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回應 ―― 認同危機豈因意識形態西化
2013/01/06 13:58:06瀏覽1419|回應81|推薦4

2012.12.29 旺報(紅字部分未刊出)

兩岸間的「認同」議題倍受關切,連不久前的「臺北會談」,也以「強化認同互信、深化和平發展」為主題。臺灣大學黃光國教授日前在本報以「兩岸認同分歧擴大的關鍵因素」一文談此「認同」議題,論點堪值商榷。

首先,對於兩岸認同與互信的落差,黃教授認為,是因為「關鍵在於雙方意識型態的『全盤西化』」。如此說法,便可推敲﹕如果「雙方意識形態」真的都「全西化」了,雙方的認同和互信必然接近。但實況是,臺灣確實在「意識形態」上幾乎「全盤西化」了,目前正如黃教授所形容的,是用已經體制化的「自由、 民主、人權」「來抗拒大陸『統戰』」。至於大陸,哪裡有體制化的「自由、 民主、人權」?大陸的「意識形態」算得上「全盤西化」嗎?大陸只是在社會學科的思維方式和理論框架方面「高度西化」,而這離「意識形態全盤西化」還差很遠。黃教授的「雙方意識型態的『全盤西化』」說,欠嚴謹。

其次,如果兩岸間的差別真的「關鍵」僅在於「意識形態」的有無「西化」,則兩岸關係會遠比現在簡單。這麼說,是因為臺灣內部對兩岸關係並非只有一種「主流」聲音,而是兩種﹕藍營和綠營的不同聲音,兩岸關係因此變複雜。

在認同「中華民國」,因而也很容易認同「既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藍營眼裡,兩岸矛盾是單純的「意識形態」隔閡,只要大陸民主化,和臺灣有相同的「自由、 民主、人權」,兩岸很容易走到一起。但在綠營看來,兩岸不僅是目前的「意識形態隔閡」,更是永恆的「族群隔閡」﹕臺灣人不是中國人。

兩岸目前的「意識形態隔閡」,是由對岸在民主化上的落後造成的,是共產黨責任;但綠營的「族群隔閡」起源,卻與共產黨無關,是國民黨要擔部分責任,具體來說,讓綠營「中國認同」全盤消失的源頭,就在當年國民黨擴大化鎮壓本地臺灣人反抗國府不當統治的「二二八事件」。「意識形態隔閡」易於化解,因此,以歐洲為例,1989年東歐一民主化,只有「意識形態隔閡」,沒有「族群隔閡」的東西兩德立即統一;「族群隔閡」正相反,是難以化解,易於分裂,也因此,在1989年的「蘇東波」民主化浪潮中,原本統一的「捷克斯洛伐克」依「民族界線」分裂成兩個國家﹕以「捷克族」為主的「捷克共和國」和以「斯洛伐克族」為主的「斯洛伐克共和國」;大一統的蘇聯,依「民族界線」分裂出立陶宛、烏克蘭等十五國;而後的南斯拉夫也如此裂解了。

臺灣對大陸的「意識形態隔閡」,簡言之,即是「反共」,是目前藍營的主流思維,「族群隔閡」是「反中」,是綠營思維。以這兩個「隔閡」來看臺灣目前的「認同危機」,其趨勢令人擔憂﹕藍營在最近二十多年的藍綠對峙中節節敗退,地盤日小,「泛藍減半」,綠營卻「鐵板一塊、穩固增長」,且勢頭不衰。換言之,在臺灣,是「易於化解」的「意識形態隔閡」在消失,而「難以化解、易於分裂」的「族群隔閡」裂紋在擴大。這意味著什麼,看看國民黨遭遇即可明白。

國民黨與民進黨並無「意識形態隔閡」,兩者都是民主政黨,但哪怕國民黨已經民主化,已經用最大誠意解決了二二八事件,民進黨不管這些,只一口咬定他是「外來政權」。用「本土」的姿態嚴拒國民黨的「外來」,這就是「族群隔閡」的可怕之處。

教授將大陸學界的理論思維「西化」現象擴大解讀為「兩岸意識形態全盤西化」,更將其放大成兩岸認同分歧的「關鍵因素」,這不但失焦了兩岸認同分歧的真正原因,混淆了兩岸的「意識形態」本質差異,又似乎在關注大陸學界思維「西化」時,忽略了臺灣的族群問題。如此思路,恐無助解決兩岸間的「認同」危機。

對象文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4/112012122000525.html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zhl2005&aid=7193387

 回應文章 頁/共 9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陽明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再推廣一下
2013/01/23 07:06

因為我們可能做過任何人種, 所以不必看到白人就自覺矮一截.  不必自卑, 不必自大.  見賢思齊.  看到人家好的就學.  自己不好的就檢討, 一般人不喜歡檢討自己的不好, 一直說自己好, 就不會進步.  

