濟完全不碰政治,我多少覺得遺憾。

第二、有點反諷。對不起我直言,您是臺灣人,您不覺得他們(旅美大陸人)有「文化視野缺臺症」嗎?他們從「中國」(即中國大陸)的現狀出發,去批判中國傳統文化,好像問題都在「中國傳統文化」裡。不是完全沒道理,傳統文化是有很多缺點,但「中國」(大陸)的現狀,是由「中國傳統文化」造成的嗎?如果是,那比大陸「更中國」的臺灣,為什麼沒有這些問題?

看看「更中國」的臺灣就可明白,「中國」(大陸)的問題,是共產黨造成的,不是「中國傳統文化」造成的。因為這些大陸人意識裡沒有「臺灣」,所以一下子就越過中共,去檢討傳統文化,這就是犯了「文化視野缺臺症」,如此一來,他們的結論,很多是靠不住的。

這是中國人世界的一大文化盲點。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孟子的言信
2013/01/09 16:50

孟子有講"信"嗎?有呀!對於"信",他有多看重呢?是人與人之間相處必有的信實吧;不欺,所以"朋友有信"(藤文公章句上),"不虞(詐)之譽","信於友有道","(離婁章句上),"而言無實,不祥","人之易其言也,無責耳矣(言而無信是不負責任)","自反而忠"(反省自己的忠誠忠信吧)(離婁章句上),都屬"信"。

我想,孟子是個心思頗純的學者,信念強,很專心,敢講自己的信念,又有口才。他信什麼呢?信人"不學而能"的"良能","不慮而知"的"良知"(孟子盡心章句上),那是一份天賦,只要"盡其心",便"知其性",知道這天性的善良("知天"):這就是我們聽熟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這"四端","根(本)於心",各各可發展為"仁義禮智"。是人人的基本,人人返乎本心,就是好世界了。

孟子的"性善"論為漢代儒者至推崇,鼓舞性的,一直影響後代。今日我們會認為人性會向善,也會傾向惡,於是非常重視良好教育,也重視法律制栽和懲戒。


andylyn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引禮入律是關鍵
2013/01/09 14:02

補充一句

儒家變成儒教,是"引禮入律"的必然結果,從思想變成法律了,法律就有法律的效果,德主刑輔還是嚴刑峻罰,別籍異財還是同財共居,都得從孔孟思想的源頭理解起

因此,思想變成了政治與法律,那麼在政治上實踐了之後還與孔孟原典的主張相符嗎?


andylyn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孔孟人性論的體系是如何架構的?
2013/01/09 13:49

(沒有我這個人兄,小弟現在得罪的人多了,也不知與你的上位價值有無扞格,表述是否讓你誤解)

to 愷悅 沒有我這個人

關於中華文化小弟的上位價值是這般思考的,我們使用漢字,蔡英文,台獨的譬如有一位向陽春兄也使用漢字,"喜愛中國"的使用漢字,"厭惡中國"的也使用漢字,真是矛盾,文字所承擔的難道不是每一個人最真切的喜怒哀樂?再往上推到漢字拉丁化運動,那些老前輩老文人,是如何的心念要把自我文化存身的載體視為罪惡落後之源?

消滅文字是比消滅歷史更深的消滅人類傳承的靈魂!漢字拉丁化,一簡二簡的上位思維莫不是如此,所以若是在漢字簡繁之爭之間不做個根本的歷史公案的翻案釐清,則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發揚的,所強烈指涉的文化自我否定,就這樣隨著時間流逝算了?懷著罪惡的,遠遠不如西方人的心情糊里糊塗的使用漢字表達心靈?

要不要對魯迅,錢玄同,顧詰剛甚至陳獨秀,胡適的文化自我否定,進行嚴謹的歷史翻案?不翻案,中華文化豈非還是吃人的禮教,羞澀不能出口?不羞澀嗎,高中歷史難道不該上四書?教論語孟子怎會還是封建禮教?平常不反對,變成教科書就反對?這跟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地位天差地遠!

