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們有沒有選擇?
2008/03/22 11:11:21瀏覽922|回應0|推薦13

引用芝山森林想【我們有沒有選擇?】

  •  人和動物的區別,在人有慈悲心,能慈悲喜捨,能看到苦,能離苦得樂。

  • 動物祇能趨樂避苦。慈悲心是世間的,與眾生打成一片;出世間是有出離世間的欲望。佛法不離慈悲,也非留戀於慈悲或不捨於慈悲,最後還是要捨。在人世的因緣未結束之前,能慈悲一天就慈悲一天,此是人性。相信自己能慈悲,才能對自己有信心。大方向正確,就能進而守護六根。

  • 慈、悲、喜、捨:慈,是見人苦,想幫助他;悲,是見人苦,心不忍;喜,是見人的苦減少,自己的苦減少,所生的喜悅;捨,是見超過自己依慈悲 能做的範圍,能捨之。捨,是對想慈悲的情境,保持距離,使自己的止觀 做得更好,讓六根再收攝一次。慈悲是對外緣;捨是在加強內修之前的步驟。收攝六根後,重新再出發,面對世間。

  •  同情即慈悲。幫得上忙,即喜;幫不上忙,即暫時捨,使自己力量更集中,更收攝,而能幫助對方。捨,是放下自己的不夠慈悲,放下貪瞋、慳吝,放下過猶不及的激情、冷漠、急躁。甚至對「捨」本身,也不喜、不著、不住、不取

  • 慈悲喜捨的第一個條件或作意是:我們有沒有選擇?是選擇慈悲喜捨或貪瞋癡慢疑?如兩邊都不選擇,即稱之為離境,或勉強稱為「捨」;但這不是真的捨,真的捨是要經過慈悲的,是慈悲後的收攝、安住。不能慈悲時才捨。是捨掉雜染所依的捨,是凈念以後的捨,是所作已辦的捨。

  • 次第上先見悲。看到自己能慈悲,看到對方的苦減少,看到自己的苦減少,即喜。喜則輕安,因為放下了貪瞋癡慢疑的負荷。捨時,因安住於呼吸而 到喜樂。

  • 慈悲喜,都是情緒,都是欲。 

  • 佛法是出世間法,但它表現在世間也是慈悲喜捨,尤其是捨。捨即不執著,連慈悲也不執著。

  • 不要依自己的好惡,只要看到他各得其所,即喜----隨喜。隨喜不是認同、讚嘆,只是接受現狀,接受無常、苦、無我,接受世間有諍,可意、不可意都只是相,能單純、無所求的取角尋思,正知當下,就自然喜上眉梢,微微一笑。悲不是看到對方對自己不友善、有排斥,而是看到對方無「法」選擇之苦。慈是願意分享、幫忙。慈悲時能看到自己的有餘。面對眾生而不能慈悲喜,即捨。捨即離境,並取現場的相,看自己是如何面對境界。

  • 悲,有一種好處,常常去看別人的苦、眾生的苦,會發現自己的苦真是微不足道,對自己的苦更有承擔的能耐。如果不去看對方的苦,只看對方造成我的苦,自己的苦會更增加。不懂得跟自己相處,對對方有依賴、有所求的人,愈在乎對方將苦加在自己身上,愈在乎對方造成自己的苦。 

  •  喜,是看到自己能慈悲,能看到對方的苦,能夠幫得上忙,能看到自己煩惱執取的減少,對方煩惱執取的減少,能放下多欲,能於當下的受用滿足,所以才有喜。當能由貪瞋癡轉為慈悲時,對自己有了信心,不後悔,自然 喜。當慈悲起不來時,能不逞強,而離境的捨。捨,在此不是永遠的,只是暫時退出來、靜下來,使自己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來蘊釀更多的慈悲。慈悲永遠是不夠的。
  • 如果喜中有我慢,則捨。慈悲時,覺得自己比別人慈悲,有我慢;覺得比以前慈悲,也有一點我慢;慈悲只是慈悲,只是自然的感情,不宜生出「我是、我在、我能」慈悲的感受。
  • 布施是捨的一部分。 
  •  每一個苦,都來自慈悲喜捨的不夠。每一次談話,每一個六根觸對境界,都是在鍜鍊自己的慈悲喜捨。
  • 貪瞋是多餘的動作,對解決事情沒有裨益。智慧是切中要害的動作。慈悲是用比較有效的動作來解決事情。
  • 貪瞋癡是無明的情緒;慈悲是向解脫的情緒。 
  •  修慈悲喜捨的關鍵,在看到對方無法選擇的苦惱。見對方苦而不能慈悲時,先離境,觀呼吸,使自己平靜下來,比較能將心比心,悲心容易生起,沒有對立,多餘的力量容易展現。此所以悲心能與「空無邊處」相應。慈心來自用心單純,不求回報,只為少苦,所以與「淨界」相應。
  •  時時檢查自己是在貪瞋癡慢疑中,或在慈悲喜捨中。看自己有能力作選擇否。
  •  以正念取代妄念,以慈悲喜捨心態取代貪瞋癡。 
  • 一開始要用正念正知對付貪瞋癡,很不容易,須用慈悲喜捨來轉貪瞋癡。 
  •  慈悲喜捨是無量的。打坐是捨,只是打坐,則對人不夠慈悲。 
  •  對別人慈悲時,不能助長對方的貪瞋癡,否則不是真慈悲。 
恭摘自 大卿禪師 開示
聖脈生命教育協會誠摯邀請您 

Music:peace of mind
http://www.youmaker.com/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ypsywu0507&aid=1716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