當然如果中醫的脈學真的有價值, 那我就恭喜, 你的研究對醫學有貢獻.   如果去研就脈學的動機是在闡揚中醫的好, 那就錯了.  

相信中醫的壞處有很多例子.  前一陣子才有一個人相信餓死癌細胞是治療癌症的方法, 結果死更快.  太多的例子, 常看醫療保健版的新聞, 就會看到, 又有人相信偏方造成嚴重後果.

我前面一直強調, 中醫治病等於在打迷糊仗, 生病的原因不知道(中醫的解釋都是寒湖攏統), 治好了也不知為什麼.   他的壞處是, 讓一般老百姓被說得天花亂墜之後, 就相信他的藥是有用的.  中藥有經過臨床實驗嗎? 治癒率是多少?  中醫能認識的病都很有限, 不要說治, 與作統計了.

我現在講得很難聽, 藥不面炫, 厥疾不瘳, 你們一直在維護祖宗遺留下來的東西, 希望從裡面找到一點做中國人的自尊, 我就是在說, 沒必要.  我們作過各種人種, 因此沒必要.


陽明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既然談到靈魂
2013/01/23 02:27

就要知道有輪迴.  輪迴的話, 就是一個人來世投胎, 為了不同目的, 會投胎在不同人種.  我有可能前一世是白人, 黑人, 海島人.  這一世為了某種目的作黃種人, 在台灣出生.  因此我不必為了自己是中國人, 為了中國的政治制度扼殺了人才, 扼殺了創新, 而有任何心理上的自卑, 我不必替中國以前的人作不好感到自卑.  所以我不需要替以前的人掩飾.  我要做得是, 學最好的學問, 來增進自己的學識與能力, 這就是我來世上的目的.  我很慶幸我能夠達成我的目標.  大學數學系畢業.  限於天賦, 雖然我是很艱難的勉強才能畢業, 但我認為這是我最重要的人生目標, 而我已經達成.  

佛教有修行的目標, 戒定慧, 由戒而生定, 由定而生慧, 而慧是最難的. 得到智慧是最難的, 當然佛說的智慧跟我們說的或許有些不同, 但是我們在格物致知的過程, 總會得到智慧的增長.  不管研究甚麼, 總是要以最好的方法去研究, 以現在來說, 就是科學方法.  

中醫的脈學有沒有價值, 還有待這些人繼續努力, 到底能不能在診斷疾病上有貢獻, 還不知道. 不過我看到把五行也放進來, 是可能走入歧途了.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能夠忘記過去, 重新開始
2013/01/22 19:17
這有一個專門的成語,叫“改過自新”。
“數典忘祖”自始即為貶義,陽明山兄若要改變其語義也未嘗不可。
若要否定祖宗,必須連帶否定祭祖文化;否定祭祖文化的前提為否定
靈魂存在。不過最近有科學研究證明:人類不僅有靈魂,而且靈魂有
重量!您的部落格裡談到算命,還講到靈媒,似乎並非無神論者。既
肯定靈魂存在,又否定祖宗遺產,豈不矛盾至極?
作為西漢說經逸篇的緯書,因為被認為荒誕不經,隋煬帝下令連同讖
書一併禁毀(非自然淘汰)。明、清學者發現緯書含有許多方面的古
代自然科學知識,於是加以輯佚。輯佚是門遺憾的學問。古代醫學若
因被認為不科學而丟棄所有典籍,後代子孫又發現古代醫學有科學成
分而要追尋醫學源頭,該如何做?輯佚出來的東西,有多少種稱得上
是完整而系統?
中華文化一向以包容外來文化而見長。近代中國落後於西方的最直接
理由是:清朝實施海禁,閉關自守,不肯接受外來文化。如果中國文
化自始拒絕外來文化,明末李之藻、徐光啟、宋應星都做的什麼?

andylyn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脈診學專題報告
2013/01/22 18:34
2008國際中西醫結合大會專題主講

脈診與中醫科學化的研究(節錄)

郭育誠(當代漢醫苑)

脈診是中醫學獨特的診斷方法。從兩千年前的中醫學經典「黃帝內經」、「難經」到「傷寒雜病論」都將脈診作爲核心的診斷方法。然而,中醫學的脈診理論一直無法在現代血液流體動力學得到適當的解釋。

