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帕原文化區
2007/04/06 18:12:44瀏覽3004|回應14|推薦16

  大年初四,本欲去故宮參觀大英博物館蒐藏展,不料車行至自強隧道就開始塞車,好不容易轉到至善路,一看那種人海、車海的陣勢,心就涼了大半,不要說去故宮了,連停車都沒地方。不得已沿著至善路繼續往前開,越開越遠,終於放棄了停好車再走回故宮的想法,抱著姑且走走沒走過的路的心情往前開,見一路標,可通往萬里,便右轉上行(後來知道這是萬溪產業道路),途中見有一「帕米爾文化園區」,感到好奇,便在路邊停了車。

  走入園區,才發現來到了一個快要被遺忘的地方,並且隱藏了一段少為人知的歷史。原來這個園區與一群約四百人,於1950年輾轉從帕米爾高原、巴基斯坦、印度、新加坡逃難來台的難胞有關。(詳情請參見文末附錄)

  園區內有上上下下的階梯、小屋、水池、雕像、石碑、刻石。由陳奇祿題字的石碑上寫著:「帕原文化區,包括帕米爾文物館、圖書館、公園、聖人廟及其他文教設施與活動,為曾經跋踄中亞帕米爾高原來台同志,與各界熱心人士所創辦。旨在奉獻心力、闡揚文化,為社會服務,請大家愛護指教。帕米爾齧雪同志會敬識。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由於這批難胞受到當時監察院長于右任的重視,支持籌組帕米爾齧雪同志會,因此園區內既有于右任雕像,也有于右任書法刻石。雕像的形式和顏色非常特別,書法刻石也與巨石渾然一體,石頭上長滿了蘚苔,正好印證了這段滄桑的歷史。

  無意中,我闖入了一個從未聽聞的歷史痕跡,我猜想著那段艱辛的旅程,四百個人被大時代淹沒的集體記憶,個別人各各不同的心路歷程。這裏面不知有多少感人的故事,但卻沒能被書寫、被記載下來。

園中有巨石,很多刻了字。

別緻的于右任雕像

于右任勒石

來時路

附錄:

王超群:帕米爾公園 殘存齧雪精神
中國時報   地方新聞   910901

 帕米爾公園的闢建,和民國卅九年一批來自中國大陸的四百名難胞有關,他們選擇翻越有世界屋脊之稱的帕米爾高原,輾轉經巴基斯坦、印度加爾各答、新加坡再到台灣,。這群難胞,籌組「帕米爾齧雪同志會」,位於北市萬溪產業道路旁面積五甲的公園,就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產生,只是年代久遠,現在台北人既不知有此公園,也對那段歷史逐漸淡忘。

 士林區萬溪產業道路是一條蜿蜒曲折的小路,帕米爾公園的入口,有一座年久失修的旋轉門,似乎訴說著多年前這裡曾是開放參觀的園區,時至今日,只有身背登山包的老翁、老婦,順著小步道拾級而上健行,探訪偌大園區中無盡野趣,問起台北人,真正知道這座公園來歷者,少之又少。

 排長逃難 來台白手草建

 踏入園區,兩座塑像映入眼簾,如果瞭解「齧雪同志會」故事的人,很容易就可猜出其中一座是已故監察院長于右任像,另一座走近一瞧,才由塑像碑文判斷出是擔任同志會長達卅七年的理事長韓克溫塑像。據碑文所述,韓克溫曾是平民中學校長,倡議籌組同志會,並長任理事長,民國七十四年辭世。

 士林區溪山里里幹事楊庭昌表示,帕米爾公園是由今年八十一歲的李健春老先生闢建而成,但李健春目前人在大陸。李健春之子李明,轉述父親當年的一頁艱辛,李明說,民國卅九年其父李健春在甘肅蘭州一帶任運輸排長,大陸易手前後,甘肅省主席投降,李健春率部眾向西逃往新疆,不料被捕入獄,時局動盪,被釋放後和由內陸向西北逃亡的難民會合,率領約四百人一路翻山越嶺逃往境外,李明說,「齧雪」即是形容當時是連水壺都會凍成冰塊,啃著雪,千辛萬苦才逃出大陸。

 「齧雪同志會」是這群難胞在基隆上岸後,時任監察院長于右任認為事蹟可感,支持他們籌組,並親自以其著名的草書贈予會員,並任榮譽理事長多年,因此,在帕米爾公園內,處處可見到于右任的書法石刻。

 五十五年次的李明,對齧雪同志會的背景均聽自父親轉述。他表示,當時發起人約六十人,會員約二百多人,但凋零飄散,第二代的向心力不足,因此同志會幾乎是不再有任何正式活動。

 李明說,這塊占地有五甲的山地,聽他父親說,最早是一位新疆莆犁邊卡(哨所)隊長張軫,來到台灣後,他先在內雙溪這裡開發,民國六十六年,有人介紹李健春去勘查,他順著小溪上爬,還不小心跌斷腿,後來李健春就在張軫的小屋原址,整修後設一處半文物館、半民宅的房舍。

 開放參觀 文物所剩無幾

 說是文物館,李明表示,就他印象,都是陳列當時逃難用的小刀、小帽,有些具史料價值的文件、舊報紙之類,由於陳列館太簡陋,加上多年來對外開放,不少人順手牽羊,到現在文物所剩無幾。文物館目前只單純成為李健春回大陸老家之外,在台灣的一處居所。

