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0/11 21:39:37瀏覽866|回應1|推薦8 | |
【閱讀筆記】
瞿宛文, 2015, <台灣戰後農村土地改革的前因後果>,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8期:11-67頁
台灣戰後土地改革主要包括1949年的三七五減租,1951年的公地放領以及1953年實施的耕者有其田。這些政策可說是劃時代的變革,因為它以國家的強制性力量,大舉改變了社會經濟結構,結束了傳統的地主經濟,也削弱了原有農村地主階級的社會經濟基礎。由於農村地主階級一向是傳統農業社會的領導階層,在它被削弱後,必須另謀出路,這將導致後續革命性的社會變革。
作者以二個面向來說明,何以在當時時空背景下,國府會在台灣推動農村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是後進國家被迫回應西方勢力入侵,所採取的一種革命性「強制現代化」的過程,所以自上世紀初蘇共革命進行了土地改革後,土地改革即成為落後國家現代革命的日程表。
2.所謂的「國共競爭說」,即認為國共競奪中國現代化的領導權,是兩條不同路線的鬥爭,中共農民革命的路線持續給予國民黨壓力,使得後者持續宣稱擬進行溫和的土地改革 ,但一直未能貫徹實施。國府在大陸最終慘敗的教訓,使得它終於在兵荒馬亂之中,開始在台灣進行其溫和版的土地改革。國府在台推動土地改革的最大動力,雖然是來自要將中共與其農民軍隊拒於門外,但也是繼續著國共領導中國革命的競爭路線藍圖。
而國府能夠在台灣成功實施土地改革,是因部份客觀條件較為優異,包括台灣規模較小,國府有限的現代行政能力較可應付,並且日本殖民統治留下了良好的農業及農政基礎,美援帶來經費與技術援助,並支持著聚集了一流人才的農復會,以及大陸地政人才及其他日殖時期本地人才的匯集等客觀因素。
就成果而言,台灣土地改革在促進農業生產、供應足夠糧食的目標上可說都達成任務,同時更建立將農業剩餘轉出來支持工業化的機制。此外,土地改革更是帶來重大社會變遷,社會菁英不再能以投資耕地收租維生,必須另尋出路,使得傳統的由鄉紳地主主導的鄉村社會逐漸消失,促成工業化及現代化社會的來臨。
當初國府推動土地改革時以繼承孫中山三民主義作為政治宣傳口號,其所引用理由包括:農村土地分配不均,地租過高且佃權無保障,農民難以維生且農業生產難以改進等。近來有不少企圖否定當年土地改革的評論出現,並成為台灣現今社會的支配性論述,其對土地改革的翻案說法,主要是批駁原先革命論述表面上追求公平的理由,據而否定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但並未曾正視土地改革在「後進國家推動現代化」過程中扮演關鍵
角色的現實。當初的革命論述是出於政治目的,而翻案論述把問題限制在這層次,也會形成只是「以反對(曾施行土地改革的)當今政權為目標」的問題意識,無視於這歷史性過程中的現代化與工業化的大轉變。這翻案論述藉由否定土地改革而否定了國府的政績,不單忽略後進國家現代化的需要,並回到了「支持傳統農村地主」的立場,此種論點,實無法回應「後進國家如何自救與現代化」這關鍵歷史問題。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