1991年,我們研究小組發現共振現象一直爲當代血液流體動力學所忽略;並於1997年推導出徑向共振方程式來描述血壓波於動脈中傳遞的特性。藉由共振理論與相關的動物及臨床實驗,我們驗證了黃帝內經與難經一體兩面的脈學診斷方法,並依其原理設計脈診儀。

透過脈診儀,不但可以定量的分析病患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的病理虛實(病理矩陣);另一方面,我們也對針刺穴位、中藥、方劑和西藥對經脈的補瀉作用進行一系列的藥理研究(藥理矩陣)。同時也可以使用矩陣運算的方法,類比出整個方劑的組合作用。

臨床上,我們發現脈診儀的病理指標-血壓諧波變異係數可以定量的顯示疾病嚴重性與評估治療的愈後;另外,結合病理矩陣與對偶的藥理矩陣,我們可以將「傷寒雜病論」中的經方以數學的形式標準化。

Modernization of Pulse Diagnosis and Chinese Medicine
. Yu-Cheng Kuo

……………………………………………………………………………………

S2
然而,中醫學的脈診理論一直無法在現代血液流體動力學得到適當的解釋;而且內經與難經的脈診方法爲什麽不一樣?

S3
爲了解答這些疑惑,我們研究團隊從二十年前開始了一系列的脈診與血液流體動力學的研究。

首先在1989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提出器官與心臟的共振 以五個氣球與馬達的模型模擬器官與循環系統,發現改變任一氣球都會影響波形,具體提出脈診的物理證據,並發現某些過去未知的物理特性,於是接著設計動物實驗。

S4
我們以雄性大白鼠作實驗。

S5
實驗的方法如下

S6
接著進行傅利葉分析,因為心跳規律搏動,所以血壓波的傅利葉分析數值以諧波形式呈現。

S7
這是記錄到的波形與傅利葉分析的數值結果,左圖是原始的波形,右圖是短暫夾止腎動脈的波形。我們可以發現夾止腎動脈後,波形與數值結果出現明顯變化。

S8
這是實驗的結果,在短暫夾止動脈的條件下,發現腎與上腸系膜動脈特定的諧波變化。橫軸是諧波數,縱軸是諧波能量振幅增加或減少的百分比。圓點是夾止腎動脈,出現第二諧波以上皆下降;三角點是夾止上腸系膜動脈,出現第三諧波以上皆上升。

這個實驗的結果發表在Cardiovas Research。印證局部血管床的血流變化可以呈現在血壓波的波形。這些現象無法以傳統的血液流體動力學來解釋,其中一定有重要的生理特性。

S9
1991在迴圈最好的期刊 Circulation Research提出共振機制來解釋上述的現象,並指出共振機制現象一直爲當代血液流體動力學所忽略。這也是為何循環系統有極高的效率,雖然心臟只有兩瓦的功率,遠小於60瓦的燈泡。

S10
1992在Acta. Physiol. Scand發表器官中動脈的濾波特性,發現特定的諧波變化,廣泛的存在各個器官的動脈中。每個器官就像一個特定的濾波器,有特定的頻率特性。

S12
1994在Am J Physiology發表腎臟系統中的共振,藉由血壓波與血流波的量測與分析,說明在腎臟系統中,共振機制的運作有如收音機的選頻器。藉以解釋腎臟系統第二諧波的頻率特性如何幫助腎臟的血液灌流。

S14
1997推導出徑向共振方程式來描述血壓波於動脈中傳遞的特性,並發表在IEEE biomedical magazine。

S15
這是徑向共振方程式。左式是簡諧運動項,右式是波傳遞項。

S16
2000在IEEE發表兩篇論文補充徑向共振方程式的物理特性與以及對微循環的影響,經過十年的研究,終於賦予脈診理論清楚的科學解釋,並形成完整的徑向共振理論來描述循環系統的運作。

andylyn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脈診學專題報告2
2013/01/22 18:29
S17
徑向共振理論的摘要如下:

舒張壓提供張力撐起整個動脈血管床,使主動脈與各器官血管床的自然頻率達成良好匹配,以利共振機制的發生。

左心室壓出的血流,撞擊富含彈性組織且逆轉180度的主動脈弓,動能轉換成彈性位能,以徑向振動的形式儲藏于動脈管壁,並以血壓脈波的方式沿著動脈管徑向末端傳遞。各器官或血管叢儲藏的彈性位能則必爲血壓脈波的諧波。

到達動脈末端的脈波壓力大小與局部的阻抗,決定微循環灌流。

S18
那爲什麽徑向共振理論是脈診原理的基礎呢?