為何孔孟只能是歷史人物,卻不能在課堂上直接研讀他們的原典?使用漢字能不能不用孔子,孟子留下來的語彙?孔孟思想幾乎已內化成漢字的靈魂,使用漢字不能不面對孔孟思想是否有價值,孔孟思想放到現在探討是否仍有普遍的,值得再三咀嚼的哲學意義的質疑,譬如李零儒家是喪家犬的質疑?

中學歷史中學思想課程,上的都是西方人的歷史思想,為什麼在課堂上不能堂堂正正的上孔孟思想?孔丘說莫我知也夫,那我們後代子孫到底了不了解老祖宗一以貫之的理念,到底貫在哪?

孔子說"性相近,習相遠",朱熹竟然說"何相近之有哉"?顯然孔朱兩個人之間有一個人錯了,誰錯了?課堂上有無研討孔朱兩個人學說的機會?哲學是不能含混不清的,政治權術倒是可以,學術探討豈可如此隨便?

不可能尊孔子,又尊朱熹,總有個主次合理的體系界說,一句話說錯了(何相近之有哉),尤其是對人性的認知,那麼接下來演化的倫理學還有何意義?錯誤的人性論之下,還有何體系嚴謹的倫理學可以架構麼?

若主張人性本善,可是孔子怎麼說的?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朱熹是如何主張性善的?與孟子的性善論又有何不同,孟子的主張是善還是善端?一字之差天差地別,請恕小弟失禮,歷代中文系的,國學本科的朋友,欠中國人,欠嚮往中華文化的人一個嚴謹的交代!

(應該看得出來小弟不是反孔孟罷?從原典來推,信是比<仁義禮智>稍低一階的標準,有一定價值但從社會整體關係來看,<仁義禮智>的價值比信更高,五常"並"提顯然不是孔孟本意

很巧的是,西方的法律原則有一個概念稱"情事變更原則",契約精神不是不可動搖?沒有,起碼若有情事變變更,則契約雙方是可以不必遵守當初約定的)

(待續)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人世的高標準
2013/01/09 12:29

固然,孔子是哲人般的教師,談道者,高標準,甚至不可思議似的標準。連想世人看耶穌,是理想派的宣道者,也是極高標準,彷彿來自超越界的訊息。有相似信念呢: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
"你要人怎樣待你,你也要怎樣待人。"-耶
"仁者,愛人(大愛)。" "(仁者)無求生以害人,有殺(己)身以成人。(犧牲)"-孔
"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 以愛恕溶化)"為朋友捨命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犧牲)"-耶
"知我者,其天乎?" -孔
"不是我獨自在這裡,還有差我來的父與我同在。"-耶

凡人不一定做得到的,那些高懸的價值和標準如天道,如明燈照路,有理想的作用也罷,覺是"天啟"也罷,確在人心萬世長存,為無限高美的感悟啊!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五常(五行(wuheng))
2013/01/09 11:52
董仲舒「仁義禮知信」之「五行(wuheng)」與思、孟「仁義禮知聖」
之「五行」不同,不表示孟子不重視「信」:「信」屬朋友,「義」屬
君臣;「大人」者,勞心者也,治人者也。孟子真義,判然已明。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to andylyn
2013/01/09 10:42
《孟子‧盡心下》:「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知之
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龐樸根據簡帛〈五行〉,推測《孟子》此句衍
「人」字,即「聖之於天道也」。「仁義禮知聖」此一思、孟「五行」說為
荀況所非。漢代學者往往以「五常」代「五行(wuheng)」,避漢文帝諱也
;董仲舒始以「仁義禮知信」稱「五行(wuheng)」。唐代楊倞注「五行(
wuheng)」為“仁義禮智信”,蓋受董仲舒影響:當時《孟子》文句已作「
聖人之於天道也」,導致思、孟「五行」說不得其解之故。漢、唐所謂「五
常」,非指「五倫」也。「五倫」明見於《孟子‧滕文公上》:「聖人憂之
,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
友有信。」何謂「五倫」非儒家思想?「朋友有信」更為「五倫」之一。


至於孔子論「信」: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主忠信,徙義,崇德也。
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
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
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
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孔子之意,乃謂「言必信,行必果」者,雖不如前兩類人,也比今之從政者
要好得多,勉強可以謂之士。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提一下
2013/01/09 09:51
國政先生請看留言簿"---"。
頁/共 9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