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30 13:05:54瀏覽1641|回應4|推薦10 | |
11.03.29旺報 刊登時有刪減 「無感復甦」是最近一兩年臺灣的流行語,說的是經濟雖然復甦了,但復甦的只是少數行業,其他更多的「未復甦」行業感覺不到這景氣,所以對「復甦」沒有感覺。倡此說的人舉例為證,經濟「復甦」後,高科技電子產業訂單增加,盈利豐厚,員工的年終獎金可多達幾十萬臺幣,其他眾多行業都沒有如此好康,他們便是「無感復甦」;陸客雖然一年來了一百多萬,但都是「團進團出」,計程車都攬不到陸客,對計程車行業來說,這樣的陸客再多,也是「無感復甦」。 以上兩例「無感復甦」,聽來很有道理,它表示﹕經濟復甦時,行業之間是互相孤立隔絕的,一個行業復甦不會帶動其他行業。這道理如能成立,就應該不限於臺灣,而是全球經濟的常見現象。臺灣由於「基本經濟資源」還算多元,有農業、漁業、觀光業、製造業等,經濟如果復甦,得益的行業會不止一個,「無感復甦」的「傷害」還不大,最慘的是單一經濟資源國家,如中東的沙漠產油國,他們的唯一經濟資源就是石油,世界經濟復甦了,石油需求增加了,受惠的也只有石油產業,石油業之外,統統是糟糕的「無感」。 如果拿這理論去請教經濟學家,他一定笑掉大牙,因為經濟運作的實際常識是,就算只有一個行業復甦,只要這個行業規模夠大,它就會通過兩條途徑帶動其他眾多行業復甦。這兩條途徑,一是「行業消費」﹕只要預見到復甦,該行業就會先行投資於人力與設備,為擴大生產能力預作準備,結果,這個該復甦的行業尚未復甦,他們的「預作準備」就已帶動其他行業先行復甦。2008年國民黨一選贏總統大選,大家就知道,「陸客」要來了,於是觀光業先動起來﹕蓋旅館、擴餐館、培訓導遊、採購觀光禮品、整備觀光巴士、修葺觀光景點……,結果,觀光業自己還沒賺到錢,建築業、建築材料業、室內裝潢業、禮品業、汽車修理業……已先獲利,「先感復甦」。經濟學有一個專用名詞﹕先導性指標(Leading indicator),說的就是這種現象(註)。 帶動復甦的第二條途徑是個人消費﹕復甦行業的從業員賺了錢,就會花錢消費 --- 上餐館、購新衣、更新家俱和3C產品、休閑旅遊……,讓餐飲、百貨零售、觀光……的所有消費產業也跟著受惠,這是「後感復甦」。 無論是「行業消費」的「先感復甦」,還是個人消費的「後感復甦」,都是一個行業復甦,會因「蝴蝶效應」帶起整個社會的景氣。就算個人消費「後感復甦」的「蝴蝶效應」會有一些時滯,也不會拖延很久,更何況,被「行業消費」的「先感復甦」一平衡,可以說,只要是復甦,就是全社會的整體復甦。就算退一步,「無感復甦」作為一種現狀描述或多或少還算不假的話,作為一種人的感覺,它基本上不存在 --- 只要復甦是真實的,雖然暫時還見不到「錢影」,卻讓人憧憬期待,充滿「有感希望」,哪裡是什麼負面的「無感」? 那麼,臺灣怎麼會冒出這個莫須有的「無感復甦」來的? 眾所周知,這是解釋為什麼這三年來的選舉國民黨節節敗退。馬政府執政三年,廉政、經濟、外交的「三大政績」可說亮麗,與之前的扁政府是天壤之別,但選票大量流失,眾人在廉政、外交方面都找不出毛病,經濟復甦也是無可否認的,於是便有人認定問題出在「無感復甦」。 「無感復甦」本來就違反經濟規律,是生硬杜撰的怪論,而作為對選舉現象的解釋,更有至少兩點不合常理。首先,就算「無感復甦」現象或多或少存在,那也必須是只有少數行業復甦,多數行業都「無感」,即,獲益的只有少數選民,大部分選民只能流涎艷羨,選票才會大量流失。臺灣目前是少數行業復甦,多數行業蕭條嗎?其次,選舉的遊戲規則是「希望」,選民如果對現狀不滿,在野挑戰者只要叫出「改變」的口號,描繪出一隻未來美景的「畫餅」,就會吸引到選票,2000年的陳水扁、2008年的馬英九和美國歐巴馬,都是如此風光上台的。「希望」的「畫餅」內容空空都有如此神效,「無感復甦」雖然暫時「無感」,但已是美麗晨曦,復甦的燦爛陽光很快會溫暖照來,「畫餅」就要成真,選票應該大幅增加才對,怎反會嚴重流失? 藍營檢討為何接連敗選,找出的三大理由依次是「無感復甦」、「貧富不均」和「地方經營不力」。如果「無感復甦」是不能成立的,「貧富不均」和「地方經營不力」就是正確答案了嗎? -------------------- 註﹕「Leading indicator」現都譯成「領先指標」,這是不對的,應該是「先導性指標」或「先導指標」。同類的還有「Lagging indicator」,應該譯成「滯後性指標」或「滯後指標」,但不是「落後指標」。「Coincident indicator」是「同步指標」。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