每一器官有其特殊共振頻率,但是心臟是周期性的跳動,因此這些共振頻率都是心跳的諧波。血管中的血壓諧波決定局部灌流

(血壓波經過器官後,依此特性改變其頻譜,因此我們可以在身體上任一動脈搏動點擷取器官的諧波,無論是三部九候:人迎寸口;或獨取寸口。)

其實這也是中醫的生理基礎。
…………………………………………………………………………………………..

S28
透過脈診儀,不但可以定量的分析病患五臟六腑與經脈的病理虛實;另一方面,運用共振與諧波的特性,我們可以系統性的整個將中醫學基礎架構科學化。

於是我們不只瞭解了脈診原理的奧秘;同時也對西方醫學難以瞭解的中醫學經脈、穴位、臟腑、五行相生相剋提出科學的解釋。

經過一系列的動物與臨床研究完成了經脈與諧波的對應。也對針刺穴位、中藥、方劑和西藥對經脈的補瀉作用進行一系列的藥理研究。

也以動物實驗證明可以使用矩陣運算的疊加法則類比出整個方劑中中藥的組合作用。並以血壓諧波變異係數解釋中醫學的內風。所以說循環系統中的共振與諧波特性是中醫的脈診原理與生理基礎。

S29
在這樣科學的共振系統下,經脈 即同一共振頻率,也就是同一諧波的器官或組織構成的集合。穴位即弱的共振腔而五臟六腑即強共振腔。

S30
而五臟六腑十一經脈分別對應到以下各諧波:

(H0表第0諧波,H1表第一諧波,按順序類推之)

H0:手少陰心經
H1:足厥陰肝經
H2:足少陰腎經
H3:足太陰脾經
H4:手太陰肺經
H5:足陽明胃經
H6:足少陽膽經
H7:足太陽膀胱經
H8:手陽明大腸經
H9:手少陽三焦經
H10:手太陽小腸經

S31
利用諧波的非線性性質可以解釋五行相生相剋原理。

藉由頻率選擇律 A+B=C 再加上能量守恒定律EA+EB=EC
以及第二諧波生成定理EA=EB=1/2 EC 效率最高 可以推導出以下的結果:

S32
水生木( 2 生 1 ) 2 = 1+1
金生水( 4 生 2 ) 4 = 2+2
火生土( 6 生 3 ) 6 =3+3
木克土 ( 1克 3 ) 4 =1+3
土克水 ( 3克 2 ) 5=2+3
金克木 (4克 1 ) 5=1+4
木克土 ( 1克 5 ) 6=1+5
土生金 ( 5 生 4 ) 3+5=4+4

andylyn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認同的內涵--文化傳承,承禮啟仁習藝!
2013/01/22 18:21
關於認同的內涵,小弟想了許多,雖然國政兄的研究頗有價值,不過如果把認同投射到現實社會中該作如何闡釋?小弟提出另類看法,而這個看法來自於孔丘,胡適老愛說他整理國故,可是胡老大哥對國故的心態是甚麼心態?

真正整理國故,開啟中華子女"承禮啟仁"(傅佩榮語)思想風潮之人乃是吾少也賤的孔丘!認為一個完整的人必須<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的孔丘,關於"認同"提出了甚麼看法?



按論語章節

1八佾--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2憲問--子貢曰..........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孔子的祖先是殷商王室後裔,如果孔子是血統論者,他怎能說--吾從周?但如果孔子不在乎族群,不在乎"歸屬",他又怎會說--恐被髮左衽矣?

到底是吾從周,還是懼被髮左衽?孔子心靈的歸屬與認同的故鄉何在?或者兩者都要,吾從周的前提是"郁郁乎文哉"的理性期待;而對"被髮左衽"的疑懼,則是人類族群歸屬感的感性呼喚,認同的內涵是否同時包含了情感的呼喚與理性的要求?

人性必然需要主體性的自我認同,否則團體不存,個人亦無所附麗;然則主體性的內涵不能只是種族主義或者是本位主義,國族主體性必須以"文化"的詮釋為理性立足點,理性與情感之間"可與權",然則權衡的標準何在?

以孔子的話來說,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我愛國,愛鄉,愛土,愛家人而不盲目只是依循血統親族,這個愛的內涵便是道,德,仁,藝!



P.S.

"藝"在此處就很明白了,中醫的技術部分屬於藝,則探究中醫的藝是否有現代的價值,豈非是承禮啟仁習藝的我們應該承擔的使命?

