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2/27 10:11:34瀏覽5878|回應4|推薦12 | |
歷史課本上的「漢奸」洪承疇,在大陸早已翻案。最早為之翻案的應是蘇雙碧,他的看法如下:
1991年北京的紅旗出版社出版了蘇雙碧夫人王宏志撰寫的《洪承疇傳》,即持上述觀點。 2003年11月16日,「開清重臣洪承疇學術研討會」在福建南安召開,會議共識是: 從「大漢奸」變成「愛國主義教育」的題材,是對歷史人物評價起重大變化的顯例。但不知台灣現今對洪承疇評價是否亦已改變? 為洪承疇翻案,意義非同小可。過去中國歷史上歌頌的從來是「義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寫《正氣歌》的文天祥,從不認可一人事兩主的「貳臣」。 此後,「文天祥模式」(忠於國家/君主)仍將被稱頌,但「洪承疇模式」(實際有功於人民)也有被肯定的餘地。 但問題也許沒這麼簡單。依照「洪承疇模式」,與敵國作戰,仗打輸了可以投降,並幫助「異族」收拾天下,再利用自己手中握有的權力,以及向新主提出「安邦定國」的種種建議,在可能的範圍內較平穩地建立「新秩序」,稍減政權轉移的大陣痛,就可以被肯定。依此模式,過去歷史上公認的「漢奸」,似乎有機會獲得較好的評價。從此,奸不奸的判斷,不是看對舊政權的忠不忠,而是看實際上對天下(或局部如汪政權)蒼生的影響是好還是壞而定。 這實際上是從人民的角度來看,而不是傳統的從執政者的角度來看。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中共政權竟然容許這樣的歷史翻案。 (原寫於2005年3月9日,重發時稍作修改)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