 阮文賢是李健春的鄰居,他說,和李健春認識十多年,七年前搬來住在隔壁,對李健春的事蹟耳熟能詳,深感他是位無私的人物,帕米爾公園內一階一花一木,可說都是李健春由無到有闢建而成,阮文賢說,李健春有一股信念,就是希望能回饋社會。

 走進帕米爾公園,一路拾級而上,可以看到十一座大小不等的水池,最大的長有十餘公尺、寬約五公尺,阮文賢說,不少人上山專程到此取山泉泡茶,而李健春自掏腰包,拿退休金闢建公園。「他如果有私心,這裡早就變成土雞城,不少寺廟派人找他談過,但他不為所動」阮文賢說。

 李健春唯一要求,就是不准烤肉,不准捉蝶、捕蟲,證明這位老翁有進步的生態保育觀念。李健春曾向阮文賢表示,他雖是老國民黨員,但這塊公園不染政治、宗教色彩。

 昔日難胞 成了大陸女婿

 在張景森擔任台北市發展局長時,規畫要將設於仁愛路圓環的于右任銅像遷移,但一時之間找不到去處,當時,齧雪同志會的李健春就曾表示,願意將銅像置於公園內,不少人對這個名號特殊,但來歷不明的「同志會」,都搞不清是何方神聖,雖然後來于右任銅像由國父紀念館收歸管理,但早年于右任對這群難胞的關切,令李健春等人至今感念。

 公園入口處,刻於巨石之上的「抱冰」二字,提醒著勿忘「齧雪」精神,但時代竟有如開一個大玩笑,當年堅苦卓絕,一心嚮往投奔自由的李健春,在民國七十五年老妻亡故後,心情悶悶不樂,對文物館和公園也就不如早年積極和熱衷,李明說,近年來在湖南家鄉親友的介紹下,他父親另娶,因此李健春現在是台灣、大陸各住一段時間。

 沒了產權 盼保齧雪精神

 在前內政部長黃主文時代,政府清查國有土地財產,將這塊公園認定是屬於國有土地,歸陽明山國家公園,溪山里長何水來表示,他和地方人士還就若干有爭議土地,在民代出面下和黃主文晤面洽談,當時,陽管處已經和李健春打官司,要求拆屋還地,帕米爾公園土地歸屬和經管,確實發生問題。

 何水來表示,李健春曾向他說,將土地交給國家他全無異議,願意今後當志工繼續照管,但希望國家能有經費維持目前的規模和型態,不要令其荒廢,使他此生的心血毀去。

 由於當時事涉多案,帕米爾公園的土地官司,和其他若干案目前暫時擱置,懸而未決,不過李明再次強調,這公園闢設之初既是公益為主,多年來父親自費建設、維修,他們家三兄妹都是從小跟著父親一起挑磚、擔水、舖路、設路燈,希望日後政府也要保存此一紀念意義,「齧雪」精神即使遙遠,但也不該由記憶中完全抹去。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stavq&aid=873375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是巴拉卡
2007/04/18 12:21
我也好久沒去,真是不錯的地方。

古士塔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巴拉卡
2007/04/17 14:43
那是在巴拉卡公路(陽明山—北新莊)上吧,很久沒去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于右任
2007/04/17 11:47
大屯山的于右任墓園也很值得參觀。

古士塔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記憶消褪
2007/04/15 19:17

「帕米爾出版社」,既熟悉又久遠未聞的名字。

「江西會館」,照相留念之議極好。

彰化市好像還有個「興化會館」,不知還在否?


Guod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多元文化
2007/04/14 10:30

台灣以前還有"帕米爾出版社".雖然以前中華民國地圖上的帕米爾高原現在已經是塔吉克共和國了.

如果在台灣設一家塔吉克風味餐廳,不只沒人會反對,外交部或許都會派人去歡迎,問題在於台灣是靠反對中國來建立認同,自然必須完全消滅一切中國的東西;我從政大坐公車到公館時,還見到"台北江西會館."應該在拆除或焚燬之前拍照存證.

向Ryan抱歉一下:發言說雖然娶了大陸妻子,畢竟不是包二奶(想想有沒有人會這樣說娶越南或菲律賓新娘?),而且還是幫中共政權照顧,這些都是反對中國的言論(或者更明確的說,是在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是中國,台灣不是中國心態下的言論)


古士塔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加法或減法
2007/04/13 19:17
台灣本來就有豐富的多元文化,但有人卻猛想用減法東「去」西「去」。海納百川,才是正理。

古士塔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近利與遠見
2007/04/09 12:18
 To NS:

有些人只會逞一時之快,哪管以後?不幸的是,我們只能被這群沒遠見的政客所統治,而且看不到出路。

To Lukacs:

陷入「敵我矛盾」的思惟與行動之中而無以自拔,確實是令人感到很無奈的政治現實。講政治掛帥/階級鬥爭就不會有經濟發展,講經濟發展就不能強調政治掛帥/階級鬥爭,這已為中共政權五十多年的歷史所證明的了。


nothing specia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砍斷後路
2007/04/08 23:14

就以為前路 寬廣??

其識何其之小!!
走著瞧嘍.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誰的「前人」
2007/04/08 11:14
老師所言甚是,問題是現在鬥爭的主要方面是,「誰」的「前人」?敵人的前人,都然是要塗抹踐踏,或者燒掉的吧。

古士塔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靜/路/樹
2007/04/07 19:28

To ♀醫楊:

我很喜歡這種寂靜的山路。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