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框框~「是、不是」 】
能接受自己,就能接受別人;不能接受別人,就不能接受自己。
當一個人堅持「我是甚麼」;相對地,也表達了︰「我不是甚麼」,這種
「是、不是」的隔礙,其實就是「見諍」,就是人與人間疏離的開始。要
探討生命的實相,惟有先放下過去的(對錯)相,願意重新用一種嶄新的
角度,來看待所有的問題,相信每一個生命都不想做錯都想自在。
「走出框框」,全然地接納各種不同角度的看法。不是不可以有自己的想
法,而是願意以一種欣賞的胸襟,來看待與你不一樣的想法,它代表
一種心靈的自在,那是一種無比揮灑的氣度!生命中,就需要這樣一種破
窗的宏觀與氣魄。我不再是我,你也不再是你。用一種謙卑欣賞的胸襟,
同時走進對方的心,走出人我籓籬,這樣的「走出框框」,是生命的智慧
,也是佛法無上的溝通藝術。
溝通不是靠能言善道;只要對人沒有信心,不能相信對方的善意,你就不
可能溝通。人與人之間要有這樣的「信」︰即使你今天騙了我,我仍然相
信︰那隱藏在你背後的善意—「你一定有很不得已的苦衷」,這樣的相信
很不一樣,他源於彼此對真愛的深心信解。
探討「信」的問題,就是在看人與人之間可不可能重新認識,相信彼此都
有一顆想要對人好的單純的心,即使彼此已經有了成見,也以歸零的心重
新認識,完完全全做到信。成見是人際關係的一大障礙,它讓我們變得很
被動,不願去改變已經知道的那部份,覺得那是不可能再改變的了。因為
成見,人與人之間變得冷漠、疏離,那是內心一個陰暗的角落!
框框就是成見,就是不想重新認識對方,是有限的東西。我們多麼希望每
個人都對我們沒有成見,而我們自己又能走出框框,從有限走向無限。
聖脈常講歸零,零就是數學上的零座標,X軸是水平軸,代表心量廣大;Y
軸是垂直軸,代表頂天立地,孑然一身,可以完全還原,完全歸零,隨時
隨地重新開始。例如︰雙方可能認識了幾年,關係亂了,能不能歸零(回
到零座標),回到我們完全不認識時所嚮往最理想的關係?走出通天徹地、
頂天立地的境界、讓每個人的眼睛都是我的眼睛、每個人的耳朵都是我的
耳朵?當眾生都是我的眼、耳,那我何止千手千眼。
http://www.youmaker.com/
Music:One Last Dream/Giovanni Marra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