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6/17 16:58:36瀏覽3962|回應2|推薦7 | |
2004年5月12日看了探索頻道「歷史謎團」系列播出的《亞金科特之戰》,有些感想,記錄如下。 探索頻道節目單這樣寫:
如上簡介所述,這部影片要探討的是:究竟勝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這部影片我看了兩次,底下試著以文字重建影片內容。 先看雙方人數。根據原始文件,英軍出征者官兵七千人,阻截英軍的法軍有二萬人,是英軍的三倍。 再看編制。英軍多為僱佣兵,包括弓箭手、騎兵和步兵,比例特別懸殊的是弓箭手的人數:五千五百人!英國為何聘僱了那麼多的弓箭手,因為花費便宜:一名弓箭手一天只要六便士,但步兵一天要十二便士,僱請一個步兵可以僱兩個弓箭手。相對的,法軍編制為十字弓兵、步兵、騎兵和重騎兵,其中步兵人數最多,這也是中古戰場編制的常態。上述編制有兩個特點:一、英軍弓箭手比例甚高;二、法軍騎兵和步兵均比英軍多,且盔甲亦較英軍精良。就經濟面而言,六百年前發生於歐陸的這場戰爭,有著窮富之間的對比。但是軍事上的富國未必一定打勝仗,亞金科特之戰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為什麼英軍能以少勝多,並且以劣勢的裝備戰勝了理應得勝的法軍,這真如過去歷史學家所說,是靠英軍箭如飛蝗或箭如雨下所造成的嗎? The Battle of Agincourt, October 25, 1415 : in progress 圖片來源:http://www.donatoart.com/paintings/agincourtprogressb.jpg 中古時期的戰法,弓箭手擺在最前面,騎兵列兩側,步兵列陣於弓箭手之後。兩軍交戰,先用長程武器互射,騎兵尋隙由兩側出擊砍殺弓箭手,再出動步兵進行肉搏戰,但法軍卻沒有這樣做,竟把十字弓兵擺在後面而由騎兵首先衝鋒,這牽涉到法軍的指揮權出了問題。當時法國皇太子精神不正常,不在戰場上,但仍有一善戰元帥,擬出的作戰計劃也很合用,但因為法軍貴族太多,不服元帥指揮,因此各自為戰,打亂了原先的部署。不過,首先出擊的法國騎兵真的是被英國的長弓兵射死的嗎? 圖片來源:https://city.udn.com/community/img/PSN_PHOTO/gustavq/f_175110_1.jpg 弓箭手的作用就在戰役最初期,如果英軍大勝法軍是得力於弓箭手,則戰爭的時間應該很短,但這場戰役卻歷時兩小時,很難想像,五千五百名弓箭手持續射箭兩小時,那要用掉多少箭?英長弓係由紫杉製造,每分鐘射速八至十二發,平均十發,比十字弓快四倍,五千五百名弓箭手一分鐘可射出五萬五千發,場面確實壯觀,但不可能射上兩個鐘頭。而且,騎兵的速度非常快,幾乎是一下子就衝到了英軍陣前,怎能讓弓箭手好整以暇地持續不停地射箭?(按:《魔戒》中有個超厲害的精靈弓箭手,竟可以用弓箭近戰,這不是凡人辦得到的。) 當時英國弓箭手用的箭是鐵製刺錐箭頭,穿透力強,但真能對法軍造成重大傷亡嗎?影片中先找真人試射同質的長弓,得出射速是38焦耳,再用機械裝置把同質的箭頭懸吊於上,底下放置一塊等同於當年法軍鋼製盔甲的鋼板,以同樣的速度讓箭頭落下擊向鋼板,結果鐵製刺錐箭頭一碰到鋼板就歪掉了,根本無法穿透。可見法國騎兵不是被長弓打敗的。所以若想尋求答案,就不是問英軍為何得勝,而要問法軍為何戰敗,而且敗得那麼慘。 雖然英國鐵製刺錐箭頭傷不到騎兵,但騎士胯下的戰馬卻沒有相同的盔甲,所以箭如雨下確實發生了作用,有的馬被射中,有的受驚嚇而掉頭,造成了混亂,不少騎兵因而摔下馬來,但卻爬不起來,只好任憑英軍宰割。為什麼爬不起來?是盔甲太重嗎? 歷史記載,亞金科特之戰前下過大雨,英法兩軍是在泥濘不堪的戰場上廝殺的,那為何獨獨不利於法軍?影片由兩位戰場考古學專家特地到戰事發生地點挖掘一公尺深,挖出六百年前的泥土,帶到實驗室,發現這種土質吸水性很強,注入水後形成了很強的「吸力效應」,也就是說,裝備精良的騎兵落下馬後立即深陷泥中,難以拔足或爬起,而穿著布衣的弓箭手相對而言卻輕便得多(這同樣經過實證:將鋼板壓入泥中再拔出來,再對包上布料的鋼板做同樣的測試,發現兩者需要的拉力相差很懸殊)。