中醫的藝到底有無現代價值?若沒有,我們忍痛放棄;若是有呢?只是因為"成見",就放棄了,怎麼對得起秦越人,淳于意,華陀,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

中醫理念技藝是中華文化深沉厚重的一大部分,並且與孔孟"修己以安百姓"的人文精神遙相呼應!最終,即使經過理性挖掘之後,只有一點點的價值,那也是值得的

不然,我們從何處來,怎麼個"來"法?而難道號稱"中華子女"的我們,只是以血統論擅長的麼?文化呢?

陽明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樓下的
2013/01/22 09:20

我們最好要數典忘祖. 我覺得這個成語應該改成為稱讚一個人, 能夠忘記過去, 重新開始.  而不是一味的對老祖宗塗脂抹粉.  如果近代遭受列強欺負, 都不能給我們足夠教訓, 人家比我們進步, 那我不知道你需要甚麼, 才能清醒.

中國人笨嗎? 顯然不是.  為什麼我們落後人家那麼多? 

認真的學習別人的長處, 檢討自己的落後原因, 才是現代中國人該作的.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古代西醫科學嗎?
2013/01/22 08:20
如果古代西醫科學,證據?
如果古代西醫不科學,那一堆典籍也該丟棄?
後代子孫若問:醫學的最早源頭在哪?怎樣回答?
陽明山兄是如此數典忘祖的人嗎?

陽明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不是專業人員
2013/01/22 01:20

所以我去看論文也沒甚麼用. 如我所說, 發現這些波對診斷有幫助嗎? 或者西醫看不出來, 用這些波可以? 他提到兩個病, 心臟辧膜閉鎖不全, 與血管狹窄.  

中醫完全不科學.  因為中國以前沒有科學. 

成大航空工程去搞這個, 蠻有趣的.  

我對你提供這麼多資料, 發現你也很努力.  我只是在聊天, 不必太認真.


andylyn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共振理論除了王唯工之外有無第二人研究?
2013/01/21 19:16
尤芳忞 教授 簡介

職稱: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研究所副教授
辦公室:5851a
電話:886-6-2757575 ext. 63663
傳真:06-2389940


第一篇指導論文

研究生:林佳鈺

論文名稱:脈搏波中有關心血管之訊號分析
指導教授:尤芳忞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航空太空工程學系碩博士班

論文出版年:2009

摘要

本論文旨在研究一套適合利用人體脈搏波來分析人體血液動力狀況的技巧,並且在人體體外使用非侵入式(Non-Invasive)的探測法,由本研究室所研發之脈聲儀系統(Sonocardiography System)做為初步的脈摩波數據收集系統分析。

實驗證明人體脈搏波經由分析後可以得到0.5~15 Hz 的有效響應頻率(Frequency Response)強度與相位(Phase),且有12個主頻諧波(Harmonic Waves)。

本研究是探討人體脈搏波的物理意義以及使用快速傅立業轉換(Fast Fourier Transform)拆解(Decompositions)人體脈波,得知拆解波形後的頻譜分析所代表的生理意義與反應,以及加以探討人體心臟瓣膜閉鎖不全(Valvular Heart Disease/Heart Valve Insufficiency)的血液流體所造成的心絞痛(Angina Pectoris),以及血管窄化所表現出的脈搏波特性頻譜曲線,最後利用頻譜能量率(Spectral Energy Ratio)觀察各動作所造成的生理變化。


第二篇指導論文

研究生:林桓永

論文名稱:心跳變異率應用於脈聲儀量測數據之分析研究
指導教授:尤芳忞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航空太空工程學系碩博士班

論文出版年:2011

目次
摘要 I

第一章 緒論 1
1-1 前言 1
1-2 動機與目的 2
1-3 參考文獻 3
1-3-1 循環理論的演進 4
1-3-2 共振理論 8
1-3-3 心跳變異率 10

第二章 理論分析 15
2-1 共振理論 15
2-2 快速傅立葉轉換(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 16
2-3 心臟構造與跳動電流傳導流程 18
2-4 心跳變異率量測分析 20
2-4-1 時域(Time Domain)分析 20
2-4-2 頻率域(Frequency Domain)分析 22
2-4-3 潘凱圖(Poincare’Plot) 非線性分析法 25
2-5 窗型技巧 26

第三章 實驗設備、方法及步驟 28
3-1 實驗設備 28
3-2 實驗方法及步驟 29
3-3 電容式麥克風驗證設計與實驗 32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33
4-1 麥克風頻率響應驗證結果 33
4-2 伐氏操作(Valsalva maneuver) 34
4-3 姿態實驗 36
4-4 慢跑實驗 3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1
5-1 結論 41
5-2 建議 42
參考文獻 43
附錄 80
頁/共 9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