結果弓箭手並不是如我們想像的只會射箭,弓箭手身上有著各種奇奇怪怪的自備武器(包括大榔頭),對於落馬的騎士,英國弓箭手一擁而上,就殺死了不少法國騎兵。就這點來說,過去歷史學家的答案至少對了一部分,法軍死於英國弓箭手,只不過不是箭射死的,還可以說,法軍是死於防護太好。 這樣就能解釋法軍的慘敗嗎? 「探索頻道」請來了中古戰事專家說明中世紀的戰爭規範、戰爭禮儀、社會階級以及贖金在戰爭中扮演的角色。原來中世紀的戰爭目的不在殺敵,或者更正確地說,戰爭目標是要俘虜敵方中的貴族,然後再依據俘虜的身價索要贖金。如果俘虜了身價高的貴族,甚至一輩子不愁吃穿。但是混戰中要如何辨識哪個帶兵的將領身價高呢?中世紀自有一套紋章制度,旗幟鮮明,一望而知。在亞金科特之戰中,避過滿天飛箭和泥濘地帶的法國騎兵很快地衝到英軍陣前,正準備依照往例殺向有身價的貴族以便俘虜時,卻發現所面對的是一大群「一文不值」的弓箭手,當場愣在那裏,不知如何是好。法國騎兵固然不吝惜殺幾個弓箭手,但屠殺卻不符合中世紀的戰爭規範。就在法國騎兵無所措手足的時刻,不受任何戰爭規範或戰爭禮儀約束的平民弓箭手卻毫不猶豫地殺向了這些騎兵,因而造成了大量法國騎兵的傷亡。 製作人仍不滿足,還請來「戰場考古學」和「群眾動力學」專家解釋法軍為何戰敗。首先由戰場考古學專家考察亞金科特之戰的地形結構,發現是一個漏斗形的戰場,而法軍就由漏斗的上部攻向位於漏斗底部的英軍陣地。根據群眾動力學專家的分析,在大型的群眾集會中,包括演唱會和足球賽,如果有人跌倒,就會發生骨牌效應,受影響的群眾會不由自主地連續倒下,並造成群眾災難。影片中的群眾動力學專家將地形數據輸入現成的電腦程式,模擬法軍行動,發現大量的法國步兵由773公尺寬的漏斗口攻向英軍,戰場最窄的部分縮小為50%,由於一下子湧入了太多人,空間遽然變小,路上又有不少倒地的騎兵,於是大量湧入漏斗底部的法國步兵就嚴重地互相推擠,出現了群眾動力學所說的群眾災難。也就是說,當時死在亞金科特戰場的許多法軍並非死於敵手,而是死於群眾災難。從這點來說,法軍不是敗於人太少,而是敗於人太多。 最後,造成法軍慘敗還有一個特殊的原因。戰爭結束後,英軍俘虜了數百名戰俘,照往例是可以用來獲取贖金的,但由於亨利五世並不確定勝敗已經完全底定,擔心部隊中夾雜著這麼多的俘虜恐會有變,乃背離了中古戰爭索要贖金的傳統,下令處死這批俘虜,想當然的,英軍中的貴族不願執行這條命令,但平民弓箭手則樂於從命。 由上可知,天底下沒有必勝的戰爭。舉凡地形地勢、天候、編制、武器裝備、戰術,甚至運氣(英軍的運氣實在太好了,天時、地利、人和無一不在英軍那邊)都影響並決定了戰爭的勝負。從亞金科特之戰中,我們看到原本處於劣勢的英軍,機緣巧合地由劣勢轉為優勢,原本不利的條件都變成了有利的條件。而以逸待勞、裝備精良、人多勢眾的法軍,原先有利的條件也都相應地逆轉。記得有人這麼說過,戰爭一旦發生,原來的戰爭計劃就無用了,因為戰場上瞬息萬變,沒有人可以準確預測戰爭必然怎麼樣地進行。的確,歷史上著名的戰役,似乎從來沒有重複演出過,即使在同一個地點發生戰爭,未必其他條件就會相同。 其次,為了還原一場古戰役,本節目請來地質學、工程學、戰場考古學、中世紀戰術學,以及群眾動力學等各領域的專家合作,一起參加歷史解謎。這裏面沒有什麼「歷史有沒有用」的功利主義思想,這提醒我們,知識的追求,是不能狹隘地從「有沒有用」出發的。西方從工業革命之後,便快速發展,並從十九世紀踏入世界先進國家之林。固然,西方在發展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不少弊端,兩次世界大戰的禍端與那些弊端有關;但衡諸廿世紀後半葉迄今,西方的創造力仍然居於領先地位,這其中多少和其對知識追求的態度有關。易言之,若只從實用主義出發,從當下或近程的「有沒有用」出發,長期而論,其效益反而要弱於「無所為而為」的知識追求。 [延伸閱讀]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